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編者按:長春英利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利汽車”)於2020年11月5日首發上會獲通過。英利汽車此次將於上交所主板上市,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擬發行股數不超過1.49億股,占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
英利汽車此次擬募集資金7.54億元,其中,設備升級改造項目的4個子項目分別擬投入募集資金1.27億元、7480.57萬元、1.69億元、1.36億元;4380.00萬元用於長春英利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汽車零部件模具製造建設項目;1.24億元用於長春英利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及檢測中心建設項目;8000.00萬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期內英利汽車的產能利用率並不飽和,因此其募資擴產行為也備受質疑。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及2019年1-6月期間,英利汽車金屬零部件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9%、82%、86%及83%,非金屬零部件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3%、85%、85%及82%。
發審委對英利汽車提出了四項問詢問題,其中,發審委要求英利汽車說明主營業務毛利率逐年持續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對公司持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發行人或實控人蔘股公司成都友利、重慶中利、吉林進利、青島友利為公司主要供應商,與發行人2019年交易額占自身收入比例較高,發審委要求英利汽車說明關聯交易價格是否公允,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或其他安排。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英利汽車控股股東為開曼英利,持有公司96.57%的股權。開曼英利成立於2015年1月16日,無實際經營業務,為持股型公司。2016年1月,開曼英利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股票代碼為2239。自開曼英利的股票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開曼英利存在一次因違反台灣證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規定被要求繳納違約金的情形,存在兩次因違反台灣證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規定被要求整改的情形。
英利汽車實際控制人為林啟彬、陳榕煖、林上煒、林上琦、林臻吟。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反饋意見中指出了實控人通過3層境外架構控制英利汽車的問題,要求英利汽車說明:(1)設置多層境外架構的原因、合法性及合理性、持股的真實性、是否存在委託持股、信託持股、是否有各種影響控股權的約定、股東的出資來源;(2)發行人控股股東和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所持發行人的股份權屬是否清晰,以及發行人如何確保其公司治理和內控的有效性;(3)境內境外法人股東設立和經營過程中是否符合境內境外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是否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相關外匯流轉及使用是否合法合規。
2016年至2019年1-6月,英利汽車營業收入分別為32.32億元、41.08億元、46.69億元和22.25億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36.46億元、44.53億元、50.94億元、23.81億元。
2016年至2019年1-6月,英利汽車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3.85億元、2.80億元、2.69億元、8375.73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71億元、4.04億元、3.11億元、2.34億元。
報告期內,英利汽車增收卻未增利。2017年與2018年,英利汽車營業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27.09%、13.65%,但同期凈利潤卻分別同比下滑18.50%、3.16%,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27.23%、4.03%。
報告期各期末,英利汽車資產總計分別為44.67億元、50.92億元、64.36億元、62.22億元。其中,流動資產分別為22.44億元、25.09億元、35.29億元、29.67億元;非流動資產分別為22.23億元、25.83億元、29.07億元、32.55億元。
報告期各期末,英利汽車負債總計分別為22.34億元、24.92億元、31.58億元、28.25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分別為19.16億元、18.03億元、24.38億元、23.14億元;非流動負債分別為3.18億元、6.89億元、7.20億元、5.11億元。
