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前瞻:多重風險事件來襲,強美元風暴料再度來襲

2022年10月11日10:31:45 熱門 1358

8月份的行情可謂是跌宕起伏,上半個月新興市場頻繁爆雷,在現金為王的時代,美元、日元、瑞郎受到資金追捧,黃金和非美貨幣則持續遇冷。

不過在8月下旬,強美元的“不敗金身”被打破,歐元、黃金反撲迅猛。展望未來,9月美指能否王者歸來?會否有分化性的獨立行情?本文將結合9月眾多熱點事件,為您簡要前瞻。

9月前瞻:多重風險事件來襲,強美元風暴料再度來襲 - 天天要聞

美國:非農數據無論好壞,美聯儲9月加息已板上釘釘

本月初的第一周,將率先迎來美國8月非農數據,上一次因為玩具反斗城倒閉和美國學校暑假季節性因素導致相關教育類職位減少,使得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只有15.7萬人。但這並沒有打消市場對美聯儲9月加息的預期。(詳情請點擊閱讀《多機構全面剖析:7月非農雖好壞參半,但無礙9月加息》)

美國6月非農數據顯示,失業率從3.8%回升至4%,雖然這意味着持續下降的失業率意外出現拐點,但市場將其解讀為:勞動力市場環境好,導致更多的人自願性失業獲得更高的報酬,另外也吸引了更多新生力量來就業。總體同樣反映的美國經濟強勁。

雖然說美國的勞動力市場早就實現充分就業的目標,不過高於23萬人和低於16萬人的數據或多或少還是有影響。此外本次更需要時薪增速能否上揚,目前市場預期薪資增速為2.8%,有望打破近三個月在2.7%滯漲的情況。

因為美國當前的經濟狀態可以形象的比喻為通脹吃掉了工資,薪資增速上揚能夠切實提高居民消費能力,進一步利好PCE物價指數等數據,也能改變稅改這種加槓桿不可持續性的放水模式做到真正的藏富於民。

即使薪資增速不能達到預期,會有短線的震蕩,但基本不可能撼動美聯儲的加息,可能會影響會議聲明的措詞,經濟、通脹預期以及加息點陣圖的分布。

9月前瞻:多重風險事件來襲,強美元風暴料再度來襲 - 天天要聞

(美國6月公布的加息點陣圖)

考慮到美國和墨西哥本次達成的雙邊協議還未正式實施,即使加拿大不能加入,雙邊協議間接給美國提供的就業崗位以及生產線的迴流等利好,還尚難體現。

所以美國經濟的拐點可能還會延後,美國強勁的經濟是支撐強美元和漸進式加息的最有利保障。

北美:美加墨三國宮心計繼續演繹

在8月份的時候,美國和墨西哥初步達成了雙邊協定,協議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北美(NAFTA)地區製造的汽車零部件比例從當前的62.5%升至75%。

其次,汽車製造中40%-45%的部件必須由時薪在16美元以上的工人生產。

這一套組合拳很大程度遏制了墨西哥廉價勞動力引發的天然成本競爭優勢,防止美國車企將勞動崗位轉移至墨西哥。

而在日落條款上,美國則稍做出讓步,原定於每5年續簽一次,否則自動生效,現在將期限延長至16年,不過6年後仍需要考核評估,才能決定是否繼續運行。

從2017年4月起,特朗普就直言原協議太糟糕,將要重新修改條款,本次美墨談判實質是美國犧牲了小部分利益換取了大多數好處,也可以說是總統的全面性勝利。

回想在早些時候,為了禁止墨西哥非法移民的進入,特朗普甚至想建造邊境牆,而加拿大則一直拉攏墨西哥,堅稱是墨西哥的堅強後盾。可最終墨西哥仍是拋棄了和加拿大的聯姻,現在皮球又踢回到了加拿大這裡。

9月前瞻:多重風險事件來襲,強美元風暴料再度來襲 - 天天要聞

8月31日原本是年內通過NAFTA的最後期限,因為即使協議達成在國會審批通過還需要3個月的時間,這也是加拿大外長弗里蘭提前結束歐洲行程的原因。

只不過美國逼迫加拿大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簽訂協議,可加拿大總理特羅多明確表示他只會簽署一份對加拿大有利的協議。特魯多重申,他的政府不會屈服於美國關於乳品體制的要求,這才使得三方的NAFTA暫時被擱置。

