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回放】海南文昌“國旗村”紀念“九一八”升旗儀式

海南省文昌市錦山鎮榜春村委會厚祿村舉行紀念“九一八”升旗儀式。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着發出最後的吼聲......”9月18日早上8點,文昌市錦山鎮榜春村委會厚祿村舉行紀念“九一八”事變升旗儀式暨村民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從2016年開始,這個僅有40來戶村民的小村莊,每逢周一或重大節日都會舉行全村的升旗儀式,被當地人稱為“國旗村”。伴隨着雄壯的國歌聲,現場全體人員情不自禁地高唱國歌,升旗手振臂一揮,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展開,冉冉升起,迎風飄揚。“國旗村”的村民、學生代表、黨員代表等200多人自發前來參加升旗儀式。


小朋友在現場手舉國旗迎接升旗儀式。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南海網聯合省內多家媒體,對這一場備受關注的升旗儀式開展“網站+客戶端+微信+微博”的全媒體多矩陣傳播。南海網視頻直播、滾動報道《椰林深處紅旗飄南海網全媒體直播文昌“國旗村”厚祿村“9·18”升旗儀式》在線瀏覽將近15萬人次,文昌市17個鎮黨委共850餘名黨員幹部集中收看這場升旗儀式,文昌各級黨組織7000餘名黨員群眾也通過電腦和手機自發收看。新浪微博開設的#文昌國旗村#微博話題,超過20萬人次的閱讀量,百度搜索#文昌國旗村#有超過25000條新聞,環球網、東方網、搜狐等多家國內知名網站對升旗儀式進行了轉發報道。

升旗儀式前默哀一分鐘。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患病老支書坐輪椅參加升旗 “國旗村”有了升旗制度
9月18日,伴隨着莊嚴雄壯的國歌聲,鮮艷的五星紅旗迎着晨風在厚祿村冉冉升起。榜春村委會老支書陳勛祥因患病,坐着輪椅堅持來參加升旗,激動得熱淚盈眶。
當天,湖山中學12名少先隊員和團員代表,前來感受愛國主義教育。“希望通過這樣的儀式性教育和形式多樣的活動,激發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導青少年增強國家觀念、增進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湖山中學符老師說。

文昌厚祿村公布升國旗制度,每周一早晨舉行升國旗儀式。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厚祿村村民、湖山中學校長陳川傑希望能藉助升國旗的舉動,傳承紅色革命精神,進一步增強村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尤其要注重青少年的培養,讓孩子們從小能感受到紅色精神的渲染,讓紅旗精神“薪火相傳”。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也希望厚祿村的孩子們勤奮學習,將來為建設家鄉、振興中華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樣的升國旗儀式不僅是愛國主義教育,還為我們村民提供了致富交流的平台。”厚祿西村村長陳奕喜介紹說,起初只有村幹部和黨員參加,這兩年來參加升國旗逐漸成為了村民們的習慣。為規範升國旗活動,該村規範了升旗時間、步驟和程序,並公布最新的升國旗制度,要求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早晨、以及節假日或重要紀念日時要舉行升國旗,每次升旗儀式時,前來參加的村民要着裝、列隊等。

文昌厚祿村村民座談會現場。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村裡組織愛國主義座談會 掀起建設“美麗鄉村”熱潮
升旗儀式後,文昌市錦山鎮委鎮政府在厚祿村組織召開了村民愛國主義座談會,探討如何進一步把厚祿村美麗鄉村建設好,打響“國旗村”的愛國主義牌子。會上,村裡的黨員和村民積極獻言獻策。海南知名網絡大V“黎家美沙酮”說:“這次升旗儀式給我感覺,比看天安門升旗還要激動。”黎家美沙酮表示,在村中看到下一代對愛國主義教育的認可,就看到了厚祿村未來的希望。