報告期各期末,英利汽車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0.01%、48.93%、49.06%、45.40%,同行業上市公司均值分別為52.45%、37.29%、39.20%、37.69%。2017年末、2018年末及2019年6月末,英利汽車資產負債率高於可比上市公司均值。
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6月末,英利汽車的貨幣資金餘額分別為3.52億元、3.28億元、8.29億元和4.43億元。
報告期各期末,英利汽車短期借款分別為3.90億元、2.75億元、3.94億元、2.81億元,占負債比例分別為17.44%、11.03%、12.48%、19.93%。
報告期各期末,英利汽車應收票據分別為2.85億元、2.34億元、2.44億元、127.13萬元。
2016年末、2017年末、2018末和2019年6月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凈額分別為6.27億元、7.97億元、8.60億元和6.98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9.41%、19.41%、18.42%和31.37%。2017年末、2018年末,英利汽車應收賬款較上期末分別增長27.06%、7.88%。
2016年至2019年1-6月,英利汽車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6.49、5.77、5.63、2.86;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均值分別為7.16、6.95、6.21、2.77。2016年-2018年,英利汽車應收賬款周轉率均低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均值。
報告期各期末,英利汽車逾期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為3321.71、6475.19萬元、7029.77萬元、9771.86萬元,逾期金額占應收賬款餘額比例分別為5.20%、7.99%、8.04%、13.73%。報告期各期末,英利汽車逾期應收賬款餘額逐年增加。
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6月末,英利汽車存貨分別為7.39億元、8.73億元、12.71億元和11.71億元,佔總資產的比重分別為16.55%、17.14%、19.75%和18.83%。
2016年-2018年及2019年1-6月,英利汽車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4.20、4.06、3.53、1.50,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4.67、4.42、4.15、1.94,公司存貨周轉率連續3年1期低於行業均值。
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1至6月,英利汽車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2.75%、20.38%、18.85%和17.51%,曾逐年下降趨勢。報告期內,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別為24.75%、20.76%、18.17%、15.45%。
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1至6月,英利汽車銷售費用分別為5154.75萬元、5584.47萬元、6435.60萬元、3182.91萬元。2016年-2018年,公司銷售費用逐年增長。報告期內,英利汽車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59%、1.36%、1.38%、1.43%,同期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均值分別為3.25%、3.32%、3.30%、3.44%。
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1至6月,英利汽車研發費用分別為1.06億元、1.34億元、1.59億元和7381.08萬元。報告期內,英利汽車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28%、3.27%、3.41%、3.32%,同期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均值分別為3.39%、3.44%、3.35%、3.31%。
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1-6月,英利汽車向前五名客戶銷售額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4.40%、91.49%、89.11%和89.79%,客戶集中度較高。其中,報告期內,英利汽車對第一大客戶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收入金額分別為21.26億元、21.51億元、22.86億元和11.45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5.81%、52.47%、49.13%和51.44%。2016年度至2018年度,公司來自第一大客戶的收入持續上升。
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1-6月,英利汽車向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額佔比分別為22.85%、20.78%、22.40%、30.11%。
