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國際評論,木叔來分析最近烏克蘭局勢出現的一些新動向。
儘管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依然對彼此惡語相向,並且一刻都沒放鬆進行武力衝擊,但是有一些微妙的跡象正在顯露出來,似乎戰爭並沒有過去外界看的那麼悲觀。
所謂的悲觀指的就是很多分析師預測可能會持續幾年,形成一場類似阿富汗戰爭或者伊拉克戰爭那樣的持久戰;
甚至還有西方媒體預言,烏克蘭將分裂為兩個國家,澤連斯基等現任政府官員將撤到西部的利沃夫繼續抗戰,而另一部分會被俄羅斯控制下的一個傀儡政權掌握,成為俄方的緩衝區。
當然每個人都有根據局勢發展分析和判斷的權利,不過一些重要的跡象需要關注到,給分析和判斷不斷補充證據才行。
木叔認為也許未來一段時間戰局會打打停停,但不至於拖上幾年吧?
主要是看到以下三點:
第一,俄羅斯對戰局態度有變。
一是3月6日普京公開表示,所謂的特別軍事行動很順利,打擊烏克蘭境內軍事基礎設施的任務接近尾聲。
如果這不是如開戰前俄羅斯官方一直否認要軍事介入烏克蘭的障眼法的話,那麼可以認為俄羅斯高層其實在考慮戰爭階段性改變,進入下個模式的問題。
二是土耳其外長3月7日稱,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和烏克蘭外長庫列巴都同意3月10日到土耳其舉行一場三國峰會。
甚至外界還在討論普京很可能同意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首次會晤。這是過去澤連斯基數年來的要求,但普京一直拒絕。
如今俄羅斯的這個態度,或許說明他們對戰局的判斷出現了新變化。
第二,以色列開始介入調停。
以色列總理貝內特3月6日對俄羅斯和德國進行了旋風式訪問,並且和烏克蘭、法國、英國、美國等方面都進行了電話交流。
這種突如其來的穿梭外交讓外界看不懂,俄烏戰爭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
要知道普京過去一直不願意讓外界調停,但這次以色列總理說要調停,他並沒有說不。
這或許意味着普京願意找個台階下,不想過度把戰線拉得太長,畢竟戰場形勢拖得越久對俄羅斯越不利。
不過普京如果看不到重大獲利,俄羅斯肯定也不會輕易收手,那就是談判桌上彼此能有什麼條件了。
第三,烏克蘭人發現了俄羅斯的不同。
3月7日,俄烏將進行第三輪談判。這是一周以來的第三次見面。
如果俄羅斯非要將烏克蘭置於死地,不至於這麼頻繁和他們談。所以談判頻繁本身就說明局勢轉變的可能性在增大。
更重要的是參加兩輪談判的烏克蘭總統顧問對媒體稱,他注意到隨着西方加大制裁以及對烏克蘭援助力度的增加,俄羅斯開始明白戰爭的實際代價。於是俄方的做法有了改變。
這就是烏克蘭方面認為俄羅斯對談判從不重視、敷衍,到如今願意接受並且甚至還想達成協議的原因之一。
木叔認為,以上三點說明,俄羅斯或者普京或許並不一定非要速戰速決佔領烏克蘭,或者完全控制該國外交,只要有適當的面子轉圜,俄羅斯軍隊達到一些他們所宣傳的去軍事化的目的之後,撤出部分地區是可能的。
這說明,俄方或許願意維持一種針對烏克蘭的高強度、長期軍事部署,為未來的各種可能積蓄力量,而不見得非要畢其功於一役。
所以戰爭一定要持續數年的論調,或許有點太悲觀了吧!
【所有作品已受版權保護,嚴禁抄襲、轉載,否則將承擔法律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