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9.13
宜 闔家團圓
忌 傷春悲秋

文/袁茹錦

在無數朋友的大力推薦下,我走進《徒手攀岩》的放映廳,開啟了和電影主角一起冒險的旅程……
看電影之前,我並不知道這部電影的基本情況,只是在網上查了一下無保護獨攀(Free Solo)是什麼意思,然後得知:
無保護獨攀的界定是沒有保護員、沒有繩索和安全帶的攀爬,屬於岩石上最極限的冒險。
任何一點微小的失誤,都可能讓身體不平衡,導致慘劇的發生。
畢竟這種攀岩,沒有任何外部保護措施,一腳踩空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也許,一陣風,一塊下落的碎石,一隻來偷吃餅乾的鳥兒,都有可能令攀爬者失去平衡,從幾百米高處墜落身亡。
啥?連根繩子都不綁,就在垂直90度、高900多米的光滑岩壁上攀爬?
Oh,No!我想這部電影應該是一部冒險驚悚片。
然而,我沒有想到的是,這是2018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豆瓣評分9.0分。
電影一開幕你就會知道,由於是紀錄片,所以裡面的人都不是演員,而是真實的人在做真實的事情。
沒有“劇情需要”,也沒有“導演安排”,紀錄片中的主角Alex,在徒手攀岩的過程中,活着就是活着,失手了的話,那就是全劇組一起看着主角摔死。
看電影的時候,你不知道下一步自己將見證奇蹟還是見證毀滅。
所以劇中,在Alex去攀登約1000多米高的酋長峰之前,劇組的人就開始商量,如果Alex在攀登途中不幸摔下,他們要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因為這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徒手攀岩,這種攀登毫不容錯,在幾百米高的岩壁上,一個失手就意味着死亡。歷史上的確有很多優秀的攀岩者死於這種嘗試。

在諸多的攀岩愛好者中,
只有1%的人敢於嘗試徒手攀岩,
可見它的危險性。
一切關於free solo的思考天生就是近乎哲學的:
攀登者將會面臨怎樣的恐懼?
這種關乎生命的嘗試是否值得?
為什麼看到一個個著名的攀岩者死在一處處絕壁之下,徒手攀岩者仍然願意去挑戰?
他們在岩壁底端登上第一腳的時候,到底是帶着必勝的信念還是懷揣着赴死的決心?
……
但毋庸置疑的是,每一個free solo的實踐者,作為攀登者,都會被致以最高的敬意。
影片的最後半小時,我真的沒法靠在椅背上,手心的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雖然電影院裡面有空調,但背部還是全濕透了。
想象一下,你趴在一個垂直的岩壁上,指尖扣着岩壁上一個小凸起,腳尖和岩壁的接觸面積只有指甲蓋大小,全靠攀岩鞋底上的粘性橡膠和岩石間的摩擦力承受一個人的身體重量。

摩擦力是個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對這麼小的接觸面積而言,哪怕腳尖稍微轉了一點點方向,摩擦力也許就小了,平衡瞬間消失……光想想我已經雙腿發軟。
總之,這對我來說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
拍攝很贊,風景很美,故事很棒,承載着豐富的登山哲學與美學。
但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一切居然都是真實發生的,這居然不是創作而是實錄!
在一步都不能失誤的懸崖絕壁上,一個閃失,一次走神,一陣風吹,一聲鳥啼,一個失手,一步踏空,都有可能導致失敗,讓人葬身谷底,萬劫不復。

很多人反對徒手攀岩這種極限運動,說它們“沒有意義”、“極不尊重生命”、“不能創造什麼價值”。
電影中也有關於做這件事情究竟是“為了體驗”還是“為了出名”的探討。
對於這些問題,影片中並沒有提供答案,但是我想,或許,每個人都有一件事情,只有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才能讓自己強烈的感知到自我的存在。
對於Alex以及他的夥伴們而言,徒手攀上峭壁沒準就是最棒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認同。
大眾經常所說的“意義”“價值”,歸根結底無非是“社會意義”“經濟價值”,這是最容易被衡量的價值。
如果你努力奮鬥所追求的不是這樣的“意義”或“價值”,就可能成為他人眼中的“異類”。
人人皆知生命誠可貴,但如果有人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險,既不是為自己求名求利,又不服務於那些教科書都會承認的“偉大事業“,那麼這種選擇,就會由於它們的離經叛道,由於它們難於被尋常人所理解,反而構成一種鮮明的冒犯。
人們會對此津津樂道,但更多的是嘲諷、批判和反對。對於“異類”,人們從來都不客氣。