報告期內,英利汽車關聯採購金額分別為2.54億元、2.8億元、3.56億元、1.59億元,分別占當期總採購額的10.65%、8.29%、8.65%、9.12%。2016年-2018年,公司關聯採購金額逐年增加。
報告期內,英利汽車向成都友利、蘇州佑強和重慶中利既存在採購零部件,又存在銷售原材料。公司向成都瑞光、吉林進利、吉林昱光、林德維曼和天津進利既採購原材料又採購勞務。
報告期內,英利汽車多次與關聯方進行資金拆借。2016年,英利汽車向控股股東借入資金共3518.21萬美元。2016年,英利汽車之子公司寧波茂祥向公司實際控制人林啟彬借入資金共人民幣5000萬元。
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英利汽車及其控制的下屬公司受到處罰21次,處罰金額合計183.75萬元。報告期內,蘇州英利、蘇州英利(鄭州分公司)、儀征英利、天津林德英利、佛山英利存在因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而受到行政處罰的情形。
報告期內,英利汽車控制的下屬公司佛山英利與蘇州英利曾發生死亡事故。(南)安監罰(2017)266號顯示,佛山英利員工被注塑機夾傷致死。2017年11月22日,佛山市南海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對佛山英利處以罰款20萬元。(太)安監罰(2018)234號顯示,蘇州英利二廠熱壓車間3000T油壓機工位發生一起機械傷害事故,造成一人死亡,違反《安全生產法》。2018年11月29日,太倉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對蘇州英利處以罰款22萬元。
此外,英利汽車曾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2015)長高開執字第00453號顯示,2015年7月31日,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將英利汽車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失信被執行人行為具體情形為,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
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6月末,英利汽車員工人數分別為3921人、4131人、5002人和4529人,員工人數變動較大。報告期內,英利汽車存在未為部分員工繳納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的情況。
主營汽車零部件
英利汽車專註於實現汽車零部件的輕量化,主營業務為車身結構零部件及防撞系統零部件的設計、研發、製造及銷售。公司主要產品包含金屬和非金屬零部件,金屬零部件包括儀錶板骨架、防撞梁、門檻、EV電池下殼體以及其他車身衝壓件等;非金屬零部件包括前端框架、車底護板、備胎倉、EV電池上殼體、電瓶托盤、輪罩等。除汽車零部件外,公司也生產汽車零部件相關的模具。
公司前身為長春英利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12月21日。2018年6月26日,有限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以經審計的凈資產折股的方式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公司名稱變更為“長春英利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英利汽車此次擬於上交所主板上市,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擬發行股數不超過1.49億股,占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
英利汽車此次擬募集資金7.54億元,其中,設備升級改造項目的4個子項目分別擬投入募集資金1.27億元、7480.57萬元、1.69億元、1.36億元;4380.00萬元用於長春英利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汽車零部件模具製造建設項目;1.24億元用於長春英利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及檢測中心建設項目;8000.00萬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毛利率持續下滑、關聯採購等引問詢
證監會第十八屆發審委2020年第159次會議於2020年11月5日召開,審議結果顯示,英利汽車首發獲通過。發審委對英利汽車提出了四項問詢問題,其中,發審委要求英利汽車說明主營業務毛利率逐年持續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關聯交易價格是否公允,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或其他安排等。
以下為發審委會議提出問詢的主要問題:
1、報告期內,發行人扣非歸母凈利潤持續下滑,2019年度較2018年度降幅較大。請發行人代表:(1)說明發行人的主營業務毛利率逐年持續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對發行人持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2)說明發行人報告期及2020年上半年凈利潤下滑的原因,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是否存在顯著差異;差異的原因及合理性;(3)說明發行人2020年第三季度盈利情況好於預期的原因及合理性,與可比公司是否一致;說明2020年以來鋼材價格金屬件的原材料成本下降情況、產品價格下調情況以及部分冗餘員工裁撤的情況,是否合規,是否存在糾紛和潛在的糾紛;(4)結合行業發展趨勢、競爭格局、在手訂單、主要客戶銷售情況、主要原材料價格變動情況及趨勢,說明發行人業績下滑的影響因素是否消除,針對業績下滑採取的應對措施及有效性,業績下降趨勢是否對發行人未來持續盈利造成重大不利影響。請保薦代表人說明核查依據、過程,並發表明確核查意見。
