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9月份以來,因不顧民眾反對執意為安倍舉辦“國葬”等事件的影響,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領導的內閣支持率連續下滑。據日本共同社10月8日、9日進行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岸田內閣的支持率創下他就任以來新低,較上月下降5.2個百分點,下滑至35%。日本輿論認為,岸田內閣目前的支持率已經接近危及政權安危的30%的水平。

日本民眾舉行集會反對“國葬”
安倍遇刺事件成為岸田支持率下滑轉折點
10月4日是岸田文雄就任日本首相一周年。進入10月以來,雖然各家民調機構的數據不盡相同,但結果均顯示岸田內閣支持率已跌破40%的大關,正在步入30%左右的“危險區”。值得一提的是,岸田的前任菅義偉下台時的支持率就是停留在31%。
岸田內閣在就任後半年多的時間裡,支持率均保持在60%以上的水平。但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突然遇刺身亡,成為岸田內閣支持率下滑的主要轉折點。此後岸田決定為安倍舉辦“國葬”,招致民眾反對意見日益強烈。加之“國葬”預算突然由2億多日元暴增至16.6億日元的消息,以及因安倍遇刺事件引出的自民黨政客與統一教之間勾聯醜聞等,再次點燃了民眾對岸田內閣的失望情緒。民調結果顯示,日本國內反對政府為安倍舉辦“國葬”的比例超過六成。
儘管岸田政府在安倍“國葬”問題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號稱“日本最親密的國際盟友”的G7國家領導人全部缺席。與此同時,在葬禮期間,到處聚集着反對和抗議的人群。“國葬”失敗,直接導致岸田內閣支持率的下滑。

參加安倍“國葬”的外國車隊
與統一教勾聯引發更多不滿
導致岸田內閣支持率下滑的另一原因,是自民黨與統一教之間的關係。
安倍遇刺,將自民黨政客與統一教之間的勾聯暴露在世人面前。在日本輿論和在野勢力的強力追究之下,自民黨半推半就地就黨內國會議員與統一教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自民黨議員中有近半數人員與統一教有過這樣或那樣的聯繫,其中多半是依靠該組織在選舉過程中組織拉票。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日本國會眾議院議長細田博之。其本人一直在自己與統一教關係的問題上半遮半掩,激化了民眾對自民黨的不滿。在接受調查的民眾中,有87%的意見認為細田並未能就此問題向民眾作出充分說明。
其次是岸田內閣的經濟再生大臣山際大志郎也被曝出與統一教關係密切。山際同時兼任日本應對新冠疫情大臣一職,岸田遲遲不對山際做出免職處理,讓這位經常出鏡的大臣不斷刺激民眾的神經,他的每一次露面,都會讓人想起自民黨與統一教的關係問題。
就在日本社會各界對岸田政權不滿情緒日益高漲的情況下,岸田的長子岸田翔太郎突然出任首相秘書官。年僅31歲的翔太郎僅擔任過兩年岸田的秘書,在毫無政治履歷和成就的情況下被直接提拔為首相秘書官,而岸田政府還以“舉賢不避親”說法來解釋這一決定,再次引發民意不滿。

岸田文雄在記者會上發表應對新冠疫情對策的講話
應對民生不力加速民意流失
岸田政府上台以來雖持續推動抗疫措施,但收效甚微。今年上半年,日本創造了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的新紀錄,還連續數月成為全球新增病例最多的國家。
其次是直接關係民生的物價問題。據不完全統計,自今年以來,日本共有超過2萬多種商品漲價,平均物價增幅達到14%,僅10月以來,就有6700種商品價格上漲。八成日本民眾認為,物價上漲直接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第三是日元的持續貶值。10月10日,日元匯率一度達到1美元兌換145.63日元的水平,創下了24年來新低。據預測,如果日元匯率保持在1美元兌換145日元的水平,每個日本家庭的月支出將增加8萬日元(約4000元人民幣)。
有分析認為,去年10月岸田帶領自民黨贏得眾議院選舉,為其實現“連續三年”執政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由於岸田個人性格“優柔”,執政缺乏決斷力,把“手中的一把好牌打了個稀爛”。隨着岸田內閣支持率的下降,自民黨內部已經開始出現“倒岸”苗頭。岸田政府還能走多遠值得關注。
作者:文匯報駐東京記者 劉洪亮
編輯:陸紓文
圖片:新華社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