一直以來在很多人眼中,開卡車的師傅收入都比較高,天天在駕駛室里坐着,從南走到北,十分的瀟洒,但是現在的事實卻總是那麼不盡人意,卡車司機們愈發覺得自己的收入一年不如一年,只見年齡在增長,到頭來只掙了個“回憶”。
此前在與卡友聊天的時候,談及增駕A2去開散裝水泥罐車的話題,在咱們卡車人的眼中,水泥罐車裝卸貨都快,也不用人工搬運,開起來相對輕鬆一些。
恰好今天在停車場停好車之後遇到一名經營乘龍H5水泥罐車的車主,從車子的成色上看,還是一部新車,抱着對散裝水泥罐車經營現狀的疑問,藉此機會與這名卡友聊了起來。
開散裝水泥罐車的無奈
只聽到說開散裝水泥罐車掙錢,卻不知道駕駛散裝水泥罐車的駕駛員在業內都被稱呼為“飛機手”,有人就覺得奇怪了,這駕駛的是散裝水泥罐車,怎麼跟飛機扯上關係了呢?
答案就是,散裝水泥罐車由於行駛的速度快,每次從其他運輸車旁邊超過的時候,都好比“飛機”一樣的速度。
之所以散裝水泥罐車會開這麼快,原因就在於他們在趕時效,正所謂的“趕趟數”。
現在治理超限更加的嚴格,即使是山區小路也容不得超載車出現,超載超限檢測站就地紮營,嚴查超載車輛之後,散裝水泥罐車的運營機制也從多拉慢跑,開始向少拉快跑轉變,利用多跑趟數來從低價的運費里賺取利潤。
這時候這位乘龍H5車主說,自己開車從來不會太刻意的去趕時間,安全第一,錢是掙不完的,但是生命只有一次,開卡車的一直在路上走,見過的實在太多太多,謹記一句話“平安就是財”。
說的確實不假,咱們開卡車的人誰都是一樣,為了掙這薄薄毛利付出的太多了,誰都不容易,開卡車想要月入過萬就是得拿出自己的真本事,吃苦耐勞不怕熬夜。
車主對政策的見解及現狀分析
當與老大哥聊到現在經營水泥罐車的趨勢,他說:現在“標載”才是主流,散裝水泥運輸拼的不是車子能拉走多少,而是車輛的皮重是多少,車輛皮重更輕的車子才更受到歡迎。
從2016年9月的載重新政往後發展,散裝水泥運輸車的車型衍變已經基本淘汰了6X2的雙導車型,全部採用6X4的雙驅牽引車,總重不超46噸跟不超49噸真是天壤之別,即使是6X2雙導車型皮重輕一噸多點,最後的裝載量還是比雙驅車型少1.5噸左右。
而且散裝水泥大多數是中短途運輸,來回300-400公里的樣子,有貨的話一天24小時能跑2-3個來回。
不過一趟的利潤扣除駕駛員工資、油錢、過路費之後也就剩下幾百塊,採用積少成多的方式,只要有固定貨源,能夠一個月跑幾十趟下來,車子還是有利潤擺上的。
按軸收費實行之後,散裝水泥罐車都是重去空回的方式,空車肯定是走不動高速了,只能在國道上慢慢搖,為了提高行駛的時效性,大馬力運輸車或將成為主流,減少在山區道路行駛時的爬坡時間,經濟實力允許的話AMT自動擋重卡也能加入其中。
談及今年的生意狀況,這位老大哥搖了搖頭,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散裝水泥罐車的生意時好時壞,剛過完年的時候由於停滯的工期,剛復工復產的時候各大工地都在趕工,所以上半年的幾個月生意都不錯,每個月車子都有3-4萬的純利潤。
近來兩個月的生意差了很多,由於5-6月份一直下雨,進入汛期後工地的工程進度慢了不少,對於水泥的需求量也減少了,這兩個月平均一個月只跑了15趟,一趟利潤扣去駕駛員工資跟車輛花銷也就只有七八百塊錢。
一句話不好跑,一個月一萬多塊錢還一下車貸也沒剩下多少了,收入不是很穩定,如果能每個月都像上半年那樣子,那自己也不需要發愁了。
選車也有講究,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當初在選車時,車主的第一硬性條件就是最低成本,買最輕的車,牽引車就定位在30萬元左右。
