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早報記者趙霞 實習生董瑞舟
年來國貨回潮趨勢愈演愈烈,百雀羚、大寶、回力等國產老品牌迅速發展,如今不僅深受廣大年輕人的追捧,還一舉走出國門,引領着“madeinChina”的熱潮。在這股國貨回潮熱中,“老川貨”也慢慢蘇醒,重新回到我們的生活里。
效力多牙膏
銷量最好的一個月能賣六七十件
“效力多,潔白牙齒的好朋友。”這句廣告詞對於很多成都人來說應該不陌生吧,20年前,效力多牙膏可謂是覆蓋了成都人的日常生活。
1977年,效力多牙膏上市,一度成為成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然而隨着21世紀國外品牌牙膏的進入,效力多牙膏銷售一落千丈,最終被市場無情的淘汰。
家住成都桐梓林的市民高女士,今年65歲了,一說起效力多牙膏滿滿的都是情懷。高女士說,她年輕時根本沒有什麼進口品牌,合資的都很少,大家都是用效力多牙膏,聽說現在在網上可以買到,準備叫女兒給買幾支回來,懷懷舊。
2003年,停產多年的成都牙膏廠效力多品牌被拍賣後,逐步開發新產品,目前只在網上銷售。天府早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銷量最好的產品,一個月能銷售六七十件,成績尚不理想,但評論多是優良好用。
瀘州肥兒粉
依然風光超市網上都有銷售
瀘州肥兒粉,只看這個名字就知道是瀘州特產了,它可是嬰幼兒米粉界的“元老”了。想當年,瀘州肥兒粉可是家家戶戶都放心的食品。肥兒粉不僅專供嬰幼兒食用,還適宜各種年齡段的人吃,健脾開胃調理功能非常好。
現在,大部分超市都能買到瀘州肥兒粉,各大網絡銷售平台也有直營店進行銷售。
張三芝麻糕
網上月度銷售量上千件
因清朝成為皇家貢品後流傳於後世得名的張三芝麻糕,是仁壽的一大招牌,也是我們四川人的心頭愛。上世紀80年代,張三芝麻糕曾被評為“四川省優質產品”,上世紀90年代後期,國營糖果廠隨着改革的發展而解體,芝麻糕的生產又回到家庭作坊,但芝麻糕的熱度與銷量依然不減,2014年還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在網絡月度銷售量也上千件。
五牛香煙
部分門店還有售賣
對於五牛香煙,很多人親切地叫它“耙牛牛兒”。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成都街頭,很多人都是抽的五牛牌香煙。1995年“嬌子”創牌後,“五牛”逐漸淡出人們的眼中,但五牛香煙並沒有完全滅跡。據了解,2005年,五牛香煙交由整合後所屬的西昌分廠生產,部分門店還有售賣。雖然五牛香煙已悄然淡出人們的視野,但它在成都人的記憶中從未遠去。
成都牌電視
廠家破產徹底淪為回憶
成都牌電視機曾是成都市無線電一廠的明星產品。鼎盛時期,成都牌電視機不僅“一台難求”,更是遠銷海外。2005年,當長虹跨入世界品牌500強時,成都市無線電一廠卻破產了,成都牌電視機更是淪為了記憶。
文君酒
成為川貨走出國門的代表之一
文君酒的故事源自西漢奇女子卓文君,在上世紀80年代,想喝文君酒得經過廠長開條子才能拿到。文君酒廠那時也是邛崍(微博)唯一的國有大型企業,2011年,文君酒展開國際策略,逐步進入亞太地區和歐美,成為川貨走出國門開拓世界的代表之一。
紅原奶粉
低調走紅甚至遠銷國外
早在上世紀50年代,紅原縣就因出產純天然氂牛奶粉而名聲在外。因高原純凈的空氣和水源,紅原奶粉的品質得到保障。作為當時國內奶粉市場中最暢銷、最受歡迎產品。由於產量有限,質量把控嚴格,產品供不應求,甚至出現了由政府出面定量供應“紅原氂牛奶粉”的局面。
在經歷了國內同行業競爭和海外品牌的衝擊後,因為品質優良,現在紅原奶粉再次低調走紅,甚至遠銷國外。值得提醒的是,雖然網絡購物平台上有很多打着“紅原奶粉”,“高原氂牛奶”旗號的產品,但消費者還是要提高敏感性,選擇生產廠家標示為“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的產品,並建議最好到成都、都江堰、紅原縣等專門銷售點購買,避免買到假冒產品。
芙蓉香皂
名氣大不如前仍有銷售
芙蓉肥皂,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很陌生,可在老成都人眼裡,卻有着深刻的記憶和無限牽掛。曾經成都的致民路,以生產肥皂而揚名,肥皂廠的轟鳴聲早已和成都人的生活融為一體,其中芙蓉肥皂更是聲名顯赫,當時在全國範圍內都是數一數二的。如今雖名氣大不如前,但在一些批發店中仍可購買。
紅岩墨水
川渝人記憶里的老品牌
紅岩墨水、天府可樂這兩個重慶老牌子也算是川渝人共同的回憶了。紅岩墨水算是物美價廉而又歷史悠久了,經過歷史的沉澱,時代的更迭,它沒有退出歷史的舞台,雖然已不多見,但憑藉著多年的好口碑和老牌子,尚在墨水界佔有一席之地。
天府可樂一度走紅川渝,它最大的特點便是帶有淡淡的中藥味。在那時,穿着背心短褲,喝着5角錢一瓶的天府可樂,簡直是度過炎炎夏日的完美配方。在經歷合資等多重波折後,2016年,天府可樂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
據了解,天府可樂產品2016年3月上市,並開創了天府可樂和天府百檸兩款,其餘幾十款產品也將在後幾年陸續上市。與此同時,集團已經布置好了餐飲、商超、特供、電商O2O等線上線下渠道。
■專家點評
大家記住的是它當年的品質
說起“老成都”,怎麼能少了省社科院的胡光偉教授,胡教授現在已經退休了,說起“成都老品牌”依然是滔滔不絕,“效力多、峨眉自行車、雙燕冰箱、芙蓉肥皂、紅芙蓉等等”一口氣就是一串。
“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由於商品品種單一、質量優良、又沒有什麼競爭,所以每個品牌都擁有很多粉絲,後來隨着市場的開放,合資進口商品的湧入,這些老商品才慢慢淡出大家視線的。”話語中不難聽出胡教授的心疼。
對於現在為什麼大家又開始追捧老品牌這個問題,胡教授認為,一是因為大家的懷舊思潮;二是因為現在的部分商品質量越來越不靠譜,品牌又繁多,還不如重拾當年的老品牌。“當然,老品牌也不是十全十美,大家記住的是它當年的品質,如果現在商品只是叫那個名字而品質大打折扣,也是不能被大家所接受的。還有就是老品牌當年的定位是中、低檔的親民路線,現在生活水品越來越高,大家會不會再次接受這些親民商品也是一個問題的。”胡教授在懷舊的同時也道出了自己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