本周三(9月5日),美國和加拿大將會重啟談判,預計兩國還是會圍繞牛奶產品的進口、鋼鋁關稅的徵收以及貿易爭端機制問題做出一番斗,這也是9月需要關注的重點。

牛奶產品方面,美國希望加拿大取消300%的乳製品關稅,進一步打開農貿市場的開放,加拿大不想輕易破壞國內建立起來的供應鏈機制。

在重新簽訂NAFTA協定後,6月1日美對加起征的鋼(25%)、鋁(10%)關稅是否繼續執行以及加拿大對128億進口美國商品徵稅(7月1日生效)的處理也值得關注。

最後兩國在貿易爭端處理機制問題上也存有分歧,加拿大希望建立爭端處理小組以達到未來阻止美國採取范傾斜、反補貼策略的目的,換言之約束美國本土製造的滲透進入,美國則希望徹底或者部分取消這一組織的設立(至少墨西哥已經妥協)。

接下來9月的NAFTA協議進展相當關鍵,因為這可能間接影響加拿大會否在10月年內第三次加息,若不確定性因素消散會助漲加息預期。(美國9月加息基本板上釘釘)

所以大膽預測,加拿大不會輕易對美國任何讓步,因為奶農們集中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稍有不慎可能動搖領導人政治地位。

關鍵是看特朗普能否鬆口,畢竟他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放狠話不過是為了爭取談判的籌碼。

如果雙方能夠達成共識,那麼加元可能走出獨立性上漲行情,即使沒有進展可能也僅會有短線影響。因為必須意識到美國和鄰國加拿大簽訂協議是遲早的事,在預期沒達成前都會利好加元。

歐盟:美歐汽車關稅或重挫歐洲經濟

☆美國精確打擊的下一個目標是歐盟和日本☆

在理清和鄰國的關係後,美國下一步的打擊目標範圍會更加明確且具有指向性,美國真正想做的是把炮火對準歐盟和日本的汽車關稅。

美國每年汽車進口數量在1800億美元左右,美國的前五大汽車進口國除去鄰國墨西哥、加拿大以及已經重新簽訂協議的韓國,剩下的就是歐盟和日本。

☆歐盟經濟支柱面臨崩塌風險,警惕他國仿效☆

歐盟在7月份的時候已經對28億歐元(32億美元)輸美商品徵稅以回擊美國的鋼、鋁關稅。美國本要繼續徵收汽車關稅,但是歐委會主席容克在7月赴美,承諾擴大美國農產品和能源進口的貿易大框架(並沒有硬性規定數額和期限)。

加之當時,歐盟也擬定了一份對美國的煤炭、藥品和化學產品徵稅的清單,不管特朗普當時是出於利益的考慮還是疲於應對多線作戰,雙方確實保持了一段時間的君子協議。

不過應該意識到歐盟和美國的本質性矛盾點並沒有化解,特朗普想要的可不僅是多出口商品那麼簡單。

9月前瞻:多重風險事件來襲,強美元風暴料再度來襲 - 天天要聞

歐盟曾提出了免除包括汽車關稅在內的所有工業商品稅收,卻遭到了美國的回絕。接下去的9月可以預計,美國對歐洲進口汽車25%的關稅將被提及,歐洲的經濟支柱德國每年對美國汽車的出口份額大概在200億美元,這部分經濟壓力是顯著的。

想的更深入一些,德國的汽車出口佔全球20%,一旦進入美國市場的門檻過高,要麼找尋替代出口國,如果他國為保護本土車企的競爭力,緊跟着一起提高關稅,那麼歐盟的日子可能更不好過。

這是有過先例的,美國提高了鋼鋁關稅後,加拿大為防止過多傾銷也提高了這些產品的稅負比例。

☆意大利或飛出經濟崩潰黑天鵝☆

在德國經濟可能受到重大打擊的節骨眼上,意大利這隻黑天鵝也不得忽視。筆者曾提到過,意大利目前的政府債務已經達到了2.5萬億歐元,該國債務和GDP比值擴大到6.2%,是歐盟成員國及格線3%的兩倍有餘,成為歐元區僅次於希臘,全球第四高債務率的國家。

在此基礎上,新上任的總理孔特還希望每年多增加670億歐元的財政開支,並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等福利措施。

預計將在9月內部達成一致、公布預算大綱,並在10月給歐盟預算委員會提供一份草案,有悖於德法的預算框架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

9月前瞻:多重風險事件來襲,強美元風暴料再度來襲 - 天天要聞

新興市場:土耳其伊朗仍深陷泥淖

新興市場的問題仍舊是持續關注的重點,在美土交惡之際,德國政府曾表示考慮對土耳其進行緊急財政援助,並討論了一些救助選項。包括歐洲聯合救助(類似於歐元區債務危機時期採取的救助方式)、由國家政府控制的發展銀行提供針對具體項目的貸款,以及雙邊救助等。

但是最終不管是救與不救都是一個爛攤子,救那麼犧牲本國經濟,且土耳其的高通脹和靠借外債飲鴆止渴的經濟發展方式並沒有改變,這筆錢短期基本拿不回來。

不救那麼當地的居民或者說難民都會湧入北歐等發達國家,或造成德國內部基社盟和基民黨的二次衝突爆發。

關於伊朗問題,也是美國和歐盟在中東經濟利益不均衡的真實寫照。

目前伊朗的經濟慘淡,多位高管面臨被彈劾風險,但是魯哈尼不太可能下台,因為他是溫和黨派的人物,一旦下台就意味着伊朗和西方列強的徹底決裂。這不是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希望看到的,他還是想保住石油出口,盡量不動用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最後手段。

