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古以來出了不少善於經商的人。
比如船王包玉剛、董浩雲
芯片大王、台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
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都是浙江人。
其實,在80年代,浙江還出現了一個女富豪,她在80年代個人財富就達到了2000多萬。
堪稱當時的上海首富,她的名字叫吳勝明,她是浙江紹興嵊州人。
要知道,80年代,誰家有個1萬元,都算是了不起的。
但就在她達到事業巔峰期後不久,她就被判了死刑。
後來,經過減刑,她在70歲那年出獄,而此時,她唯一的獨生女在16歲時已經自殺,
丈夫也和之前家裡的小保姆在一起了。
換做一般人,在70歲時,遇到這些 打擊,可能被擊垮了,但她選擇了堅強,還積極創業,通過幾年努力,她的資產又達到上千萬。
她的一生,到底有着怎樣的跌宕起伏? 她為什麼有着如此堅韌的意志?
嵊州隸屬於紹興,鄰杭州和寧波。
嵊州也是越劇的發源地,比如湯唯的媽媽就很喜歡越劇,曾經是一名越劇演員。
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中國首位圍棋世界冠軍馬曉春都出生於浙江嵊州。
因為地理位置與杭州和寧波都很近,因此嵊州的經濟一直都很活躍,貿易往來也十分頻繁。
正因為如此,嵊州也出現了不少蒼龍卧虎的富商。
而吳勝明1933年出生在嵊州,家族在當地也是很有名的富商,家裡有米店、布行、藥鋪、餐館,都是很賺錢的行當。
她本來叫吳恩娜,後來才改名的。
雖然生在一個富貴之家,但吳勝明的童年卻並不幸福,原因是她的父親很風流,喜歡外面的鶯鶯燕燕,有時幾天都不着家。
而她的母親是一個大家閨秀,為了這事,她曾經與丈夫吵過多次。
她希望丈夫把心思放在事業上,不要沉迷於女色與鴉片。
但無濟於事,吳恩娜的母親最終心灰意冷。某天清晨,她拎着一隻手提箱,裡面裝的是一些金銀細軟,就走了,去了遙遠的台灣。
吳恩娜與弟弟妹妹被母親留在了吳家。
此後,吳恩娜就失去了母親的音訊,而父親乾脆搬到大上海去住,還買了一棟豪宅,將姨太太接到裡面住,過起了逍遙自在的生活。
母親走了後,吳恩娜由奶奶撫養,長到六七歲,就喜歡到自家的店鋪里,看夥計們幹活、做買賣。
12歲那年,父親帶着姨太太回到家裡,吳恩娜有了繼母。
這個繼母在花花綠綠的大上海享受慣了,回到嵊州,她覺得自己不如上海繁華,買東西都買不到高級貨,所以整天心裡有氣。
她為了利益,還在背後出主意,讓丈夫將吳勝明嫁給縣長的兒子。
當時,是父親和繼母連說帶騙,加上強行拉着她,將她帶到縣長家裡的。
而唯一疼愛吳恩娜的祖父當時不在家。
當祖父回到家後,他才知道這一切,但是,事已至此,無法挽留了。
他只好送給縣長30多畝地,希望縣長好好待自己的孫女,一再的懇求,等到孫女16歲成人了,才可以正式成親。
這樣,吳恩娜在縣長的大宅里,度過了4年的時光。
這4年,除了幫忙干一些廚房裡的活外,她還看了不少書,她了解到婦女解放、追求平等這些新式思想。
眼看就快滿16歲,就要被安排成親,她想到了逃離。
因為縣長肥頭大耳的兒子,真的讓她一點 好感都沒有。面臨婚期將至,她開始籌劃自己的逃跑計劃。
她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借上街採買結婚用品的機會,然後逃走。
還在 婆婆面前假裝很期待婚禮,想把婚禮辦得風風光光的。
如此,婆婆眉開眼笑,給了她2000元,讓她儘管去採買,別在意價格。
還讓兩個丫鬟跟着她,一是幫她拿買的東西,二是盯着她。
出門後不久,找到一個機會,她悄悄溜到車站買了火車站,去了上海。
到了舉目無親的上海,她有點茫然了。
雖然手頭有一些錢,但是如果一直沒有新的賺錢途徑,那麼很容易就山窮水盡。
她決定找個活干,在火車站附近轉來轉去的時候,她在一個店鋪門口發現了一個招保姆的信息。
原來是一個軍官家裡需要一名會做飯、幹家務的保姆。
她向店主說自己是個孤兒,需要一份工作。軍官的太太看到她乾乾淨淨的、長得也很清秀,就留下了她。
在軍官家裡她幹了一年,然後軍官被調動別的城市裡,她不得不為自己的下一步打算。
她這時想到了自己有個表叔在西安當軍官,聽說官職還不小。
她便坐車到了西安,找到了自己的表叔。
表叔聽了她的遭遇,也深表同情,願意幫助她,將她留在軍區,還送她去上學。