2、發行人或實控人蔘股公司成都友利、重慶中利、吉林進利、青島友利為公司主要供應商,與發行人2019年交易額占自身收入比例較高。請發行人代表:(1)結合成都友利、重慶中利、吉林進利、青島友利等供應商向其他客戶銷售情況,以及發行人是否存在向其他供應商採購同類產品的情況,說明關聯交易價格是否公允,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或其他安排;(2)說明報告期內發行人採購上述產品的數量是否與產量相匹配,並結合成都友利、重慶中利、吉林進利、青島友利等供應商報告期內財務及經營情況,說明是否存在為發行人分擔成本費用的情形。請保薦代表人說明核查依據、過程,並發表明確核查意見。
3、發行人報告期邊角料銷售收入逐年大幅增加。請發行人代表說明:(1)邊角料銷售數量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與產量相匹配,是否與行業可比公司消耗情況存在差異,差異的原因及合理性;(2)報告期內廢鋼銷售價格大幅增加,是否與市場價格變動趨勢相一致,如存在差異,說明差異的原因及合理性;(3)邊角料銷售的主要客戶情況,是否與發行人存在關聯關係,銷售價格是否公允,是否存在為發行人輸送利益等情況。請保薦代表人說明核查依據、過程,並發表明確核查意見。
4、報告期內,發行人客戶集中度較高。請發行人代表說明:(1)客戶集中度高的原因、合理性,對公司未來經營是否存在不利影響,是否符合同行業慣例;(2)前五大客戶與公司實際控制人、公司高管、核心技術人員及其他關聯方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係;是否有其他特殊安排,是否存在利益輸送;(3)發行人與前五大客戶的定價方式和定價原則,定價公允性,合作關係是否具有可持續性。請保薦代表人說明核查依據、過程,並發表明確核查意見。
控股股東在台灣上市 存在3宗違規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英利汽車控股股東為開曼英利,持有公司96.57%的股權。開曼英利成立於2015年1月16日,無實際經營業務,為持股型公司。
2016年1月,開曼英利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股票代碼為2239。
自開曼英利的股票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開曼英利存在一次因違反台灣證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規定被要求繳納違約金的情形,存在兩次因違反台灣證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規定被要求整改的情形。具體如下:
1、根據台證上二字第1081701066號函,2019年4月17日,台灣證券交易所向開曼英利發函認定開曼英利2019年4月12日召開2019年度第1次股東臨時會,決議通過重要子公司英利汽車申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議案,經查符合《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第4條第1項第50款情事,但開曼英利遲至2019年4月15日16時35分始公告申報,已違反前述處理程序之規定,應繳納違約金新台幣3萬元。
2、根據台證上二字第10051700657號函和台證上二字第1071704525號函,開曼英利存在因違反台灣證券交易所相關規則被台灣證券交易所提請注意改善的情形如下:
(1)2016年2月23日,台灣證券交易所發函認定開曼英利申報2016年1月背書保證情形中的背書保證金額與業務往來金額不符,有未符合《公開發行公司資金貸與及背書保證處理準則》第12條規定之情形,請開曼英利注意改善,之後應確實依規辦理。
(2)2018年12月28日,台灣證券交易所發函認定開曼英利未及時代公司公告申報公司2018年7月12日決議改選董事和監事事項,違反《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第4條第1項第6款情形,提請開曼英利之後注意改善並確實依規辦理,並應在一個月內向台灣證券交易所回復具體改善措施或計劃。
實控人通過3層境外架構控制英利汽車
英利汽車實際控制人為林啟彬、陳榕煖、林上煒、林上琦、林臻吟。
截至2019年8月29日,開曼英利的前十大股東中,除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外,其餘股東均為林啟彬控制或重大影響的公司,該等股東的股權結構具體如下:
(1)Honghan Industrial Co.,Ltd.系由林啟彬及其配偶陳榕煖共同投資的公司,其中,林啟彬持股25%;陳榕煖持股75%。
(2)BroadLight Consultants Ltd.、Top-Gain Enterprises Ltd.均系由Wise Faith持股100.00%的公司;Wise Faith系由林啟彬持股100.00%的公司。
(3)Bright Success Inc.、Able Well International Limited、Able Gain Investment Limited均系由Ever Honest持股100.00%的公司;Ever Honest系由林啟彬持股100.00%的公司。
(4)Double Luck Investment Limited系由Ever Honest、Lucky Wealth Co.,Ltd.共同投資的公司,其中,Ever Honest持股50.00%,Lucky Wealth Co.,Ltd.持股50.00%。Lucky Wealth Co.,Ltd.系由林啟彬之女林上琦持股100.00%的公司。
