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代碼:603738 公司簡稱:泰晶科技
一重要提示
1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等中國證監會指定媒體上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3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
4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為本公司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5經董事會審議的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
根據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出具的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2018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為36,358,746.47元。基於對公司穩健經營及長遠發展的信心,公司董事會在充分考慮公司近年來實際經營情況和投資者回報需要的前提下,擬定2018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為:以實施利潤分配時股權登記日的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0.9元(含稅),不送紅股,也不進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剩餘未分配利潤結轉至下一年度。
本次利潤分配預案尚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二公司基本情況
1公司簡介
2報告期公司主要業務簡介
(一)公司的主要業務公司主營業務為石英晶體諧振器的研發、生產、銷售。公司自設立以來主營業務未發生變化。公司首發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圍繞公司主營業務展開,與電子元器件行業微型化、片式化的發展趨勢和國家的產業政策方向一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將擴大公司產能,優化公司產品結構和提高產品品質,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目前,公司主要產品為各種型號的石英晶體諧振器,產品涵蓋DIP和SMD等,具體型號展示及主要應用如下:
(二)公司的主要經營模式
1、採購模式
經過多年的經營,公司制定了較為完善的供應商管理體系和採購控制流程,對供貨能力和材料品質進行綜合評審,通過多家選擇、比價採購。公司與供應商具有多年穩定的業務合作關係,原材料供應充足。
2、生產模式
公司採取訂單驅動模式組織生產。根據客戶需求,結合產品的工作機理,提出其性能參數與技術指標,或直接根據產品通用指標進行產品規格確定。然後銷售部門按照訂單制定需求計劃提交採購及生產部門,組織原材料採購、產品生產。
3、銷售模式
本公司主要採用直銷模式,直接面對終端客戶,與重要客戶維持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同時,公司通過電子產品貿易商以買斷式銷售為補充;每年根據市場需求,拓展新的銷售渠道,擴大市場佔有率。2018年以來,公司加大芯片方案商推廣,通過各方案商產品平台的認證,獲得更多的終端客戶機會,是公司微型片式產品介入智能化、物聯網市場,參與國際競爭的模式拓展。
(三)公司所處的行業情況
公司主要從事石英晶體諧振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屬於電子元器件行業中的石英晶體元器件子行業。電子元器件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產業,是推動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1、全球及我國石英晶體元器件行業狀態
根據公開資料,2010-2017年世界石英晶體元器件各主要生產地銷售額佔比:
數據來源:日本水晶工業協會[QJAJ]2010、2011、2013、2015、2016、2017
(註:2012、2014年統計數據未公開)
2016年和2017年世界石英晶體元件各主要生產地市場份額分布如下:
數據來源:Siward 2016年報、2017年報
世界範圍內,日本石英晶體元器件廠商基礎技術水平和生產自動化程度較高,具備較強的規模和技術優勢,是國際石英晶體諧振器製造強國。2011年以前,日本廠商生產的石英晶體諧振器佔據了世界市場近六成的份額,呈現一國獨大的競爭格局。2013年以來,日本廠商受到原材料和人力資源成本上升及匯率波動等因素的影響,同時受到全球範圍內其他區域如中國台灣、中國大陸等廠商產能擴張及替代產品的影響,市場份額出現較大幅度下滑,2017年略有下降,全球市場份額佔比已經由2010年的59.9%下降到2017年的48.80%,下降了11.10個百分點(數據來源:日本水晶工業協會統計資料QIAJ,2010、2011、2013、2015、2016、2017)。
台灣地區廠商近年來發展迅速,產品更新速度快,成本優勢有所體現,2017年已佔據了全球約24.30%的市場份額,較2010年增長了6.00個百分點。其他地區,如美國廠商產品主要針對美國國內及部分專項產品市場,供求渠道較為穩定,單位價值較高,2017年全球同類產品銷售額佔比在9.00%左右。韓國、歐洲及其他國家廠商的產品應用以其內需為主,2017年呈下降趨勢,合計約佔全球銷售額的7.0%左右。歐洲國家廠商因其電子信息、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在設計、開發、頻率利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數據來源:日本水晶工業協會統計資料QIAJ,2010、2011、2013、2015、2016、2017)。中國大陸廠商總體市場銷售額低於日本、中國台灣,但成長率高於全球,2017年銷售額約佔全球的10.10%,較2010年的4.0%增長近6.1個百分點。隨着中國大陸廠商的崛起,市場競爭逐步加劇,藉助於中國大陸優勢的成本資源,中國大陸企業在石英晶體諧振器行業依然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根據台灣晶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全球頻率元件產值維持31-33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0.1%。全球頻率元件年銷量估計175-185 億顆,年複合成長率2.1%。由於中國大陸廠商在原材料開發、生產設備升級和產能規模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根據台灣希華晶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年報和2017年年報中關於市場佔有率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大陸已成為日本、中國台灣之外最主要的石英晶體諧振器的生產、應用、出口地,各類石英晶體諧振器產品的市場規模逐年遞增。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面日本企業在消費類電子產品、小型電子類產品和資訊設備等應用領域成本優勢下降,轉向發展其他產品市場,中國大陸廠商逐漸擴大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中國大陸作為全球電子信息產品的製造業中心,下游市場採購需求逐漸增加,帶動了石英晶體元器件產業發展。預計未來幾年,隨着萬物智聯的快速發展,由於中國大陸廠商競爭力的加強,其市場份額佔比會繼續保持上升態勢。
2、公司目前產品各品種系列產量及分布情況
(1)公司2016年至2018年各品種系列產量比較(單位:億隻):
公司產品生產總量逐年提升:2018年產量27.80億隻,比上年增長23.51%。