美國在8月6日退出核協議後正式對伊朗進行第一階段制裁,主要是針對伊朗的金融和貨幣領域,但考慮到高企的油價,暫時未對石油能源領域下手 。既然定的最後期限在11月4日(11月6日是中期選舉),那麼9月可能很難有進一步進展,更多的仍是口水戰,或者伊朗與其他國家的談判,以削弱美國帶來的影響。

日本:美日汽車關稅及日本自民黨選舉值得關注

在7月17日,日本和歐盟簽署了具備里程碑式意義的協議,該協議將取消雙方貿易產品的幾乎所有關稅,包括八年內取消針對日本汽車10%的進口關稅,打造全球最大的貿易開放區。特朗普的極限施壓反而加快促進了歐日的聯盟,這是美國總統不曾預料的。

在美國的1800億美元進口汽車份額中,日本佔據了超過400億美元的數額,特朗普大概率會借美國商務部之手啟動調查日本汽車和汽車零部件進口是否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風險。預計9月雙方領導人將直接進行對話溝通,屆時日本能否成功被豁免得到伊朗石油進口權也值得關注。

即使日本對美國服軟,應當意識到日歐的經濟夥伴協定(EPA)是經歷五年的長跑後達成的,所以美日談判的焦點可能僅局限於汽車關稅問題。

9月份還要關注日本自民黨選舉問題。據日媒報道,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將於9月20日進行投計票。總裁選舉通過國會議員票(405票)和地方票(405票)總計810票決出勝負。

根據共同社日前調查了擁有投票權的該黨405名國會議員的支持傾向。首相安倍晉三獲336人支持,約佔整體的8成;前幹事長石破茂(最大對手)則有46人支持。與7月下旬的上次調查相比,安倍和石破各自增加了20人以上。

也就是說石破要實現逆轉,就需要獲得超過8成的地方票(黨員和黨友票),安倍大概率有望連續第3次當選的勢頭持續。

9月前瞻:多重風險事件來襲,強美元風暴料再度來襲 - 天天要聞

儘管今年的加計學園醜聞和地價門事件對安倍執政略有影響,但從外媒的資料來看大多仍是其長期執政的實際成績。也有部分牆頭草瞄準今後的內閣改組和黨人事安排,希望乘上勝者東風的心理。

如果日本的政局穩定,安倍經濟學的三根箭大膽的貨幣政策、機動的財政政策、改革經濟結構還會照原有模式運行。

日本的利率可能仍會在較長時間維持在低水平,但是日銀對於股票和債券市場的干預買入不會那麼頻繁,也會隱形減碼減少買入數量。最好的證明就是,在7月日盈利率決議上允許10年期債券收益率在正負0.1%的兩倍區間波動,而日銀所謂的80萬億債券購買也未在上一財年達標。

總體對日元的評估仍舊是一個穩中有升的狀態,這主要是因為日銀的政策過於寬鬆,稍有鷹派言論或舉動就會被放大處理。

中國:中美貿易談判或影響全球市場動向

6月中旬美國公布了對中國共計500億美元的徵稅清單。在7月6日的時候,美國對340億輸美商品徵稅25%,8月22日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受邀訪美談判,但並未迎來實質性突破進展。8月23日,美國對中國餘下的160億美元商品徵稅。

在8月20日當周,美國對2000億美元產品加稅展開為期一周的聽證會,並已經在當地時間27日落幕。

儘管眾多企業表示中國的產品不可替代,尤其是本次徵稅範圍已經擴展到了服飾、嬰兒用品等生活必備品上,但是特朗普仍舊有很大可能一意孤行。

美國政府已要求美國企業和公眾在9月6日前就下一輪的潛在關稅發表意見。一旦過了這一時間節點,特朗普極有可能分階段對這2000億美元商品徵收10%-25%的關稅。

9月前瞻:多重風險事件來襲,強美元風暴料再度來襲 - 天天要聞

這標誌着兩大經濟體的對抗全面升級,供給2500億美元輸美商品的稅收範圍幾乎佔到了中美貿易總額的一半,也是迄今為止美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最大規模。

如果這些事情真的在9月發生,毫無疑問會拖累大宗商品的價格,因為貿易壁壘的建設會減少商品需求,澳元等商品貨幣會受到巨大衝擊。

黃金的日子也不會好過,本輪黃金更多暴露商品屬性,並不是資金青睞的避險資產。最好的證據就是,黃金日內超20美元的跌幅都是在中美關係惡化時間點前後。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