(5)Superb Goal Ventures Limited系由Ever Honest、Silver Badge Group Co.,Ltd.共同投資的公司,其中,Ever Honest持股50.00%,Silver Badge Group Co.,Ltd.持股50.00%。Silver Badge Group Co.,Ltd.系由林啟彬之子林上煒持股100.00%的公司。
(6)Jade Profit Company Limited系由Ever Honest、Jade Power Holdings Limited共同投資的公司,其中,Ever Honest持股50.00%,Jade Power Holdings Limited持股50.00%。Jade Power Holdings Limited系由林啟彬之女林臻吟持股100.00%的公司。
根據招股書披露,實際控制人通過3層境外架構控制發行人。對此,上交所在反饋意見中要求英利汽車說明:(1)設置多層境外架構的原因、合法性及合理性、持股的真實性、是否存在委託持股、信託持股、是否有各種影響控股權的約定、股東的出資來源;(2)發行人控股股東和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所持發行人的股份權屬是否清晰,以及發行人如何確保其公司治理和內控的有效性;(3)境內境外法人股東設立和經營過程中是否符合境內境外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是否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相關外匯流轉及使用是否合法合規。
林啟彬,中國台灣籍。自公司設立至今歷任公司執行董事、董事長,2011年至今任鴻運科技執行董事、總經理,2015年至今任開曼英利董事長、總經理,2018年7月至今任英利汽車董事長。
陳榕煖,中國台灣籍。2008年1月至今任蘇州英利董事;2013年3月至今任Power Reach Inc.董事;2018年5月至今任開曼英利董事。
林上煒,中國台灣籍。自2008年起任職於公司,2018年7月至今任英利汽車董事、總經理。
林上琦,中國台灣籍。自2006年起任職於公司,2018年7月至今任英利汽車董事、副總經理。
林臻吟,中國台灣籍。自2010 年起任職於公司;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任英利汽車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2019年3月至今任英利汽車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
連續2年增收未增利
2016年至2019年1-6月,英利汽車營業收入分別為32.32億元、41.08億元、46.69億元和22.25億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36.46億元、44.53億元、50.94億元、23.81億元。
2016年至2019年1-6月,英利汽車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3.85億元、2.80億元、2.69億元、8375.73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71億元、4.04億元、3.11億元、2.34億元。
報告期內,英利汽車增收卻未增利。2017年與2018年,英利汽車營業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27.09%、13.65%,但同期凈利潤卻分別同比下滑18.50%、3.16%,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27.23%、4.03%。
資產負債率高於可比上市公司均值
報告期各期末,英利汽車資產總計分別為44.67億元、50.92億元、64.36億元、62.22億元。其中,流動資產分別為22.44億元、25.09億元、35.29億元、29.67億元;非流動資產分別為22.23億元、25.83億元、29.07億元、32.55億元。
報告期各期末,英利汽車負債總計分別為22.34億元、24.92億元、31.58億元、28.25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分別為19.16億元、18.03億元、24.38億元、23.14億元;非流動負債分別為3.18億元、6.89億元、7.20億元、5.11億元。
報告期各期期末,英利汽車流動比率分別為1.17、1.39、1.45、1.28,同行業上市公司均值分別為1.08、1.83、1.69、1.71;英利汽車速動比率分別為0.79、0.91、0.93、0.78,同行業上市公司均值分別為0.67、1.31、1.13、1.12。
2017年末、2018年末及2019年6月末,英利汽車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均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均值。
2019年6月末,英利汽車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均下降,主要是由於2019年以來公司償還了部分短期和長期借款所致。
報告期各期期末,英利汽車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0.01%、48.93%、49.06%、45.40%,同行業上市公司均值分別為52.45%、37.29%、39.20%、37.69%。
2017年末、2018年末及2019年6月末,英利汽車資產負債率高於可比上市公司均值。英利汽車稱,主要是由於公司為支持運營發展,較多利用銀行借款補充流動資金,同時採用售後租回等融資租賃手段購入設備,相應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和長期應付款等規模較大,相比同行業公司佔比較高所致。
