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劉佳 北京報道
近日,西藏信託公布了兩份共計18億規模的信託計劃風險提示。
據了解,這兩款信託計劃分別為“保瑞8號”和“保瑞10號”。其中,“保瑞8號” 合計規模為9億元,計劃期限為5年;“保瑞10號”信託規模同樣為9億元,計劃期限也是5年。
西藏信託在風險提示中表示,由於這兩筆托計劃融資人武漢康順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順汽服)與民生銀行武漢分行發生金融借貸糾紛,且信託計劃擔保人涉及民生銀行武漢分行與康順汽服的金融借貸糾紛,被民生銀行武漢分行起訴,並被凍結擔保人持有的上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因此給委託人發郵件提示其擔保人的相關風險。
西藏信託表示:未來若擔保人因資產受限出現相關不良情況,將直接對擔保人經營業績及償債能力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可能會對本項目的償付帶來不利影響。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西藏信託所指的擔保人為覽海控股集團(簡稱“覽海集團”),法定代表人為密春雷。
對此,記者致電西藏信託相關部門了解該信託計劃存續情況及償付能力,工作人員表示稍後回復。但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復。
18億風險提示
據了解,西藏信託“保瑞8號”於2020年8月7日發起設立,成立時規模為5億元,於2020年8月10日完成追加認購,追加認購的資金規模為4億元,截至報告期末,該信託計劃合計規模為9億元。運作方式為封閉式,計劃期限為5年。
同年同月,“保瑞10號” 集合信託計劃成立,計劃規模為9億元。同樣是採取封閉式運作,信託計劃期限為5年。
兩款信託計劃的資金用途均為受讓武漢康順汽服所持有的武漢捷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100%股權之收益權,用於補充康順汽服的流動性資金。同時,上述兩個信託計劃擔保人均為覽海集團,18億信託資金均為機構投資者,不涉及個人投資者。
西藏信託在風險提示中表示,民生銀行武漢分行對康順汽服有一筆授信業務去年7月到期,由康順汽服提供不動產抵押,抵押物估值3億元,覽海集團為該筆授信提供了流動性支持。
但因覽海集團涉及前兩者的金融借貸糾紛被起訴,其持有的上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共計2.13億元的股權被凍結。凍結期限從2020年12月22日至2023年12月21日,共計1094天。
據擔保人反饋,涉訴案件在3月3日開庭後,雙方有2個月調解的時間,目前雙方就相關事宜協商和解方案。
西藏信託表示,未來若擔保人覽海集團因資產受限出現相關不良情況,將直接對擔保人經營業績及償債能力產生不利影響。另外,由於擔保人覽海集團近期涉及媒體負面報道較多,故提示委託人注意媒體和機構報道的相關風險。
對於西藏信託風險提示書上寫到,“可能會對本項目的償付帶來不利影響” ,是否意味着存在違約風險呢?
一位不具名的信託業人士對記者表示,風險提示只是告知投資者底層資產涉及訴訟情況的警示,不等於該信託產品實質性違約。“如果真正違約,對信託公司聲譽會造成比較大的負面影響,不利於後期業務開展。”
巧合的是,前不久,西部信託三次發出產品風險提示公告,涉及產品規模達30億。而兩家信託公司做出風險提示的信託產品背後都是作為擔保人的覽海集團。
曾陷瑞幸風波
據悉,西藏信託成立於1991年10月,原名為西藏自治區信託投資公司,是經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央行批複成立,由西藏自治區財政廳控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西藏信託股東分別為:西藏自治區財政廳持有其89.43%股份,西藏自治區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其10.57%股權,實際控制人為西藏自治區財政廳。
據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西藏信託實現營業收入7.96億元,同比增長64.8%,凈利潤4.91億元,同比增長79.56%。
截止2019年末,管理信託規模為1973.7億元,其中工商企業、金融機構領域分別佔比38.51%和32.21%,房地產業為第三分布領域,金額107.7億元,占信託規模5.46%。
值得注意的是,西藏信託業在行業內管理資產規模較小,地處西部,很少引起關注,所以顯得較為低調。
在2020年4月,西藏信託被捲入瑞幸咖啡造假事件中。當時瑞幸咖啡與西藏信託有一筆三個億的借款,期限兩年,利率為8%。在瑞幸咖啡“暴雷”後不久,西藏信託官網公告,瑞幸咖啡已償付西藏信託全部信託貸款本金,西藏信託與瑞幸咖啡已無存續債權債務關係。
在今年年初,從業近10年的西藏信託總經理查松遞交辭呈,辭去該司總經理職務。查松離職後,由西藏信託董事長周貴慶代為履行總經理職責,全面負責公司經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