(2)2017年與2018年收入各品種系列佔比比較: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8億元,比上年5.09億元增長7.67%。M系列產品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60.75%,較上年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53.31%增長7.44%。
2017年12月,經中國證監會“證監許可[2017]2094號”文核准,公司公開發行了面值總額21,500.00萬元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價格為每張100.00元,募集資金總額為21,500.00萬元,扣除發行費用1,751.93萬元後,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為19,748.07萬元。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後,公司即針對市場需求,迅速投入併合理使用所募集資金,加快募投項目建設。報告期內,募投項目“TKD-M系列微型片式高頻晶體諧振器生產線(二期)擴產項目”已累計投入8,254.76萬元,占可轉債募投項目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的41.80%;募投項目“TKD-M 系列溫度補償型微型片式高頻晶體諧振器產業化項目”已累計投入11,499.94萬元,占可轉債募投項目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的58.23%。上述募投項目資金已全部投入完畢,其經濟效益處於釋放過程中。
3、公司產品主要應用趨勢
公司主要產品為石英晶體諧振器,其中核心產品為各種型號的音叉晶體諧振器(含DIP、SMD)和SMD高頻晶體諧振器。石英晶體諧振器作為頻率控制和頻率選擇的基礎元件,廣泛應用於資訊設備(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移動終端(多功能手機、智能手機、GPS、PDA)、網絡設備(大型基站、路由器)、汽車電子、消費類電子產品(數碼相機、攝像機)、小型電子類產品(石英鐘錶、多功能計算器、遙控電子玩具、電子類禮品等)、智能應用產品如智能電錶、電子銀行口令卡、電子標籤等物聯網多層次應用。在無線廣域網(WAN)、局域網(LAN)、城域網(MAN)、個人網(PAN)有廣泛的應用,包括3G/4G/5G、藍牙、WiFi、ZigBee技術等。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幾年我國物聯網產業增速勢頭強勁。根據國家工信部的統計,2018年,物聯網業務收入比上年大幅增長72.9%。(數據來源:國家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 “十三五”期間,物聯網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結構快速升級和產品更新,這將有利於促進國內消費市場規模增長,使得各型晶體諧振器產品需求穩步增長。
(1)資訊設備
根據國家工信部最新統計,2018年,計算機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9.4%。主要產品中,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同比下降1.0%;其中筆記本電腦產量同比增長0.6%,平板電腦產量同比增長2.8%。(數據來源:國家工信部《2018年電子信息製造業運行情況》)。在萬物智聯的發展下,資訊設備功能將日益豐富,在國內筆記本電腦應用市場旺盛產能的形勢下,將帶動上游石英晶體諧振器產品的大幅增長。
(2)移動終端
隨着電子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產量規模化優勢的顯現,移動終端日益普及,世界智能移動通訊產品保持了快速發展的趨勢。近年來,我國4G用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拉動了國內手機市場需求增長。根據國家工信部最新公開資料,2018年,通信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8%,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2.6%。主要產品中,手機產量同比下降4.1%,其中智能手機同比下降0.6%。(數據來源:國家工信部《2018年電子信息製造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雖然通信設備依舊保持了平穩增長,但是國內手機行業已進入高度成熟期。2017年11月《愛立信移動報告》顯示,愛立信預測廣域物聯網設備和短程物聯網設備預計2023年將達到198億個;2018年11月《愛立信移動報告》顯示,愛立信預測廣域物聯網設備和短程物聯網設備預計2024年將達到223億個。可見,隨着5G商用的加速推進和萬物互聯,智能手機及周邊應用終端將快速增長,其中尤其以東北亞(中國、日本、韓國)發展迅猛,這必將給中國電子元器件行業帶來發展的機遇,同時也是公司主營行業晶體諧振器產業的最佳機會。
愛立信預測各種連接設備數趨勢 數據來源:2017年11月《Ericsson Mobility Report》)
愛立信預測廣域及短程設備數及區域分布 數據來源:2018年11月《Ericsson Mobility Report》)
愛立信預測5G等各種技術應用比例趨勢 數據來源:2018年11月《Ericsson Mobility Report》)
(3)網絡設備
根據國家工信部的統計,截至2018年12月底,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量達到8.86億個,比上年末凈增1.1億個。全國凈增移動通信基站29萬個,總數達648萬個。其中4G基站凈增43.9萬個,總數達到372萬個。(數據來源:國家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
隨着寬帶普及提速工程,今後通信業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空間巨大。2016年國家工信部公布為IMT-2020(5G)儲備不低於500MHz的頻譜資源,國內三大運營商隨之公布各自的5G進程表。基於我國5G的逐步實施、寬帶網絡發展戰略的推進,網絡設備產銷規模將穩步提升,石英晶體諧振器應用也將進一步攀升。
(4)汽車電子
國家2018年1月7日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要求到2020年,智能汽車新車佔比達到50%,智能道路交通系統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信網絡覆蓋率達到90%,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實現全覆蓋。到2025年,新車基本實現智能化,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供,2018年,我國汽車工業總體運行平穩,受多方因素影響產銷量同比下降,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保持增長,但增幅回落。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產銷量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數據來源:國家工信部《2018年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127.05萬輛和125.62萬輛,同比增長59.92%和61.74%(數據來源:國家工信部《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隨着5G商用的加速推進,車聯網將迎來黃金髮展期,將帶來汽車電子更大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多的電子器件(例如,傳感器、通信(GPS、4G/5G)、攝像頭、檢測系統等)被應用到汽車上以提高安全性、舒適性、娛樂性和穩定性。汽車聯網、智能識別系統及無人駕駛的快速發展將大幅促進上游元件市場的快速增長。
(5)智能硬件