那時候看了陝汽德龍M3000、解放JH6、乘龍H5還有一個便宜點的三一重卡,最後在經銷商那裡直接開走了這台乘龍H5現車,由於庫存了半年多,談了一個額外的小優惠。
一開始是打算選擇400馬力就足夠了,但是考慮到有時候重車也要跑國道,還是得大點馬力好,爬坡跑的快,濰柴發動機也有勁,爆發力強,430馬力也足夠了。
如果是460馬力又要更貴了,節省預算才是關鍵,畢竟現在利潤薄,這一台車下來四十多萬的成本,要掙幾年才能回本。
東風柳汽的車子質量也不錯,早在2016年那時候就有車隊開始在用乘龍H7,土豪金色的車漆,每次看到都很喜歡,打算後面換車的話也要換一台乘龍H7,駕駛室又寬敞,開起來也舒服,要不是行情不好,寧可多花點錢買一台乘龍H7,讓自己也享受享受。
動力配置夠用,輕量化主流
老大哥的這款柳汽乘龍H5重卡搭載的是濰柴WP12.430E50發動機,國五排放標準,最大430馬力,輸出功率316kw,扭矩為2060Nm,在1000-1400rpm即可爆發最大扭矩轉速。
匹配法士特12JSD180TA手動12擋變速箱,後橋速比為3.7,在跑高速的時候可以輕鬆上100碼。
車子採用的輕量化部件挺多的,像儲氣罐什麼的都是鋁合金的,油箱是容積450L的鋁合金油箱,像現在的中短途行駛已經足夠使用了,如果能將全車的鋼圈都換成鋁合金的,那就更輕了,就是成本有些高,車主表示捨不得換下去。
挂車選用的是上杭敏航36方散裝水泥罐車,這款挂車在當地使用的比較多,特色就是自重比較輕,在本地的保有量跟評價都不錯,安裝上水箱之後也就6噸左右的自重,相比鋁合金罐來說,這種鐵罐也就多重一噸不到的樣子。
但是鋁合金罐的價格貴了很多,如果講究性價比的話,還是鐵罐來的實在,多裝一噸不到的貨要掙回六七萬的差價,那時間真的是遙遙無期。
乘龍H5牽引車的自重也是屬於30萬級別重卡的主流水準,採用了多種輕量化材質,自重不到8噸,由於散裝水泥罐車需要改一個取力器(空壓機),從變速箱來取力驅動打粉機,利用高壓吹出的原理來卸貨。
裝上打粉機之後車頭自重8.4噸左右,加上挂車的6噸,在新車落地過磅時自重為14.5噸,標載運輸總質量不超49噸,還能運輸34噸左右的散裝水泥。
車主對未來運輸市場的看法
在談及對市場的看法時,車主搖了搖頭,現在的車子是越換越大,利潤也是越來越低,早些年開自卸車拉袋裝水泥的時候,一趟二十幾噸下來利潤也能剩下千把塊,現在換了拖頭車(牽引車),可以裝三十幾噸了,利潤還比之前少了。
這是因為什麼,說到底還是行業內的惡性競爭,現在大車隊很多,散戶也很多,大車隊比散戶的優勢就是可以欠賬、運費更低,散戶的可承受風險比較差。
像現在拉散裝水泥,基本上運費都是拖幾個月、大半年才結,如果沒有本錢的話,連油錢跟過路費都墊不出來。
現在散戶自己買車搞的情況越來越少了,很多都是駕駛員跟車隊合股,車隊負責貨源,駕駛員負責開車、管車,這樣子的運營模式相比之前輕鬆一些,車主也不用自己去聯繫貨源、自己去要賬,只要把車管好、開好就可以了。
未來幾年的話,運輸行情估計都差不多,不敢說越來越好,也不能說會越來越差,只希望明年經濟好一些之後,貨源能多一些。
現在的車子還在還貸款,每個月都有月供,如果沒貨跑的話,也是讓人頭大的事情,車主說“解決了眼前的事情,未來才會越來越好”。
總結
對於現在散裝水泥罐車的行情來看,如果有固定貨源的車主選擇大馬力、AMT自動擋車型更為合適,提高出勤率與駕駛舒適性,雖然回本周期更長了一些,但是更應該“享受掙錢的過程”。
而對於一些貨源不固定的散戶們來說,選擇經濟實惠的牽引車才是最合適的,縮短車子的回本周期,現在散裝水泥罐車的運費普遍不高,競爭也大,且行且珍惜,未來也可期。(文/卡家號:Tr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