2019年上半年末貨幣資金4.43億元
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6月末,英利汽車的貨幣資金餘額分別為3.52億元、3.28億元、8.29億元和4.43億元。
英利汽車貨幣資金以銀行存款為主,2018年末較往期增長明顯,主要是由於公司分別於2018年8月和12月進行增資所致。隨着日常經營對貨幣資金的使用,2019年6月末,貨幣資金相比2018年末有所減少。公司的其他貨幣資金為開具銀行承兌匯票的保證金存款。
2019年上半年末短期借款2.81億元
報告期各期末,英利汽車短期借款分別為3.90億元、2.75億元、3.94億元、2.81億元,占負債比例分別為17.44%、11.03%、12.48%、19.93%。
截至2019年6月30日,英利汽車尚有短期借款2.81億元,其中信用借款1.70億元;保證借款1.11億元,保證借款中1700.00萬元系林啟彬提供保證,9387.68萬元系開曼英利及林啟彬提供保證。
2018年末應收票據2.44億元
報告期各期末,英利汽車應收票據分別為2.85億元、2.34億元、2.44億元、127.13萬元。
2016年末至2018年末,英利汽車應收票據規模保持穩定,主要為銀行承兌匯票,均為客戶支付的貨款。
2019年上半年末,英利汽車應收票據大幅降低,原因為:公司視其日常資金管理需求將銀行承兌匯票進行貼現和背書,因此將2019年6月末的銀行承兌匯票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應收賬款逐年增加
2016年末、2017年末、2018末和2019年6月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凈額分別為6.27億元、7.97億元、8.60億元和6.98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9.41%、19.41%、18.42%和31.37%。
2017年末、2018年末,英利汽車應收賬款較上期末分別增長27.06%、7.88%。
2019年6月末,英利汽車應收賬款規模較2018年末略有降低,主要系回款因素導致,同時由於2019年1至6月為半年收入,因此期末應收賬款餘額占當期營業收入比重較高。
2016年至2019年1-6月,英利汽車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6.49、5.77、5.63、2.86;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均值分別為7.16、6.95、6.21、2.77。2016年-2018年,英利汽車應收賬款周轉率均低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均值。
報告期各期末,英利汽車計提的壞賬準備分別為1091.35萬元、1277.12萬元、1396.12萬元、1364.91萬元。
報告期各期末,英利汽車逾期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為3321.71、6475.19萬元、7029.77萬元、9771.86萬元,逾期金額占應收賬款餘額比例分別為5.20%、7.99%、8.04%、13.73%。
報告期各期末,英利汽車逾期應收賬款餘額逐年增加。截至2019年6月30日,逾期應收賬款餘額及佔比較2018年12月31日上升,英利汽車稱,主要系公司對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的一筆銷售發票,對方未及時入賬導致截至2019年6月30日已逾期未付款,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已於期後進行入賬並付款。
連續3年1期存貨周轉率低於行業均值
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6月末,英利汽車存貨分別為7.39億元、8.73億元、12.71億元和11.71億元,佔總資產的比重分別為16.55%、17.14%、19.75%和18.83%。
報告期各期末,1年以內庫齡佔比分別為89.95%、89.51%、89.77%及88.03%,2年以上庫齡的存貨佔比僅為5.54%、5.04%、5.02%及4.47%。
2016年-2018年及2019年1-6月,英利汽車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4.20、4.06、3.53、1.50,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4.67、4.42、4.15、1.94,公司存貨周轉率連續3年1期低於行業均值。
英利汽車稱,雖然公司已經建立了完備的存貨管理體系,但是如果出現市場行情變化、訂單量未及預期等情況,可能會導致公司存貨不能及時實現銷售,產生相應跌價風險,同時大規模存貨將佔用公司的運營資金,使公司的資金使用效率和經營業績受到不利影響。
產能利用率不飽和仍募資擴產
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及2019年1-6月期間,英利汽車金屬零部件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9%、82%、86%及83%,非金屬零部件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3%、85%、85%及82%。
在產能利用率並不飽和的情況下,英利汽車的募資擴產行為也備受質疑。
招股書顯示,英利汽車此次擬募集資金7.54億元,其中,設備升級改造項目的4個子項目分別擬投入募集資金1.27億元、7480.57萬元、1.69億元、1.36億元;4380.00萬元用於長春英利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汽車零部件模具製造建設項目;1.24億元用於長春英利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及檢測中心建設項目;8000.00萬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綜合毛利率逐年下降
