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麗水日報報業傳媒集團】
閱讀提示
7月3日下午,蓮都區麻雀灣附近水域一名20歲小伙不幸溺亡。同天,松陽水南街道大竹村小溪里,一名16歲學生不幸溺亡。連日來,處州晚報記者走訪好溪靈山寺附近水域、五里亭水庫、黃村鄉彭頭村附近水域、甌江桃山大橋附近水域等市區周邊“野泳”熱門地,發現有不少市民無視警示牌,在危險水域游泳。

●地點:五里亭水庫
7月5日下午5點許,記者來到市區五里亭水庫。記者看到“庫區水深危險,禁止游泳嬉水”的警示牌,大壩上的空地上已經停了不少私家車或電動車。此時,大約有20人下水游泳。
記者現場走訪時,有一男子帶着兩個孩子來玩水。“天氣太熱了,帶孩子過來玩下水,涼快一下。”該男子表示,自己兩個孩子都會游泳,而且有自己看着,肯定不會發生危險。
在現場,記者發現大部分市民都攜帶了救生圈、“跟屁蟲”等救生設備,但也有七八位市民沒有攜帶任何救生設備便在水庫中嬉戲。
市民吳先生是一名游泳愛好者,他告訴記者,每到夏天,他就會約上幾個好友來五里亭水庫游泳。他說,自己雖然會游泳,但是安全問題一直很重視,游泳前都會做好熱身,帶好救生設備再下水。
●地點:好溪靈山寺附近水域
7月6日下午6點,記者來到好溪靈山寺附近水域,在現場看到,岸邊有“水深危險,注意安全”的警示牌。
記者粗略數了一下,此時來這裡游泳的市民有100餘位,部分市民攜帶了游泳圈等救生設備,但大部分人都是衣服一脫便迫不及待地跳入水中,更別說做一下熱身活動。
“我在淺水區游一游,不去深水區,就算髮生意外,還有3個會游泳的朋友。”來自貴州的小柳是附近工地一名工人,每天下班後就是和工友一起到這裡游個泳,對於安全問題,小柳表示很相信自己工友的水性。
鄭先生是四川人,在麗水工作已經10多年。他說:“我10多年都是這麼游,哪裡水深哪裡水淺,我都知道,肯定不會有問題的。”說罷,他一個猛子下了水。
“本地人都知道這裡很危險,不敢去深的地方。”附近村民陳阿姨跟記者說,每到夏季,不少市民前來乘涼、玩耍,這片水域非常危險,幾乎每年都發生溺水事件。
●地點:黃村鄉彭頭村附近水域
“未成年人沒有成年人的陪伴,禁止游泳洗澡、涉水、嬉水。”“請不要讓江河成為你最後的家!預防溺水。”7月7日下午5點許,記者來到黃村鄉彭頭村附近水域,溪邊兩塊警示牌十分顯眼。
但記者在現場看到,水面上“野泳”的市民不少,目測有七八十人,而他們絕大多數沒有任何安全措施,只有部分市民攜帶了游泳圈或者身後吊著“跟屁蟲”。岸邊的游泳者,有的正在脫衣服,有的在做下水前的熱身。
一位市民告訴記者,選擇到此處游泳主要是因為水比較清澈,鍛煉身體也不用花錢,“這裡游泳的人那麼多,而且很多人都帶了游泳圈和跟屁蟲。”談及安全問題,該男子表示“遊了這麼多年都沒事,這種事不會落到我身上。”
●地點:甌江桃山大橋附近水域
7月8日下午5點左右,記者來到甌江桃山大橋附近水域,發現在一處醒目的位置立着“水深危險,禁止游泳”的警示牌。再往水邊走,記者發現10多位攜帶着“跟屁蟲”的市民在水中暢遊。
“來這裡游泳的大部分都是水性比較好的,一般不會有危險。”游泳愛好者齊先生說,自己特別喜歡游泳,一年四季都會約上好友來這裡游泳,對這片水域非常熟悉。
“‘野泳’總歸是有風險的,下水前一定要做好熱身,攜帶救生設備才行。”另一名游泳愛好者許先生說,這裡的水看似平靜,但水裡暗流洶湧,有的地方看似很淺,但一轉身,可能就掉到幾米深的大溝里。許先生告訴記者,他每次下水前都會做好熱身運動,並隨身攜帶“跟屁蟲”。
專家: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水性
記者採訪有豐富水域救援經驗的麗水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隊長藍雷軍。他說,麗水溺水事故大多發生在沒有安全防護設施的江河、水庫、池塘等地。
在一些“野泳”場所,看上去平靜的水面下卻是挖砂後的深坑,或是暗流,水底的水草、苔蘚物也極易造成游泳者被困或滑倒等。
藍雷軍說,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水性,很多人認為只要自己會游泳,下水就很安全,其實並非如此,戶外既沒有安全設施,也無法預估河流水速及深度等。每年5月至9月是麗水溺水事件高發時期,市區周邊的甌江靈山寺水域、五里亭水庫、黃村水庫、甌江碧湖石牛大橋附近水域、麻雀灣水域、港口水域等都是危險水域,建議市民不要到這些水域游泳。此外,暑假期間,家長們一定要加強孩子的游泳安全、預防溺水、應急救生等知識教育和游泳技能培訓。
“警示牌不是擺設,而是以生命作為慘痛代價的提醒。”藍雷軍說。
記者手記
記者認為,治理“野泳”要“堵”“疏”雙管齊下。
在“堵”方面,政府可以在現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做一些修改和補充,以此賦予管理單位的巡查人員一定的執法權力,同時也可以牽頭組織管理單位與執法部門、公安部門聯動;巡查人員、熱心市民均可以舉報“野泳”場地和人員,擁有執法權的執法部門則要到場處理。
在“疏”方面,政府建立一些規範的、專業的、惠民的游泳場地,將熱愛游泳、熱愛大自然的市民們引導到安全的環境中游泳,那麼“野泳”的人自然會越來越少。
安全小貼士
意外落水自救技巧:意外落水時,應抓住時機大聲呼救引起他人注意;不要心慌,一定要保持冷靜,切記不要用手臂亂撲動;取仰卧位,露出口鼻,用嘴呼吸,等待救援;在水中發生“抽筋”時,要保持鎮定,拉長“抽筋”的肌肉,讓其伸展和鬆弛;當救助者出現時,不要驚慌地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部位,一定要聽從救助者的指揮,讓他帶着你游上岸。
求助他人兩點牢記心中:不要手拉手下水救人。在水深或者水下情況複雜的區域,手拉手救人很容易造成更多人員落水;不會游泳或者水性不好的人千萬不要下水。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人落水後其他未成年人不可下水施救。
岸上如何急救溺水者: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雜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以免堵塞呼吸道;如溺水者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儘快聯繫急救中心或送溺水者去醫院。
本文來自【麗水日報報業傳媒集團】,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