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常州日報-常州網】

勢頭猛、成績燃、幹勁足。
羅溪,正從一個個“第一”“唯一”里,向千億工業大鎮發起衝刺!
7月29日,比亞迪海豹官宣上市,領跑全國新能源車賽道。而海豹的全國唯一生產基地,便是位於常州高新區的羅溪鎮。
曾經,因為經濟總量小、創新能力弱、開放層次低、環境約束緊等,羅溪鎮一度是產業窪地。
如今,牢牢錨定“車輪上的產業”這一定位,比亞迪、捷佳創、北汽重卡等一個又一個優質項目紛至沓來,窪地變高原,羅溪鎮成為眾多產業強鎮中殺出的一匹“黑馬”。

看,今年上半年的成績單就很“燃”——實現GDP增幅全區第一;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增幅65.2%,全區第一;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幅46.6%,全區第一;榮獲2022年度全市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全區唯一;轄區企業捷佳創成功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全區唯一;江蘇潤聯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獲得2022年度省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全區唯一……
“我們持之以恆抓重大項目建設和企業服務,以一個個項目如期投產達效和一件件企業困難幫扶紓解為核心抓手,全力以赴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大關的目標。”羅溪鎮黨委書記白正堂信心滿滿。
勢頭猛、成績燃、幹勁足。羅溪,正從一個個“第一”“唯一”里,向千億工業大鎮發起衝刺!
項目落子,吹響發展鎮域經濟衝鋒號
龍城大道高架一下來,就到了法國歐勝高空升降平台項目現場。這個市級重點項目前不久剛剛竣工投產。廠區內,一排排高空作業平台整齊挺立,不久將被發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以此為起點,鋪開了羅溪鎮重大項目的“作戰圖”。星宇車燈、比亞迪、新泉汽車、北汽重卡、普拉迪數控、豪爵鈴木等諸多重大項目成為羅溪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
百億級投資的比亞迪常州基地,項目落戶不到3年,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亮眼佳績:今年上半年,常州基地產量達5.5萬輛,實現銷售69.1億元、產值71.9億元;純電動車型“元Plus”6月當月產量已達到1.6萬台,海洋系列車型新款“海豹”即將批量投產……

“強化要素保障,是加快項目建設的有力有效手段。”羅溪鎮副鎮長高翔介紹,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多個重大項目均遇到原材料供應鏈受阻且價格上漲、勞動力不足等問題,羅溪鎮主動對接項目服務,想辦法、提建議、清路障,因企施策,以貫穿項目全周期的高質量服務推動問題逐個擊破。
“本以為會因為疫情耽擱,多虧政府主動幫助我們排計劃、追進度、解難處,項目始終保持高位推進,項目預計能在今年12月按時完成竣工目標。”聯東U谷•常州智慧科技園項目的項目經理說。

在織密疫情防控網的同時,羅溪鎮積極對上銜接,為比亞迪、北汽重卡項目的土地調規壓縮了審批時限,提前約兩個月時間完成調規手續。目前,羅溪鎮為推進特瑞斯高端能源裝備項目及日本津照汽車零部件項目已完成“農用地轉用”工作,開創了用地手續新河。
產業項目一子落,鎮域經濟滿盤活。圍繞“兩特三新一智能”主導產業,1-6月:羅溪鎮實施重點項目18個,已完成投資73.4億元,完成年度計劃63.3%;新建項目開工3個,半年度新建項目開工率50%;新增入庫市重點項目2個,完成目標任務50%;已竣工市重點項目1個,完成目標任務33.4%。7月,瑞升華環保設備、開天智能裝備項目開工,預計實現新建項目開工率83.3%。
智改數轉,激發產業數字化的巨大潛力
一個手機揚聲器組件,從五金上料到網布模切,再到分穴擺盤、視覺檢測……在常州潤邦模塑科技生產車間內,機器人精準“掌控”每一個生產步驟,10道工序一氣呵成,7秒內8個產品下線,在50倍顯微鏡下保持標準精度。

潤邦模塑專註生產精密注塑模具,鮮少出現在大眾視野,卻憑藉“智改數轉”成為電聲行業龍頭歌爾股份唯一一家戰略供應商,代加工蘋果手機聲學器件。
“躺平”沒有出路,轉型才能“突圍”。
當家人梁軍回憶企業發展陣痛時說,曾經,他們也一度因生產設備老舊、自動化水平低,被無情踢出局。痛定思痛,企業先後投入1700萬元購入先進設備,隨後,又請來專業人才進行軟件開發管理。經歷“智改數轉”後,企業產值從2015年不到2000萬元,2019年逐年攀升至8000萬元,2021年產值實現1.2億元。“今年產值有望突破2億元!”梁軍滿懷信心。

擁有一批像潤邦這樣“專精特新”又專註“智改數轉”的企業,激發產業數字化蘊藏的巨大潛力,羅溪逐戰市場更有了底氣和信心。
常州豪爵鈴木摩托車有限公司,2017年到2021年摩托車的生產效率提升31.7%,運行成本降低2500萬餘元;用工數降低27.4%,每年減少人工成本支出1130多萬元。

星宇股份智能製造產業園,整個車間約50台AGV小車通過掃描二維碼自主完成物料運輸,原本的物流崗工人輪換到生產一線,大大提升生產效率,日均出貨量達2.5萬台。

江蘇新泉汽車飾件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化管理系統日前順利上線運行,生產效率、良品率等指標明顯提升,在“零增地”情況下,迅速解決了產能瓶頸問題,達到年產240萬台儀錶板的產能。

“以智能製造統領產業轉型升級,引領高質量發展新格局。”高翔說,羅溪鎮目前正同步推進工業互聯網與製造深度融合,注重工廠建設與互聯網平台建設、產業生態建設相結合,聚焦“設施互聯、系統互通、數據互享、產業互融”,今年以來成功培育園鎮首家“智改數轉”服務商;全面啟動106家企業的智改數轉現場診斷服務;同時持續鼓勵企業加大智能化投入,上半年共新增四星級上雲企業8家,三星級上雲企業1家。
跨越趕超,開啟“千億強鎮”建設新篇
跨越,關鍵在產業;趕超,關鍵在項目。
緊扣常州“532”發展戰略,羅溪鎮將持續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標準推進項目建設,全力助推重大項目高質量開工、落地、達產;加速重大項目轉化實施,推動企業不斷更深更廣全面發展;持續鼓勵企業加大智能化投入,力爭新增上雲企業10家,培育“智改數轉”技改項目20個,創建智能車間3家。
建設長三角產業中軸強支點,羅溪當仁不讓位居鄉鎮板塊第一方陣。

“十四五”期間,羅溪鎮將圍繞“產業強鎮、交通重鎮、生態新鎮”發展定位,全力加速推進產業“智改數轉”。同時堅持“內培+外引”雙向發力,支持“鏈主”企業、骨幹企業同步布局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形成大中小微企業協同創新、產業鏈供應鏈互通互融的產業生態,加速衝刺“千億強鎮俱樂部”!
風勁潮湧,自當揚帆破浪;使命在前,更須快馬加鞭。
來源:常報新媒體
全媒體記者:吳燕翎
攝影:朱臻
本文來自【常州日報-常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