2016年中國智能硬件市場規整體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智能硬件具體包括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智能車載設備、智能服務機器人等。近年來,國家先後發布《中國製造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等規劃,在政策層面給予智能硬件大力支持,並給出指導方向。智能硬件市場的發展主要受到人工智能、傳感器等技術的驅動,在人機交互、智能化等功能性能上更加完善,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體驗,成為物聯網融入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可穿戴傳感器市場規模約為2.3793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將到約13.8740億美元;2017年至2022年期間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34.2%。(數據來源: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http://www.ic-ceca.org.cn)。可見,智能硬件未來市場空間廣闊,將對晶體諧振器市場產生大量需求,為國內晶體諧振器產品開拓國內應用市場提供了較好發展機會。
3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3.1近3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3.2報告期分季度的主要會計數據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季度數據與已披露定期報告數據差異說明
□適用 √不適用
4股本及股東情況
4.1普通股股東和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數量及前10 名股東持股情況表
單位: 股
4.2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係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4.3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係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4.4報告期末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10 名股東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公司債券情況
□適用 √不適用
三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1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1,129.9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21%;實現利潤總額5,786.30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9.79%;實現凈利潤4,410.98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2.14%;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3,635.87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3.66%。
2導致暫停上市的原因
□適用 √不適用
3面臨終止上市的情況和原因
□適用 √不適用
4公司對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原因及影響的分析說明
√適用□不適用
1、會計政策變更
①財務報表格式變更
財政部於2018年6月發布了《關於修訂印發2018年度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8]15號),本公司根據相關要求按照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適用於尚未執行新金融準則和新收入準則的企業)編製財務報表:(1)原“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項目,合併為“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項目;(2)原“應收利息”、“應收股利”項目併入“其他應收款”項目列報;(3)原“固定資產清理”項目併入“固定資產”項目中列報;(4)原“工程物資”項目併入“在建工程”項目中列報;(5)原“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項目,合併為“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項目;(6)原“應付利息”、“應付股利”項目併入“其他應付款”項目列報;(7)原“專項應付款”項目併入“長期應付款”項目中列報;(8)進行研究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化支出,列示於“研發費用”項目,不再列示於“管理費用”項目;(9)在財務費用項目下分拆“利息費用”和“利息收入”明細項目;(10)股東權益變動表中新增“設定受益計劃變動額結轉留存收益”項目。
本公司根據上述列報要求相應追溯重述了比較報表。
由於上述要求,本年和比較期間財務報表的部分項目列報內容不同,但對本年和比較期間的本公司合併及母公司凈利潤和合併及母公司股東權益無影響。
②個人所得稅手續費返還
財政部於2018年9月發布了《關於2018年度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有關問題的解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收到的扣繳稅款手續費,應作為其他與日常活動相關的項目在利潤表的“其他收益”項目中填列。本公司相應追溯重述了比較報表。對於本報告期內合併利潤表及母公司利潤表列報的影響如下:
單位:元
2、會計估計變更
本公司在報告期內無會計估計變更事項。
5公司對重大會計差錯更正原因及影響的分析說明
□適用√不適用
6與上年度財務報告相比,對財務報表合併範圍發生變化的,公司應當作出具體說明。
√適用□不適用
合併財務報表的合併範圍以控制為基礎予以確定,包括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截至 2018年 12月31日止的年度財務報表。全部子公司共十三家:深圳市泰晶實業有限公司、隨州潤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隨州市泰晶晶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成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泰晶實業(香港)有限公司、湖北東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隨州泰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泰卓電子有限公司、泰卓電子(香港)有限公司、 清遠市宏泰表面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潤晶科技有限公司、重慶泰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鵬赫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註:子公司,是指被本公司控制的主體(含企業、被投資單位中可分割的部分,以及本公司所控制的結構化主體等)。控制,是指投資方擁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力,通過參與被投資方的相關活動而享有可變回報,並且有能力運用對被投資方的權力影響其回報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