文昌市錦山鎮委書記邢展在座談會上發言。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文昌市錦山鎮委書記邢展表示,在鄉賢陳川豪的帶頭髮動下,在陳奕喜、陳川傑等23名優秀共產黨員的組織實施下,厚祿村人不等不靠自籌自建,出資出力,掀起了建設“美麗鄉村”的新熱潮。今年,該鎮黨委政府為貫徹落實海南省第七次黨代會建設“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戰略,將厚祿村申報創建“三星”示範村,重點打造的第一批美麗鄉村之列。
錦山鎮榜春村委會支部書記呂先輝表示,除了在重大紀念日或傳統節日舉行升旗儀式外,還應在村內定期開展一些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比如開展優秀黨員事迹宣講、參觀紅色革命根據地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宣傳正能量,增強村民乃至小孩的愛國、愛黨和熱愛家園的思想,銘記黨恩,不斷提高村民的歸屬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吸引更多的外出村民、外出媳婦回鄉建設,為厚祿美麗鄉村建設充實後備力量。
新版村規民約定下 增強全村“一家親”
厚祿西村民小組組長陳奕喜告訴記者,近兩年來,該村堅持不懈的升旗舉動,促進了村民的團結,提升了村民的愛國情懷和集體主義意識,村裡已經訂下門前三包和村規民約,每月10號和20號村民不用發動,就會主動參加義務勞動搞好村裡的環境衛生清潔工作,出義務工1000多人次。村基金會還在微信群中接龍為村裡自願捐資,發動群眾捐款達60多萬元,為村裡的基礎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
陳奕喜說,厚祿西村和厚祿東村,兩個村民小組的鄉親們,心合在一起,勁兒使在一塊兒,圍繞着建設美麗鄉村大目標,擼起袖子加油干。小山村一天天在變樣,鄉村的生活也越來越甜美。
村裡高揚的五星紅旗,不僅是厚祿村獨特的精神標識,更是老百姓最樸素的信仰。一次次莊嚴的升旗儀式,不僅凝聚了民心,而且增進了黨群幹群關係,推動了全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正因為這股原生動力,讓厚祿村這個隱藏在椰林深處的村莊,成為了深受紅色精神涵養,具有強烈而又樸素愛國主義的美麗鄉村。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文昌9月18日南海網記者姚少龍 陳麗娜 報道)
【早前報道】
南海網獨家| 海南:椰林深處有個“國旗村”【視頻】

鳥瞰文昌市錦山鎮厚祿村。南海網記者李慶芳 攝

鳥瞰文昌市錦山鎮厚祿村。南海網記者李慶芳 攝

文昌市錦山鎮榜村村委會厚祿西村村民組長陳奕喜擔任升旗手。連中華攝
【編者按】黨的事業和國家的發展離不開來自基層的原生動力。在海南文昌市委組織部主辦的“講述平凡黨員的不平凡故事”採風活動中,南海網記者和一群中學生小記者一起走進了一個個普通的村莊和社區,聆聽了一群優秀基層黨員鮮活感人的故事,被稱為“國旗村”的厚祿村就是其中之一。這是一個以堅強基層黨組織和實幹為民的基層黨員為支撐的小村莊,正因為這股原生動力,讓厚祿村這個隱藏在椰林深處的村莊,成為了深受紅色精神涵養,具有強烈而又樸素愛國主義的美麗鄉村。即日起,南海網將以“國旗村”為開篇,陸續推出文昌“講述平凡黨員的不平凡故事”系列報道,展示海南基層黨員在建設美好新海南中的模範作用和奉獻精神,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正能量。
和往常一樣,這次升旗儀式,63歲的共產黨員“喜哥”擔任升旗手。上午9時的升旗儀式,他早早就起床準備,從衣櫃中挑出一件白色長袖襯衣穿上,反覆檢查扣好的領口袖口,力求形象整潔莊重。
“喜哥”是海南省文昌市錦山鎮榜村村委會厚祿西村村民組長陳奕喜。從2016年開始,他所在的小村莊每逢周一或重大節日都會舉行全村的升旗儀式,被當地人稱為“國旗村”。
9月9日這天升旗,是為了迎接第33個教師節。在村裡的小廣場上,陳奕喜和文昌市湖山中學校長、厚祿村基金會秘書長陳川傑一起登上升旗台。國歌奏響,在村裡父老鄉親的注目下升起了五星紅旗。
鬱鬱蔥蔥的椰林間,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飄動的國旗更加鮮艷。這裡的升旗儀式,雖談不上不壯觀,卻非常莊嚴。

