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對竄訪台灣地區的美國眾議長佩洛西以及立陶宛交通與通訊部副部長瓦伊丘凱維丘特,採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以此警告試圖勾結“台獨”分裂勢力、踐踏“一個中國”原則、破壞中國核心利益的無良政客。
然而在我們的“鐵鎚”剛落下不久,以美國為首的某些西方國家政客,又開始玩起火來。據悉,美國五位跨黨派議員,在8月14日晚搭乘軍機飛抵台灣地區,並在15日與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等人舉行了會面,討論安全、防務以及經貿等議題。
有網友認為,美國在佩洛西之後,又派代表團竄訪台灣地區,可能是為了回應人民解放軍近日在台海周邊舉行的軍事演習。
不過在台灣學者黃奎博看來,相比佩洛西,美國代表團此次竄訪顯得十分低調,更像是一場策劃已久的“外交陰謀”,其目的是幫助美國國會了解台灣地區的最新情況,然後制定涉台法案。
據美媒報道,近期美國會正在審議一項涉台法案,其核心內容包括給予台灣地區“主要非北約盟友”地位以及加大對台軍售等,不過由於法案涉及太多敏感內容,目前審議工作處於暫停狀態。
可以大膽猜想,美國代表團此次竄訪台灣地區,目的之一就是推動此項法案在國會休會結束之後,能夠順利獲得通過。
另外據《紐約時報》援引美國一位學者的消息稱,除了佩洛西和這次的代表團之外,本月可能還會有一些美國議員竄訪台灣地區。報道稱,許多國會議員有訪台的計劃,他們想藉此表達美國對台灣地區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的鼓噪和唆使下,歐洲一些主要國家也準備緊隨其後。據德國媒體曝料,德國議員貝克爾以及德國聯邦議院“友台小組”,將在今年10月初訪問台灣地區。
德國最大的反對黨基民盟主席梅爾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自己雖然沒有訪台計劃,但是支持德國議員的行動。梅爾茨宣稱,過去幾十年,德國議員有訪問台灣地區的“傳統”,今年也不例外,這會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可以很明顯地發現,美國聯合盟友,頻繁對中國打“台灣牌”,將會進一步加劇台海地區緊張局勢,中美兩國在經濟和軍事層面有爆發大規模衝突的風險。
日前包括中國鋁業在內的5家央企同時宣布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引發了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華爾街分析師表示,此舉證明中美兩國因為台灣問題而引發的危機風險,正在向經濟層面外溢。
圍繞台灣問題,中美將在多個領域掀起激烈的博弈,儘管兩國經濟依存度相當高,但是在核心利益面前,誰也不想讓步,中美在經濟層面的脫鉤,似乎變得越來越現實。
當然,相比經濟,軍事風險才是最可怕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警告稱,美國政府單方面挑起與中國的爭端,已經讓兩國處在戰爭的邊緣。
路透社援引一位學者的分析稱,雖然當前中國大陸通過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概率比較小,但是中美兩國在台海地區的中長期軍事風險卻在不斷積累增加。
報道稱,佩洛西等美國政客竄訪台灣地區,徹底破壞了中美兩國長期建立的政治和軍事互信,也強化了中國大陸對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認知。
路透社表示,此次危機之後,中國大陸已經清晰地意識到,爭取和平統一的希望變得越來越渺茫,軍事手段或許會成為唯一途徑。
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中,就明確強調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而人民解放軍近期在台海周邊舉行的軍演,就向外界釋放了這一信號。中國大陸通過此次演習,向外界表明了人民解放軍是有能力付諸行動的,而不是簡單的口頭警告。
例如在這次美國議員竄訪台灣地區期間,東部戰區就沒等這些議員離開,而是立即採取了一系列行動,包括組織多軍兵種在台島周邊海空域進行聯合戰備警巡和實戰化演練。台媒甚至還表示,15日有7批次解放軍軍機進入所謂的“防空識別區”,並且還是從南北方向同時“入台”,凸顯夾擊之勢。
隨着西方國家的挑釁力度加大,解放軍一些此前很少出現的軍事活動,也將變得常態化。基辛格對此奉勸美西方國家,應該在台灣問題上保持謹慎克制,切莫加劇緊張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