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鯊魚隊史第九位出戰200場常規賽的球員,隊史第20位“千分先生”,在自己效力上海男籃的第七個年頭,曾文鼎開始在隊史上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2011年的10月18日,上海男籃和當時有着“寶島斯科拉”美譽的曾文鼎“牽手”成功,一晃六年已過,在自己的第七個CBA賽季,他已經成為了隊里最年長的那位,也將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歲月留在了上海,“我自己其實還沒考慮退役的事情,我很喜歡上海,希望能一直留在這裡。”上海男籃與曾文鼎的故事,未完待遇……
“今天是‘大房東’曾文鼎為上海男籃出戰的第200場常規賽,讓我們把掌聲獻給他!”主場對陣浙江男籃的比賽,曾文鼎迎來了自己加盟CBA聯賽以來的第200場常規賽,這讓他成為了繼章文琪、劉煒、賈孝忠、王勇、王立剛、孟令源、蔡亮和張兆旭之後,大鯊魚隊史上第九位出戰200場常規賽的球員。而在他的身後,最接近這個裡程碑的球員是翟逸,目前還只有129場,“就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曾文鼎說道,“其實我自己沒有想到會有人幫我去算這個紀錄,那天羅思傑和我說的時候,我還有嚇到,說怎麼這麼久了。畢竟當中幾個賽季自己也有傷病,不然其實應該可以更快達到這個紀錄。”

事實上,早在2010年底,上海男籃就向曾文鼎拋去了橄欖枝,只不過因為CBA註冊截止日期的緣故,才讓當時的簽約好事多磨,向後推遲了整整一年,而曾文鼎當初也沒想到自己在上海隊一待就是六年,“其實當初來就是想說好好打,希望自己能夠幫助球隊,沒有說具體地去考慮一個年限或者說是目標。就是每一年賽季結束,然後跟上海隊重新續約,並重新打球。因為自己很習慣上海,也很喜歡上海。”回想起當時自己所做的決定,阿鼎用了“幸運”兩個字,“其實不是很多人都能到各個不同的聯賽去打球,畢竟不同的聯賽有不同的打法。CBA聯賽在亞洲算是最頂尖的聯賽,無論是對抗強度還是比賽節奏,而且能夠遇到很多非常好的外援和教練。在這邊學習到很多東西,有很多細節方面的內容,是之前沒有體會過的。”
回想起初入上海男籃的日子,曾文鼎不禁感慨道,“一開始到上海,有些地方真的挺不適應的。因為在台灣,打不開局面的情況下,我可以打內線,直接坐着打,但在CBA我想這麼打就很困難了。後面經歷了不同的教練,和不同的外援合作之後,慢慢地才對這個聯賽越來越熟悉。”在過往的七個賽季中,曾文鼎陪伴了上海男籃度過了很多不一樣的夜晚,他體會過上海男籃重建期的低谷,也經歷過上賽季的高峰,但在他心中最難忘的比賽,卻始終沒有一個答案,“要說印象深刻的比賽,還真的很難講。因為職業球員每天晚上都是一場新的比賽,所以對我來說不會去記每一場比賽,對我來說每天晚上都是不同的新的挑戰,是一種新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