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來,早晚溫差增大,出現腹瀉、嘔吐癥狀的人也逐漸變多,而人們往往認為這是受涼引起的腸胃不適。殊不知,此類癥狀的出現也可能是病毒侵體!
前幾天,浙江大學校醫院接診了69位嘔吐腹瀉人員,其中兩人需住院治療!西湖區疾控中心等衛生部門迅速介入,展開調查,疑似是諾如病毒感染。
這已經不是第一例諾如病毒大型感染事件了,基本上每個月都會爆出此類新聞:
- 今年1月,深圳大學城有39名學生受到感染;
- 2月,彰化縣一學校有77名初中生感染;
- 3月時福建工業學校30餘人感染病毒……
這種高發的諾如病毒到底是什麼?從哪來?又該如何應對呢?
1,什麼是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是非細菌性急性腸胃炎最常見的病原體,常發生在人口密集、衛生環境情況較差的地方,如學校、社區、餐館等集體場所,全年均可發生感染,但每天的10月至次年2月呈現高發。
1,諾如病毒的危險性
①傳染性極強,一般10-100個病毒顆粒,大概相當於1/100滴飛沫的量,就能引起感染!
②生命力和耐受性較強,在60℃下加熱30分鐘仍具有活性,低溫狀態下更是可以存活數年,而且普通的消毒劑也無法完全殺死病毒。
③易變異。在同一時期,同一地方可能存在多種不同類型的諾如病毒,也因此,人體的免疫系統根本無法針對諾如病毒建立有效的防禦機制,也沒有什麼抗諾如病毒疫苗給我們接種。
但所幸,諾如病毒其屬於自限性疾病,一般情況下,無需特殊治療,2-3天會自愈;不過,高齡人群和伴有基礎性疾病患者恢復較慢,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2,警惕四種傳播途徑
①食用或飲用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②觸摸被諾如病毒污染的物體或表面,然後將手指放入口中;
③接觸過諾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顧患者、與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④感染者的嘔吐物、排泄物沒有及時清理,飛沫通過空氣傳播,附着在各種物品上。
2,識別癥狀區別諾如病毒與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也是秋季高發的疾病,同樣也會有腹瀉、嘔吐的癥狀,因此很多人容易將二者混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認清二者的區別:
1,好發年齡
諾如病毒任何年齡階段都有可能感染;輪狀病毒好發於嬰幼兒、學齡前兒童(0-5歲)。
2,癥狀表現
諾如病毒的癥狀潛伏期為24-48小時,且嘔吐現象重,腹瀉癥狀輕,糞便為稀水便或水樣便,無粘液膿血;還會伴隨痙攣性腹痛、頭痛、肌肉酸痛、嗜睡癥狀。
而輪狀病毒的癥狀潛伏期約2-3天,且腹瀉癥狀嚴重,呈蛋花湯樣水便,偶有黏液,無膿血;常伴有低熱或高熱、脫水癥狀。
提示:腹瀉很容易導致脫水,而嚴重的脫水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因此,當出現口唇乾燥、尿量減少、眼眶凹陷、意識不清的狀態時,一定要口服補液鹽,液體中含有的葡萄糖、鈉和鉀以及水分,可有效預防和治療輕中度脫水;或者及時就醫,靜脈輸液。
另外,寶寶腹瀉期間,暫時停止吃一部分輔食,如肉、蛋、菜、水果等,等腹瀉減輕再開始食用,進食宜少量多餐。
3,病程
諾如病毒的病程持續只有2-3天;而輪狀病毒有5-10天。
4,隔離時間
諾如病毒的癥狀消失後需隔離2-3天;輪狀病毒癥狀消失後需隔離10天左右。
5,疫苗
諾如病毒無疫苗;輪狀病毒的疫苗是口服的,主要針對6個月-5歲大的嬰幼兒。
提示:不管是哪種病毒感染都無需應用抗生素,抗生素只針對細菌才有效果。若濫用抗生素,可能會殺死腸道內的正常菌群,導致菌群紊亂,造成腹瀉時間延長。
3,遠離疾病,收好防範指南
諾如病毒和輪狀病毒都屬於胃腸炎的常見病毒,其傳染方式類似,因此預防的方法也有相通之處:
1,未感染人群
對於未被感染的人群要做好消化道隔離和呼吸道隔離兩方面:
消化道隔離
①勤洗手,飯前、上完廁所後、咳嗽、打噴嚏、外出回來後,都最好洗洗手。
②食物烹飪前一定要認真清洗,並充分加熱、煮熟,尤其是海產、貝殼類食物。
③及時用次氯酸鹽消毒清洗被嘔吐物或糞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脫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單等,清洗時應戴上橡膠或一次性手套,並在清洗後認真洗手。
呼吸道隔離
①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
②在病毒流行期,盡量減少孩童去人多的公共場所玩耍,外出時可帶上口罩。
2,已感染人群
對於已經感染病毒的人群,要及時就醫,特別是有基礎疾病的患者。
此外,成人要在家獨居隔離至安全期結束,以免傳染給他人。若是兒童,照顧者要戴好口罩,注意及時洗手;另外,感染者最好有自己獨立的餐具等生活用品;衛生間最好也分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