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0日,一個ID為@Terror_Alarm的推特賬號發表了一條推文稱,馬斯克的星鏈信號在烏克蘭最需要的熱點地區信號突然削弱,目前烏克蘭方面懷疑是烏民眾過火的言論惹惱了馬斯克。
對於這個意外的動向,相信大家都十分好奇,一直都是非常支持烏克蘭的馬斯克是怎麼惹惱了烏民眾的呢?還有星鏈又怎麼成了烏克蘭最迫切的需求?下文就簡單來捋一捋。
親俄言論發酵:馬斯克成功地惹惱了烏克蘭民眾
10月4日的一個突發新聞讓大家有點措手不及,一直都不遺餘力支持烏克蘭的馬斯克在其推特上發起了一個投票,關鍵是這個投票的規則設定似乎完全是一邊倒向俄羅斯的,大致內容如下:
- - 在聯合國監督下重新進行投票,如果這是人民的意願,俄羅斯人就會離開;
- - 克里米亞為俄羅斯的一部分,自1783年以來一直如此(直到赫魯曉夫犯錯);
- - 保證向克里米亞供水;
- - 烏克蘭保持中立;
前提只有這四條,而投票的選項只有YES or NO,各位猜投票結果是什麼?最終總共有2748378個有效投票,其中贊成的佔40.9%,反對的佔59.1%,看來大家還是反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態度。
儘管這個投票結果對烏克蘭比較有利,但還是惹惱了不少烏克蘭人,因為馬斯克的設定幾乎就是為俄羅斯量身定做的,假如在克里米亞再投一次,估計還是維持目前的結果!但這事兒沒完,因為這個投票操作,烏克蘭人已經和馬斯克結下了梁子,所以紛紛到他的推特下開罵,簡直就不堪入目!
然而馬斯克並不滿足於這個操作,他也認識到了規則設定可能比較親俄,因此又設置了一個投票,將規則統統去除,並且內容還極度簡化:
讓居住在頓巴斯和克里米亞的人們自己的意願決定是留在烏克蘭還是留在俄羅斯;
這回看起來是公平了,但結果卻讓大家有些傻眼,因為在2,433,392次有效投票中有59.3%的人贊成由頓巴斯和克里米亞自己決定,要是以這個投票,烏克蘭政府對烏東地區的高壓統治,估計結果比這次推特投票還要高。這下更是炸鍋了,原本還是只是惹惱了烏克蘭人,現在的烏克蘭人直接就怒了。
烏克蘭民眾紛紛跑到馬斯克的推特下狂罵(或者也包括很多支持烏克蘭的“國際友人”),很多言論甚至不適合貼出來給大家觀摩,筆者就挑選幾條還可以看看的留言:
這些都是比較理性的留言,其他的筆者就不貼了,儘管也有贊成馬斯克做法的,但基本上已經被罵他的留言給淹沒了。當然烏克蘭人並不滿足於此,比如有一條留言稱普京很喜歡馬斯克的提議,因此有PS高手就把馬斯克P成了俄羅斯軍人:
看着這是不是也挺協調的?馬斯克的笑臉加上這身軍服,確實非常適合馬斯克的氣質,在這些留言中還有把矛頭指向馬斯剋星鏈的,自俄烏衝突以來馬斯克的星鏈可是為烏克蘭出了不少力,但因為這次事件,烏民眾直接就出言不遜了:
這個留言是把星鏈塞進馬斯克的屁股,這個ID目前在推特上已經找不到了,不知道是否觸發了推特的禁言機制還是因為馬斯克即將收購推特,反正是不見了。
最後司機同志也下場了,他也搞了個投票,大家喜歡支持烏克蘭的馬斯克還是喜歡支持俄羅斯的馬斯克,結果是25204個有效投票,95.1%的比例支持是烏克蘭這邊的。
所以這次在俄烏衝突的戰場上反映星鏈信號信號被嚴重削弱,大家懷疑馬斯克是不是故意而為,或者這可能就是馬斯克報復烏克蘭肆無忌憚的言論的一種方式呢?
星鏈信號削弱:到底是馬斯克報復還是俄羅斯設備干擾?