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1至6月,英利汽車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2.75%、20.38%、18.85%和17.51%,曾逐年下降趨勢。
英利汽車綜合毛利率變動主要是主營業務毛利率變動導致的,報告期內,英利汽車主營業務毛利率逐年下滑,分別為22.76%、20.36%、18.79%、17.50%。英利汽車稱,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變動主要是由於鋼材價格在報告期內上漲導致公司原材料上漲,相應材料成本持續提升所致。
一方面,公司金屬件產品的成本受原料價格波動影響較為明顯,報告期內主要金屬原材料價格呈上升趨勢,導致毛利空間被壓縮,另一方面,受汽車行業整體景氣程度影響,相關產品價格或存在下降風險。上述因素綜合影響下,未來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可能存在下降風險。
報告期內,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別為24.75%、20.76%、18.17%、15.45%。和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公司的毛利率處於中游水平,波動趨勢與同行業基本一致。
2016年-2018年銷售費用逐年增長
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1至6月,英利汽車銷售費用分別為5154.75萬元、5584.47萬元、6435.60萬元、3182.91萬元。2016年-2018年,公司銷售費用逐年增長。
報告期內,英利汽車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59%、1.36%、1.38%、1.43%,同期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均值分別為3.25%、3.32%、3.30%、3.44%。
2019年上半年研發費用7381.08萬元
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1至6月,英利汽車研發費用分別為1.06億元、1.34億元、1.59億元和7381.08萬元。
報告期內,英利汽車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28%、3.27%、3.41%、3.32%,同期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均值分別為3.39%、3.44%、3.35%、3.31%。
前五大客戶貢獻約九成銷售額
英利汽車的主要客戶為國內知名整車製造商,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名客戶銷售額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在90%左右。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1-6月,公司向前五名客戶銷售額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4.40%、91.49%、89.11%和89.79%,客戶集中度較高。
其中,報告期內,英利汽車對第一大客戶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收入金額分別為21.26億元、21.51億元、22.86億元和11.45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5.81%、52.47%、49.13%和51.44%。2016年度至2018年度,公司來自第一大客戶的收入持續上升。
2019年上半年前五供應商採購額佔比30.11%
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1-6月,英利汽車向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額佔比分別為22.85%、20.78%、22.40%、30.11%,主要採購內容為鋼材和零部件等,單家採購額佔比均在10%以下,報告期內前五大供應商存在少量變動。
2016年-2018年關聯採購金額逐年增加
報告期內,英利汽車關聯採購金額分別為2.54億元、2.8億元、3.56億元、1.59億元,分別占當期總採購額的10.65%、8.29%、8.65%、9.12%。2016年-2018年,公司關聯採購金額逐年增加。
同時存在關聯採購和銷售
報告期內,英利汽車向成都友利、蘇州佑強和重慶中利既存在採購零部件,又存在銷售原材料,主要是由於業務需求不同,採購和銷售分別為不同的產品。
報告期內,英利汽車向成都瑞光、吉林進利、吉林昱光、林德維曼和天津進利既採購原材料又採購勞務,其中原材料主要為加強板等零部件,勞務主要對於林德維曼採購協助品控、技術升級等技術服務,向吉林昱光和成都瑞光採購塗裝勞務,其他關聯方主要系採購零部件加工服務。
多次與關聯方進行資金拆借
報告期內,英利汽車多次與關聯方進行資金拆借。
2016年,英利汽車向控股股東借入資金共3518.21萬美元,主要用於擴大經營,充實營運資金。公司2016年8月8日董事會決議審議通過,以開曼英利對公司的人民幣4000萬元債權出資,增加公司註冊資本人民幣4000萬元。上述借款中,除人民幣4000萬元轉為註冊資本外,剩餘部分已於2016年及2017年陸續清償完畢。
