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友驊
民進黨隨蔡英文執政,吃香喝辣好多年將選民視為投票機器,終於受到反撲,導致亂象頻生,令選民感到厭煩,決心用選票教訓民進黨氛圍已起,使蔡英文面對選戰殘局已到無計可施地步。
所謂亂象,系指從選戰打響以來,許多選區因受第三者插花影響,選民搞不清楚民進黨究竟派何人參選?以台北市長參選人而言,周玉蔻頻頻烏龍爆料打響蔣萬安聲勢,使陳時中邊緣化,後身隱再復出猛攻蔣萬安,使台北市民誤認,究竟是周玉蔻選,還是陳時中嗎?由於角色混淆,周又頻頻插花,陳時中負面聲量之所以升高,蔣萬安應該謝謝陳周聯手,讓選情炒熱有助於蔣。
以桃園市而言,鄭運鵬系二軍人物,因林智堅退選,臨陣出戰,在布居未定狀況下,一切以鄭文燦馬首是瞻。在鄭文燦操盤下,鄭不留情面發動側翼猛攻張善政,使桃園市民認為,這場戰局,究竟是鄭文燦選,還是鄭運鵬嗎?在角色互換過程中,由於鄭運鵬聲量始終無法提升,而鄭文燦聲量遠超過鄭運鵬,導致鄭運鵬已將淪為小三困境,對鄭至為不利。
以新竹市而言,林智堅退選,隨使民進党參選人沈慧虹聲勢一度受挫,但沈慧虹民調仍超過國民黨林耕仁、民眾黨高虹安。以此操作林高互打,沈慧虹勝選已然在望。不料柯建銘不知那根筋有問題,突猛打高虹安博士論文,進而導致高由小三變老大,民調在三天內超車沈慧虹,復得輿論支持認為高的博士論文沒問題,而柯還是不放手拿高其他問題作文章,結果高愈打愈旺。於此新竹市民認為,民進黨究竟是柯建銘選,還是沈慧虹選?角色互異,柯再猛打高虹安,讓沈慧虹與林耕仁邊緣化,得利就是天天上版面的高虹安。
從這三則實例,不難看出民進黨已進入群魔亂舞時代,與選舉不相干的人士頻頻插話,黨中央竟然袖手旁觀任令情勢惡化還不處理,這究竟是蔡英文選戰策略,或是根本控制不了黨內亂斗?在選後必然建真章。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於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徵得作者同意並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