馬斯克的星鏈為烏克蘭軍方提供了戰場通信,信號來自近地軌道,這種上網方式此前的價格是極其昂貴的,不過目前已經建立了大規模近地軌道通信星座,星鏈就是其中一種,星鏈信號削弱究竟是什麼原因,這得先了解下星鏈的基本原理才能繼續討論。
近地軌道互聯網通信星座
這個原理倒是挺簡單的,也就是在近地軌道上布置衛星,在地面基站和客戶端之間建立起通信信道,相當於一座網橋,將客戶端快速接入全球互聯網,另一種方式是地面站首先接入衛星,然後通過衛星之間的星間鏈路,在最近的地面基站落地接入全球互聯網。
這種通信方式優勢相當明顯,可以在全球任何地點接入互聯網,無論是高山還是海洋,只要有過頂衛星即可,缺點是需要一套地面站,不過體積也不大,也就是家用衛星鍋稍大一點,使用起來還算是比較方便的。
但最致命的缺點在於通信衛星星座的建設,如果要保證全球任何地點任何時刻都能通暢接入,如果是高軌道,比如1000多千米以上的軌道,那麼在保證一定覆蓋率的情況下,至少也要600~700顆衛星,衛星發射和地面客戶端功率要求比較高、延遲也比較大,如果軌道降低,那麼發射功率要求會降低、延遲也會降低,但衛星數量會指數級增加,到目前為止,全球大約有如下近地軌道通信星座:
- 1、SpaceX的星鏈:4.2萬顆,高度550千米和350千米兩層;
- 2、中國GW星座:衛星1.2萬顆,高度500、600、1100千米多層;
- 3、英國的OneWeb星座:衛星648顆,高度1200千米;
- 4、亞馬遜的柯伊伯系統;
- 5、其他還有Viasat、O3b、銥星系統等;
主要就是這幾家互聯網星座系統,其中星鏈已經完成3000多顆衛星,OneWeb已經完成428顆衛星,目前全球已經在部分區域可以在部分時段接入互聯網,因此兩者都已經正式投入商用,其中星鏈的商用度是最高的,有多種速率可以選擇。
2022年2月底俄烏衝突發生以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發推文請馬斯克開放星鏈給烏軍使用,得到了馬斯克的肯定,之後大批星鏈客戶端就發到了烏克蘭首都基輔,繼而被分發到基層使用。
準確地說烏克蘭並非星鏈的首次軍事用途嘗試,早在星鏈建設之初美軍就積極探索星鏈的軍事用途,美軍也早已經將星鏈納入了數據鏈的一個備份,在某些情況下美軍的數據鏈可以通過星鏈來保持通信。
烏克蘭的這種個人客戶端模式是星鏈軍事用途的最低級應用,但即使如此用途也是非常廣泛的,比如戰場偵察,星鏈波束很窄,通信不容易暴露,只要衛星過頂即可使用。並且星鏈能加載的數據量很大,甚至可以保持高數據流的直播,因此對烏克蘭軍方前指數據鏈路不全或者被大量摧毀的情況下是個絕對有加分的選項。
對星鏈在烏克蘭發揮的用途,俄羅斯軍方也是氣得牙根痒痒,但礙於星鏈是美國的資產,在沒有擴大戰爭規模的情況下只能忍着,要是烏克蘭自己的設施,估計早就動手給摧毀了。
馬斯克降低信號發射功率?
上文簡單說明了星鏈的原理,從理論上來說星鏈在某個地區降低功率發射信號,甚至無信號這點是可以做到的,因為星鏈有固定的運行軌道,星下點投影位置也很容易確定,因此馬斯克在某地降低甚至關閉星鏈衛星信號是可以實現的,當然也可以關閉某些接入客戶端,這一點也很容易做到。
不過從美國的國家意志上來看,這事兒絕對不是馬斯克乾的,比如就在俄烏衝突後不久,澤連斯基向馬斯克求助,很快就得到回復:可以,然後客戶端就送到了烏克蘭,但事實上這卻不是馬斯克所能決定的,對烏克蘭的星鏈服務需要經過美國國會批准,不是說馬斯克說同意就同意的,兩人在推特上互動不過就是演戲而已。
所以馬斯克也不能隨便切斷星鏈在烏克蘭境內的服務,這是美國的國家意志,要是是馬斯克乾的,那麼必須是國會授權的,也就是美國的開始削弱對烏克蘭的支持,但就目前來看似乎並沒有理由,而且從美國在德國設立監督歐洲軍援烏克蘭的中心來看,支持烏克蘭只會加強不會削弱。
干擾星鏈:減弱了星鏈信號的信噪比?
星鏈客戶端使用是相控陣天線,即在不調整衛星天線的朝向即可改變波束的指向,天線沒有運動部件,大致對準星鏈衛星過境區域即可,這使得天線使用非常方便。從這個角度我們也能了解到,這個波束的角度是比較窄、要干擾星鏈比較困難。
干擾有幾種方式,發送信號的星鏈衛星難以被摧毀,因為它在近地軌道上,能操作只有發射同頻信號降低其信噪比,或者用噪聲來淹沒正常通信信號,另一個方法是干擾上行鏈路,因為星鏈客戶端除了接收信號外還要上行數據,否則就不是雙向通信了。
但比較麻煩的是前文說了星鏈的波束很窄,對干擾來說這種通信方式還是比較困難的,而且在某地長時間保持大功率干擾,很容易會招致反輻射導彈的攻擊,從這點來說除了熱點地區的可能會被干擾,但長時間保持大面積干擾似乎不太可能。
因此到目前為止,烏克蘭某些地區的星鏈信號強度降低並沒有答案,畢竟這涉及到太多的因素,或者美國政府原因,或者星鏈衛星因素,又或者俄羅斯干擾原因等等。
馬斯克最近還有涉及我國台灣的言論,而且比較符合我們的立場,相信很多人都開始歡呼,儘管種花家也非常認可馬斯克最近關於我國台灣的表態,但有一點必須要認清,馬斯克是一位生意人,他的立場是可以為了生意而改變的。只要記住這一點,相信各位就不難理解馬斯克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