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解除北海道以及首都圈東京、千葉、埼玉、神奈川5個都道縣的緊急事態宣言,這一發言也意味着日本已經脫離了緊急狀態。日本民眾也終於迎來了“解封”的這一天,對此安倍表示,日本解除標準在國際上來看都是十分嚴格的。僅僅一個半月的時間,日本就控制了疫情的流行,足以展現了“日本模式”的力量。
這句話聽上去似乎十分耳熟,中國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住疫情,同樣也展示了“中國模式”的厲害之處。而日本此舉,其實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有着模仿“中國模式”的意味。當然不僅是日本,全球都在學習中國的防禦措施,因為事實證明這種“封鎖式”的辦法是最有效的。
從4月7日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直到5月25日解除,歷時40多天,相對來說也是控制較好的國家之一了。對於旅遊這方面,一直到7月9日只建議本地旅遊,7月10日開始可以去異地旅遊。值得注意的是從6月開始,除了首都圈和北海道以外的地區都可以去了。
6月下旬開始,日本會在無觀眾的情況下舉辦體育比賽。這對於日本民眾來說,意味着生活各方面已經逐步恢復正常了,當然前提條件則是避免密集、密閉以及密切接觸,與此同時還要堅持勤洗手和戴口罩。要說此次疫情對日本經濟的影響,從軟銀集團一季度巨虧就可以看出了。
根據數據顯示,一季度軟銀集團凈虧損達到1.4381萬億日元,折算成人民幣達到956億元,這樣的虧損金額已經成為了日本企業季度虧損最高。光是2019財年,軟銀虧損就達到1.36萬億日元,凈虧損達到9616億日元,創下了成立以來的新高。這種局面恐怕是孫正義也沒有料到的,軟銀髮布業績之後,在市場也引起了廣泛關注。至於業績出現巨虧的原因,主要是願景基金的投資業務出現了“失誤”。網約車公司Uber造成了51.79億美元損失,美國共享辦公WeWork造成45.82億美元損失。原本WeWork被稱為2019年最大的“黑馬”,誰知道2020年直接大轉變,截止到3月底原本73億美元估值已經縮水至29億美元。
而孫正義不僅在日本十分知名,在中國市場也小有名氣。主要是因為他投資了國內最大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正是因為他的投資,馬雲才有了創辦阿里巴巴的資金。而這一次的投資,在市場一直都被稱為“神話”。要知道創辦阿里初期,其實馬雲遇到了不少困難,最大的一個困難就是尋找投資無果。
軟銀在關鍵時刻給了馬雲2000萬美元投資,這才讓阿里有了發展壯大的資本。而現在我們能夠實現“無現金支付”,包括網購的出現,都要歸結於馬雲。在商界馬雲是一位優秀的企業家,他改變了國人的購物方式,也改變了國人的支付方式,在國人心目中還是有着一定地位的。
投資阿里之後,軟銀也成為了阿里最大的股東。憑藉手中阿里的股份,孫正義獲得了數千倍的回報。在阿里上市之後,孫正義也多次拿下了日本首富的位置。正是因為如此,也讓孫正義更加看好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加大了對互聯網領域的投資。
就是這樣一個會賺錢的男人,在2020年卻變成了“最慘男人”,當初的輝煌早已不再。業內人士表示,其實孫正義之所以會跌落“神壇”,也是有跡可循的。小時候孫正義父親就經營遊戲機這方面的生意,這對於孫正義也造成了一定影響。
有段時間孫正義還決定自己長大以後要做電腦遊戲這方面的生意,誰能想到他的“第一桶金”真的和遊戲機有關聯。後來成立軟銀之後,逐漸在日本商界有了地位,孫正義也開始了自己的投資生涯。只不過隨着軟銀投資加碼,孫正義卻從之前的神壇“跌落”,不僅自身財富不斷縮水,還頻繁出現了債務危機。
近些年來孫正義已經多次憑藉出售阿里股份“換錢”,以此來彌補軟銀資金上的虧損。可以說每當軟銀遇到“危機”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阿里,也就是通過出售阿里股份來解決資金難題。而這一次軟銀業績巨虧後,孫正義又使出了相同的“招”,孫正義表示,未來軟銀會減持阿里股票,用於回購軟銀公司股票。
一向對於自己投資十分自信的孫正義,也坦言自己已經“後悔”了,只能認栽。但是面對軟銀業績巨虧的局面,出售阿里股份,“求助”阿里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了。很多人說2020年是孫正義的“至暗時刻”,但是得益於投資阿里獲得的高額回報,讓他還有一定的資本去“消耗”。
不過對於軟銀的虧損,有業內人士表示其實早有端倪。不僅是WeWork的投資讓軟銀損失“慘重”,還有Uber項目的投資,也給軟銀的資金造成了壓力。加上之前投資的項目還有申請破產的情況,幾十億美元也只能“打水漂”了。
如果問究竟是誰“擊敗”了孫正義,恐怕答案並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他對自己的投資過於自信,因此砸了太多的資金出去,但是想要收回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以前在投資這方面孫正義確實非常有遠見,不過從近些年來他的投資項目,失敗的可能要更多一些。假如他還是不斷改變主意,什麼領域都想“插一腳”的話,未來軟銀說不定會出現更大的虧損。日本經濟受挫對軟銀的影響只是一方面,更關鍵的還是軟銀自身現金流不夠充裕。因此即便日本“解封”,孫正義也不一定“笑”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