2016年,英利汽車之子公司寧波茂祥向公司實際控制人林啟彬借入資金共人民幣5000萬元,主要由於寧波茂祥董事會於2016年被公司收購前,曾作出決議,向原股東Aimhi Technology Group L.L.C 支付人民幣5000萬元的利潤分紅,但由於寧波茂祥缺少流動資金,向林啟彬借款用於支付分紅。上述款項於2016年當年已全部清償完畢。
報告期累計遭處罰21次 合計罰款183.75萬元
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英利汽車及其控制的下屬公司受到處罰21次,處罰金額合計183.75萬元。
報告期內,蘇州英利、蘇州英利(鄭州分公司)、儀征英利、天津林德英利、佛山英利存在因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而受到行政處罰的情形,具體如下:
1、2018年10月8日,太倉市環境保護局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太環行罰字〔2018〕第235號),認定蘇州英利擴建鋁合金製品等產品項目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經驗收即投入生產的行為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規定,責令蘇州英利六個月內改正上述違法行為並處以罰款20萬元。
2、2018年8月31日,中牟縣環境保護局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牟)環罰決字〔2018〕第98號),認定蘇州英利鄭州分公司建設的汽車零部件加工項目未按規定組織編製和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即投入施工建設的行為,違反《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責令蘇州英利鄭州分公司停止建設並處以罰款3萬元。
3、2018年3月12日,儀征市環境保護局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儀環罰〔2018〕第24號),認定儀征英利生產車間未密閉亦未安裝、使用污染防治設施的行為違反《大氣污染防治法》的規定,責令儀征英利立即改正並處以罰款10萬元。
4、2016年10月18日,天津市環境保護局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津市環罰字〔2016〕46號),認定天津林德英利新建年產二百萬套汽車車底、車頂、封閉件和保險杠生產項目試生產後未取得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竣工驗收批複且逾期未完成整改的行為,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規定,責令天津林德英利停止試生產並處以罰款4萬元。
5、2019年4月8日,佛山市南海區環境保護局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南環罰〔2019〕118號),認定佛山英利在UV光解凈化器發生故障導致一個處理單元不能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未按規程進行檢查和維修但注塑工序依然正常生產的行為,違反《大氣污染防治法》的規定,對佛山英利處以罰款12.50萬元;認定佛山英利未按規定對危險廢物廢包裝桶貯存場所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誌的行為違反《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對佛山英利處以罰款3萬元。
下屬公司發生兩起死亡事故
報告期內,英利汽車控制的下屬公司佛山英利與蘇州英利曾發生死亡事故。
(南)安監罰(2017)266號顯示,佛山英利員工被注塑機夾傷致死。2017年11月22日,佛山市南海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對佛山英利處以罰款20萬元。
(太)安監罰(2018)234號顯示,蘇州英利二廠熱壓車間3000T油壓機工位發生一起機械傷害事故,造成一人死亡,違反《安全生產法》。2018年11月29日,太倉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對蘇州英利處以罰款22萬元。
曾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英利汽車曾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2015)長高開執字第00453號顯示,2015年7月31日,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將英利汽車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失信被執行人行為具體情形為,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為被告於判決生效後立即向原告賠償共計人民幣26.41萬元,而被執行人全部未履行。
員工人數變動大
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6月末,英利汽車員工人數分別為3921人、4131人、5002人和4529人,員工人數變動較大。
報告期內,英利汽車存在未為部分員工繳納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的情況。
其中,報告期各期末,英利汽車繳納社會保險的人數佔比分別為95.89%、95.98%、97.42%、95.72%。
報告期各期末,英利汽車住房公積金的繳納人數佔比分別為86.25%、87.02%、95.94%、9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