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紡織品服裝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生產、消費和出口國,是紡織產業鏈最完整、門類最齊全的國家,具有從“紡織大國”向世界“紡織強國”邁進的明顯優勢。隨着科技的發展以及互聯網+及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紡織業必將開闢一個新的未來局面。
據中聯紡報告了解,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紡織行業經濟運行整體穩中向好,質效領跑。2017年1-8月,我國紡織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5.1%,較上年同期增速降低0.9個百分點。其中服裝業的工業增加值增速為6.8%,較上年同期增加2.3個百分點。2017年1-8月,我國紡織行業重點產品生產增速保持穩定。大部分產品生產增速較2016年生產增速有所提升。
從柯橋9月指數看紡織
“中國·柯橋紡織指數”2017年9月份總景氣指數收於1551.14點,環比上漲3.12%,較年初比上漲4.50%,同比上漲10.44%。
上圖可見,原料類價格指數為83.39,上期環比下降0.10%,較於去年同比上升2.16%;坯布類價格指數為117.14,上期環比下降0.66%,較於去年同比下降0.94%;服裝面料類價格指數為117.93,上期環比上升0.37%,較於去年同比上升0.89%;家紡類面料價格指數為102.84,上期環比上升0.12%,較於去年同比上升0.96%;服飾輔料類價格指數為130.72,上期環比下降0.14%,較於去年同比下降1.32%。
漲幅TOP10為襯衫類漲幅3.74%,位居TOP1;時尚面料漲幅1.44%;純棉面料漲幅1.4%;黏膠面料漲幅1.37%;滌棉面料漲幅0.79%;床上用品類漲幅0.76%;其他劃線類漲幅0.36%;棉麻漲幅0.36%;日用家紡漲幅0.23%;服裝里料漲幅0.12%。
9月整體搜索指數中,纖維搜索指數為1074,移動指數860,同比增長13%,環比下降2%,移動端同比增長22%,環比下降1%;紡織搜索指數為599,整體環比下降5%,移動端同比增長80%,移動環比下降4%。以上數據說明,纖維類產品9月搜索比較火爆,紡織、面料搜索量為其次。
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紡織產業集群化發展正成為一種“產業現象”。這種現象在浙江、廣東、江蘇、山東等紡織大省尤為突出。
產業特色是帶動集群迅速發展的力量源泉。當前,一批產業集群試點地區憑藉著各自的特色產業優勢,抓住發展機遇,已在紡織行業中嶄露頭角。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今年1-5月同比增長5.1%,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速低了1.6個百分點。受今年各項政策的影響,紡織業各類別市場呈現不同程度的下行態勢,市場景氣度也有明顯下降幅度,導致紡織產品庫存增加。面臨各種困局,紡織業該何去何從?
紡織印染及原料成本加大
中國正處於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轉變的特殊時期,化纖、棉紗、布、呢絨、絲織品、服裝等主要紡織品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國的紡織行業已經成為我國在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行業之一。印染行業是紡織工業中重要的行業,“十五”以來,我國的印染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規模以上企業加工量以每年約20%的速度增長,但是同時也導致環境污染日益加劇。
據印染界人士介紹,今年印染廠的旺季已經從往年的9月,提早到今年8月,原因是在經歷了連環嚴打整治後,印染廠數量急劇減少,部分倖存的染廠的也提前停產——整治引發了漲價潮,漲價潮又引發了斷貨潮,紡織印染拉響紅色警報!從浙江的蕭山、紹興、盛澤、南通等開始環保約談政治,中小企業產業升級迫在眉睫。
另外,我國紡織行業各種原材料價格都呈現上漲趨勢。以棉花7月最新銷售價格為例,新疆阿克蘇等地雙28、29級價格維持在15800-16100元/噸,山東等地3128/29級新疆棉報價15800-16300元/噸。受高溫天氣影響,一些棉花產地降雨較少,直接影響棉花產量降低,使得棉花價格只會繼續上漲,市場整體陷入焦灼狀態。
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2017年是國家大力提倡紡織業轉型升級的一年,從剛結束的台北紡織展中,“智慧紡織”亮相各大企業,這一概念值得各企業借鑒。據悉,今年在銀川濱河新區將建立我國首個智慧紡織工業園區,使得紡織品種、品牌向多樣化、高層次產業鏈發展,促進了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
未來紡織業與互聯網大數據息息相關,機械向智能化製造方面轉變升級,人工智能將有效改善勞動力緊缺局面,從而降低勞動成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