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烏克蘭進行了一天的空襲之後,本以為俄羅斯會稍微放鬆情緒,但是沒想到,烏克蘭多地於今天再度遭遇俄導彈襲擊。
當地時間10月11日,烏克蘭扎波羅熱地區遭遇俄羅斯大規模導彈襲擊,連續發生了16次爆炸。
與此同時,烏克蘭敖德薩地區、基輔地區和赫梅列尼茨基地區,也是紛紛傳來了爆炸聲,烏克蘭也是拉響了全境的防空系統。
也就是說,此次俄羅斯針對烏克蘭的打擊,或者說空襲,依舊在持續之中。
截止到目前,根據烏克蘭國家緊急事務局放出的數據來看,此次空襲已經導致烏方19人死亡、105人受傷。
要知道,昨天這兩個數據還分別是8和24,由此可見這次俄羅斯空襲的烈度之強和持續時間之久。
但是從各種消息來看,或許這有可能只是悲劇和瘋狂的開始,因為俄羅斯和美國都是紛紛放出狠話。
首先是俄羅斯方面,普京在10日連續發出兩則聲明:
一方面,普京承認此次空襲確為俄羅斯所為,他表示俄羅斯使用高精度武器對烏克蘭的基礎設施展開了打擊;
另一方面,普京強勢表達了俄羅斯的憤怒,那就是如果烏克蘭繼續在俄領土展開恐怖襲擊,那麼俄方會做出強硬回擊。
從普京的話中我們不難發現俄羅斯的態度:
第一,克里米亞大橋事件就是你烏克蘭乾的,俄羅斯轟炸烏克蘭的基礎設施是反擊。
第二,俄羅斯打好了預防針。普京明確表示如果再有下次,那麼這種“強硬”的回擊還會發生。
其次是美國方面,拜登對這件事也是發表了美國的態度:繼續支持烏克蘭,並且要讓俄羅斯付出代價。
好傢夥,讓俄羅斯付出代價然後讓俄羅斯繼續強硬回擊烏克蘭?再來一遍轟炸?那不是又進入死循環了嗎。
總而言之,克里米亞大橋被炸這件事,絕對是俄烏衝突走向失控的重要標誌和原因,筆者認為至少有兩點值得我們關註:
第一點,俄羅斯很憤怒。
如果說此前的俄羅斯做事還是中規中矩,那麼這件事背後的俄羅斯就是相當暴躁的了。
覆蓋烏克蘭全境的襲擊,以及導致的嚴重平民傷亡這些,都是俄羅斯可以預見的,但是它還是選擇了實施該方案,由此可見俄羅斯的憤怒。
而從一些細節上也能反映出,比如飛越摩爾多瓦上空的三枚導彈。
畢竟摩爾多瓦與俄羅斯並沒有直接的衝突與不友好,但是俄羅斯依舊選擇了這種不友好的舉動。
所為的就是打擊烏克蘭,這多少有點說明情況了。
第二點,美西方態度也有所轉變。
在俄羅斯展開此次襲擊後的第一時間,英國首相特拉斯便號召西方七國集團就此事召開了緊急會議,特拉斯呼籲繼續保持對烏克蘭的支持以及對普京的反對。
而從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態度,我們也能看出戰爭局勢走向失控的苗頭,馬克龍表示,俄羅斯針對整個烏克蘭領土以及平民的襲擊已經宣告俄烏衝突的戰爭性質發生了變化。
這就意味着在美西方的眼中,此次的空襲事件是對俄羅斯發難的又一絕好機會。
總而言之,俄羅斯空襲烏克蘭一事雖然在面子上展現了俄羅斯的強大,但是也會為俄羅斯招來不少國際罵名。
而對於整個戰爭而言,這種事情確實會不斷加劇戰爭的烈度,導致俄烏衝突走向失控。
還是希望俄烏雙方保持克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