18歲的時候,她也到了少女懷春的年齡,她對軍區里的一個軍醫心生好感。
而這個軍醫,對她也有好感,兩人互生情愫。
但是,當她的表叔知道他們的戀情後,卻出面阻攔:
原因是這個軍醫是山東人,是北方人,而表叔看好自己的警衛員,這個警衛員也是浙江人。
但是,吳勝明心裡對那個警衛員一點好感都沒有。
不久之後,戀人被表叔找了借口調走了。
當吳勝明知道後,她心如絞痛,茶飯不思,就獃獃地坐在那裡,任眼淚無聲無息地留下來。
這是她第一次對一個男子動情,她願意為他放棄一切,只要能和他在一起。
而他卻被調走了,表叔要求他不再和吳勝明通信,作為下屬,他只能服從。
此後,吳勝明覺得自己在軍區也呆不下去了,免得每天睹物思人。
她寫了一封信,離開了軍區。
她回到了上海,她利用之前準備買結婚用品的錢,以及當保姆的工錢,開了一家雜貨店。
雜貨店面積不大,但比較瑣碎,每天忙忙碌碌的。當閑下來時,她也會想起當初的戀人。
她在心裡猜測他後來去了哪裡,是否結婚生子了。
經營雜貨店幾年後,她認識了一個負責送貨的小夥子,叫張思源。
這個小夥子是在供貨商那裡打工,比吳勝明小7歲,因為經常過來送貨,兩人經常聊上幾句。
張思源的身世也比較可憐,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母親一個人拉扯幾個孩子,生活異常艱難。
吳勝明當時20多歲,單身,照說正是忙着談戀愛的年齡,但她對開始新戀情,毫無興趣。
她知道她心裡放不下那個軍醫。
幾年後,張思源有一天對她說:
我喜歡你了幾年,你嫁給我吧! 我會好好照顧你。
起初,吳勝明拒絕 了,她只是把張思源當弟弟對待,兩人有點同病相憐,都是很小的時候就成了單親。
但是,張思源顯得很執着,過了一兩年,他再次求婚。
張思源這次同意了,她已經快30歲了,在那個年代,已經是大齡青年了。
結婚後,各種開支增大,吳勝明發現小雜貨鋪賺的利潤很微薄,不足以支撐一家人的開支。
她和丈夫商量,把這家雜貨店盤給別人,然後去西安開飯館。
丈夫也表示同意,於是他們到西安開了一家飯館,主打浙江菜。
廚師是從浙江老家請過來的,做的菜很地道,生意常常爆滿。
那時,吳勝明很多事情都是親力親為,每天 忙得不可開交。
因為太操勞,太奔波,幾次懷孕,都流產了。
好不容易,她在42歲那年終於又懷上了,這次她很小心,因為醫生告訴她,這次如果再流產,以後 恐怕是 難以再要上孩子了。
當時,飯店生意已經走上了正軌,她決定為了孩子好好休養。
終於,一個粉粉嫩嫩 、可愛的女兒出生了。
吳勝明看到女兒小手小腳的那一刻,她的心一下子變得無比柔軟起來,
她發誓要將世界上最好的東西給女兒。
她發誓要讓女兒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
她決心要讓女兒沐浴着溫暖的母愛長大。
隨着女兒慢慢長大,他們決定放棄西安的生意,回到老家開一個商貿公司。
多年在外闖蕩、到處進貨的經歷,讓吳勝明早就認識到,各地的物價不一樣,有些東西在南方賣得很便宜,在北方卻賣得貴不少。
通常她從南方廠家那裡以低價採購回來,然後在北方批發出去。
49歲那年,在一次去進貨的火車上,她意外地遇到了自己的初戀---那位軍醫。
是她最先發現對方的,可是,她馬上把目光移開了。
她心裡清楚,雖然她對他還有感覺,但此時各自都有了家庭、孩子,
如果想舊情復燃,只會傷害到彼此的家人。
後來,曾經的戀人還是發現了她,還追問她,是不是叫吳勝明。
她搖了搖頭,裝作不認識。
後來,她頭也不回地下了火車,但是,那天夜裡她大哭了一場,感覺命運真的很捉弄人。
當年各自單身,想在一起廝守終生,可是,被棒打鴛鴦。
如今,再見面,已經是物是人非,各自有了各自的責任。
她把精力幾乎都放在做生意上,什麼東西緊俏她就進貨賣什麼。
產品從收音機,到尼龍襪都有涉及,後來,還涉足了鋼鐵、建材、化工這類產品 。
當時,她把鄭州作為自己生意的一個中心區,這主要是因為鄭州是中部城市,無論是去南方,還是去北方,都很方便。
她在鄭州還專門設了倉庫,便於將貨發到全國各地。
為了方便發貨,她還將家搬到鄭州,就連戶口也調到了鄭州,便於孩子上學。
靠着這種靈活的經營模式,她在 1984年,就賺了差不多3000萬。
這在當時,可以說是巨款,即使在上海,也可以算是首富了。
在女兒10歲生日的時候,吳勝明為了讓女兒有一個難忘的生日party,她將全校500多名師生,全部接到鄭州當時最高級的飯店---國際飯店,足足擺了50桌。
而且 每個參加生日宴會的人,都贈送價值不菲的禮品。
整個生日籌辦下來,花了20萬!