其實,徒手攀爬並非沒有任何準備的直接挑戰,Alex對於攀岩這件事情,有着非比尋常的科學計劃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
面對那座被公認為攀登高度最高、難度最難的酋長岩,Alex花了8年的時間來為此準備。
在真正不帶繩子攀爬之前,Alex會在繩索的保護下一次又一次地練習線路,直到弄清楚其中的每一個細節。
出發點、攀爬線路、落腳點、每一步的動作姿勢,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多次實踐的。
一千多米長的酋長岩,不可能一路上都是完美的手掌尺寸裂縫,甚至不可能一路上都有裂縫。
整個岩壁涉及數十種不同風格的線路,每一種涉及不同技巧,Alex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訓練和嘗試,將所有路段的對應技術都形成了詳細的文字記錄和肌肉記憶。
他記得線路上1000多個動作中的每一個,知道每一個手點摸起來、每一個腳點踩上去的感覺。
他甚至特意爬錯,這樣萬一出錯也不會慌張,知道怎麼應對。
根據Alex為徒手攀岩所做出的一切努力,以及他在攀岩前後的種種心理活動,我覺得他是一個把生命寄託於使命的人。

Alex說,為什麼而戰並不重要,這是你的道路,你就要追求極致。你面對恐懼,是為了達到目標。
基於我對他的理解,我認為,他徒手攀岩,並不是為了追求刺激和心跳,而是為了保持持續的自我成長、保持有序的自律精神,盡自己所能的成為更卓越的攀岩者。
他通過不斷的反覆練習動作,來拓展自己的舒適區。
他認為所有讓自己恐懼的東西,都會成為限制他的東西,所有他會儘力消除恐懼,直到感覺不到恐懼。
也因為這部電影,我開始真切的考慮生與死的問題。當你不得不去思考生與死的交叉問題時,你會自然而然的變得更加明智。
我也意識到,如果不思考死亡問題的話,容易把生活過得忙亂無序,就像我以前那樣,不覺得生命時刻都可能會結束,而只是盡情的享受生活和消耗時間(Kill time)。
但是,死亡終有一天會來臨,到那個時候,你希望給這個世界留下些什麼呢?
Alex接受自己隨時可能失去生命的事實,所以他會以命懸一線的態度去面對人生,儘可能的利用好自己的時間,攀過一座又一座的高峰。
攀岩過程中,不是沒有遇到過挫折,但Alex會將每一次失敗的教訓和可能出現的所有失誤都記錄在筆記本上,倒背如流,確保對於每一個攀爬的細節都瞭然於胸。
萬全的準備,乃是他克服恐懼的力量源泉。
不是所有人的夢想都是追求有錢有勢的。每個人都有全權設置自己生命的議程。
建議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要看的話,一定要去電影院看大銀幕,才能感受到那種奪人心魄的美,以及如同身臨其境般的攀爬體驗。
Ps:
祝願大家中秋節快樂,團團圓圓,闔家幸福!


醒職場
讓優秀的你更優秀
職場乾貨|溝通技巧|閱讀技巧
思維模型|培訓技術|心理探索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朋友圈*
作者:袁茹錦

2019年官方授權【中國精品課程大賽】導師
2018中國培訓“我有好課程”大賽全國總決賽導師
2015中國培訓“我有好課程”大賽全國10強
《建構主義7D精品課程開發》授權講師
註冊國際高級職業培訓師(CISPL)認證
《環球人力資源智庫》原創作家
中菁世紀“職掌未來”特聘職場導師
【績效提升主題促動會】會長
【化書成課研習社】平台創始人
中國鷹隼部落成都部落酋長
擅長點:組織經驗萃取,化書成課,學習型社群運營
有趣的人
快來找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