如此大手筆的生日宴會,簡直驚呆了酒店 ,當地的媒體還專門報道了這件事。
吳勝明此時,也感到非常自豪,20萬對於普通人家 來說,是一筆巨款,
而她只是想讓女兒這一天開心一笑,對她來說,錢不是問題。
而她的問題,恰恰是出在這方面,因為開支很大,為了賺更多的錢,
她開始鋌而走險了:
1985年,她從香港走私了一批高級轎車,這在當時是非常稀缺的玩意。
這一筆生意,讓她一下子賺了幾百萬!
當時,她的公司並沒有進口汽車的資質,這是違法的。
不久,她從福建搞到一批價值500多萬元的高檔面料,然後銷往上海的服裝廠。
這種高檔面料,其實是來自台灣的,當時國內還沒有什麼廠家可以生產出來,所以在上海極受歡迎。
按照 當時的規定,這批來自台灣的高級面料,只限於在福建省使用 ,而且是限定專門的服裝廠用,不得銷售到其他地方。
很快,上海警方,順藤摸瓜,很快找到了交易的源頭,就是吳勝明。
1986年11月,法院宣判:吳勝明被判了死刑。
當得知被判了死刑的那一刻,吳勝明最初是摸不着頭腦 ,因為她覺得自己就是倒賣一些東西。
按照她最初的預想,最多是沒收全部盈利, 再罰點款,判刑估計也是幾年。
但是,沒想是死刑!
當時她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自己的女兒,當女兒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她就下定了決心:
要好好陪伴女兒長大,
要好好地愛她,讓她在溫暖的環境里長大,
等她找到自己愛的人,為她辦一場浪漫的婚禮。
可是,如今,女兒才11歲,自己卻被判了死刑!多麼大的諷刺!
不行,為了女兒,她覺得自己要上訴,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上訴!
在她的努力下,以及法警的幫助下,她最終改判為死緩。
在等待上訴的那段日子裡,她極為冷靜,沒有以淚洗面,也沒有惶惶不可終日。
周圍的獄友對她的表現都感到震驚,她干吃飯時吃飯,該睡覺時睡覺。
通常得知自己被判了死刑的人,反應會相當激烈,幾乎是站都站不穩,而且會哭天喊地。
上訴是個漫長的過程,她足足等了兩年。
最終,改為無期,她的家人才終於鬆了口氣。
讓吳勝明如此堅強的,是她對女兒的愛,是這種信念一直在支撐她。
女兒在她入獄後一段時間裡,家人一度不肯告訴她真相。
但是,後來覺得瞞不住了,只能告訴她,媽媽犯了 錯,在監獄裡改造,等過幾年就出來了。
在吳勝明剛入獄第一年,丈夫還是會隔一段時間 來看望她,給她送些吃的和穿的。
但是,後來來的次數越來越少,一年後,他就乾脆不來了。
最後一次來,他帶來了一份離婚協議書,她此刻明白了丈夫的心,她沒有說話,沒有強求。
女兒每個星期會給她寫一封信,每次接到女兒的信,是她最開心的時刻。
她不在的日子裡,女兒變得懂事了很多,自己學會了做很多家務活,包括自己縫衣服扣子。
她為女兒感到欣慰,她彷彿在女兒身上看到自己少女時的影子。
在牢獄的生活,枯燥、乏味,日子也不緊不慢地流逝,
如果內心沒有強大信念的人,無期徒刑足以讓人感到絕望,然後身體、情緒都出現問題。
吳勝明內心有着強大的信念在支撐着自己。
但這個唯一支撐她的信念,卻在某一天也坍塌了。
原來女兒後來知道了媽媽是判了無期徒刑,她最初以為是判十幾年就可以出來。
女兒張艷一下子無法接受,她選在16歲生日那天,自殺了。
而吳勝明是隔了一兩個月才知道女兒自殺的消息。
當時,她久久不能緩過來,不吃不喝幾天,一言不發。
甚至一心求死,自殺了幾次,覺得女兒都死了,自己活着還有什麼意思。
還是監獄的隊長給她做思想工作,說:
“你要等到出去的那天,到你女兒墳上去看一看,和她說幾句話”
她才最終放棄了自殺。
至於丈夫,當初追自己的時候,口口聲聲說要照顧自己一輩子,等大難臨頭時,他卻落井下石了。
從親戚口中,她得知:
丈夫在她入獄後一年,就帶着家裡的小保姆遠走高飛了。
還拿出幾十萬給了小保姆的娘家買房子。
之前 住的房子也被他賣了。
此後,她在監獄裡積極表現,爭取到了減刑。
2003年8月,她出獄了,這時她70歲。社區給她安排了一份打掃廁所的工作,一個月工資400元。
她想起了女兒小時候的一個情景:
那年女兒才8歲,她帶女兒去街上買東西,看到有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在那裡乞討。
女兒立馬把手裡的零花錢 全部給了那位老年人,還對她說:
“媽媽,我長大了,要賺很多的錢,這樣可以開一家養老院,來幫助這些可憐的老人!”
如今,女兒已經去了另外一個世界,她希望自己能幫助女兒實現這個心愿。
出獄後,有媒體報道了她的遭遇,她也對記者說 ,自己打算實現女兒生前的心愿,這是唯一能為女兒做的事。
2005年,有一個姓張男子,主動找到吳勝明,說自己對做開養老院也很感興趣。
但是開養老院需要很多錢,需要做生意來開源。
他和吳勝明商量去陝西開果園,然後,協議讓吳勝明投資90萬。
吳勝明被他的表面給騙了,等她拿出此前存在親戚的一筆錢,然後還借了一些,才湊齊了90萬。
沒想,那個張先生,卻人間蒸發了。
當意識到被騙的時候 ,她已經72歲了。遭此打擊,她依然沒有哭天搶地,也沒有憤世嫉俗。
她決心靠自己努力,將借的錢一一還上。
她選擇了農產品作為自己的創業領域。
2006年,她靠親友的幫助,承包了一個葡萄果園,每天鑽研如何種出口感更好的葡萄。
在她的精心看管下,葡萄園經營得很成功,銷量也不錯。
不久,她又拿到了政府"扶持西北婦女創業基金“的一筆無息貸款,開辦了養雞場。
雖然已經離開商海20年,雖然已經70多歲,但是她此前走南闖北做生意的經歷,還是發揮了很大的用處。
她自己去找客戶,態度非常誠懇,很多人都被這樣一個堅強的老太太給感動了。
80歲時,她為了打開銷路,還學起年輕人,做直播。
她還開了農業科技公司、飯莊。
到了2015年,82歲的她身家到了1000萬。
為了學習如何管理養老院 ,她還專門去一家養老院學習,每個細節都不放過。
後來,她成為西安一家老年公寓的院長。
很多人請她去辦講座,邀請她上電視節目,讓分享她自己的人生經歷。
而吳勝明也很樂於分享自己跌宕起伏的經歷,還有她對女兒的愛。
在她開始創業後,她每天早上起床後,都會花一點時間化妝,為了是讓自己看起來更精神。
去談生意,她也會精心打扮,穿上高跟鞋。
因為她覺得: 首先氣場不能倒,自信心不能丟,有了飽滿的狀態,成功就不遠了。
她一直說:
“我這麼堅持,是為了幫助女兒完成她的心愿。”
【結語】
如今,她已經88歲了 ,還在為女兒的心愿而努力着。
面對生活給她的難題,她總是積極、沉着地想辦法來化解。
這是個內心極其強大的女子,也是非常堅韌的女子,
她對過往的傷痛絕口不提,只一心向陽、抬頭迎接每一天。
是啊,沒有誰的人生不帶傷,與其沉湎於過往,不如把目光轉向前方。
一個有信念的人,內心往往會變得強大,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所嚇退。
生活很難一帆風順,願正在經歷着某些困境的朋友,也能像她這般,堅強、樂觀,
最終迎來自己的康庄大道。
創作不易,歡迎點贊、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 Linda
責編| 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