9月9日,為了迎接教師節,文昌市錦山鎮厚祿村的村民參加升旗儀式。連中華攝

一個人:第一次升旗 黨員“喜哥”激動地哭了
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陳奕喜想起了一年多前,國歌奏響、國旗第一次在厚祿村升起的那刻,他激動地哭了。
升旗台就在陳奕喜家不過10多米的地方。“在家就能看到五星紅旗飄揚,高興。”因為離家很近,陳奕喜把給升旗台周圍除雜草、平整地塊的工作主動攬了下來。
村民們說,這個升旗台也是陳奕喜帶着他們一磚一土修起來的。陳奕喜本就是建築工,他發揮專長帶領村民干工,自己買水泥、瓷磚,和泥、砌磚的活也不甘人後。“修建升旗台的時候,雖然每天汗流浹背,但卻很有勁。”陳奕喜說。
竣工後,村委會給陳奕喜發放工作誤餐款,他剛領下就捐給了村裡的基金會。他說,要把這筆錢投入到厚祿村的建設中。
埋頭幹活,默默奉獻,陳奕喜的一舉一動,村民們都看在眼裡,尊稱他為“喜哥”。每次升旗儀式前一天,“喜哥”都會口頭通知村民,口耳相傳,相約到場,從不缺席。
已有7年黨齡的陳奕喜,對如何做一名合格黨員有自己的理解。“我是黨員,又是村裡的小組長,沒什麼大能耐,就多做點事,把工作做好才能帶動村民積極向上。”
一個村:村民捐款建升旗台 升旗儀式不缺席
厚祿村由東西兩村組成,僅有40來戶村民。2016年,文昌市錦山鎮政府將厚祿村確定為重點打造的美麗鄉村,鄉親們打心眼兒里高興。曾帶頭捐資籌款為村裡修建進村道路的陳川豪提議,在村裡建造一個“國旗升旗台”。“當時的初衷是,過年過節舉行升旗儀式,能增強村民的愛國主義情懷。通過儀式,村裡人也能更團結,齊心協力建設好家鄉。”提議一出,村民們雙手贊成。
村民們主動捐款修建升旗台,陳奕喜領着兩個兒子帶頭捐款,並和村民們一起出力建起了升旗台,“每次升旗,村裡在家的鄉親都會到場。”這是最令陳奕喜欣慰的。每逢節假日,許多在外務工的村民也會趕回來參加升旗儀式,最多時有200多人參加。村民陳川豪雖然在海口生活,但他經常從海口驅車趕回家參加升旗儀式。“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看着國旗在村廣場升起,很自豪,也很有動力。”陳川豪說。
“升旗儀式以後會繼續舉行下去。”陳奕喜說,“升國旗是對下一代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大家不能只顧着干工,忽略了對下一代的愛國主義教育,不能讓他們忘記了黨的恩情。”如今,在廣場升國旗已成了村民生活中一份順其自然的堅持。
一面旗:貧困山村變身美麗鄉村 外出務工青年返鄉
每次升旗儀式後,陳奕喜都會和村委會的其他成員,結合升國旗開展相關宣傳教育、學習培訓活動,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告訴大家國旗的含義,講解國家的惠民政策,傳遞着一份樸素的愛國情懷。
慢慢地,“喜哥”和升旗的夥伴們也像一面旗幟,成為村民們的榜樣,大家的凝聚力越來越強。“他(喜哥 )給我們樹了個樣子,帶領大家把村裡的建設搞好,村民義務勞動,邊做、邊看、邊想,生活越來越好。”陳川傑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受到“喜哥”等黨員的影響,主動出錢出力建設家鄉。
同時,厚祿村村民主動立下門前三包村規民約,下一步還要把升國旗等寫進村規民約,上牆推介。每月10日和20日,村民們會自發相聚,走出家門參加義務勞動,搞好村裡的衛生清潔。村民們在微信群里,為村裡的基金會捐款累計達60多萬元,積極為建設美麗鄉村和扶貧救助籌資出力。
在厚祿村中,一座明朝古廟默默述說著村中的百年歷史,也見證着村裡近兩年來的變化。近年來,厚祿村以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為核心,不斷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充分發揮了全村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促進了村級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的增收。特別是升旗台建成後,一次次莊嚴的升旗儀式,不僅凝聚了民心,而且增進了黨群幹群關係,推動了全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如今,美麗鄉村厚祿村的硬件條件越來越完善,路通水綠花兒艷,公共路燈亮起來了,停車場平坦了,燈光排球場建起來了,休閑室熱鬧起來了……村裡高揚的五星紅旗,不僅是厚祿村獨特的精神標識,更是老百姓最樸素的信仰。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9月14日消息記者劉麥陳麗娜)

一次次升旗儀式不僅凝聚了民心,而且增進了黨群幹群關係,推動了厚祿村的發展。連中華攝

文昌市錦山鎮厚祿村村景 符振忠 攝

文昌市錦山鎮厚祿村村景 符振忠 攝
【獨家評論】
9月9日這天升旗,是為了慶祝第33個教師節。在村裡的小廣場上,陳奕喜和文昌市湖山中學校長、厚祿村基金會秘書長陳川傑一起登上升旗台。國歌奏響,在村裡父老鄉親的注目下升起了五星紅旗。鬱鬱蔥蔥的椰林間,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飄動的國旗更加鮮艷。這裡的升旗儀式,雖談不上不壯觀,卻非常莊嚴。
莊嚴隆重的升國旗儀式,讓教師節的慶祝變得更加凝重,充分彰顯了厚祿村尊師重道的誠意。值得肯定的是,在厚祿村,這樣的升國旗儀式並非只在教師節,更在於平時。據報道,從2016年開始,厚祿村每逢周一或重大節日都會舉行全村的升旗儀式。村民們一磚一土修築了升旗台,每到升旗儀式前一天,都會口耳相傳,相約到場,從不缺席。
甚至,有在外務工、生活的村民,在節假日還會專程趕回來觀看升國旗。據了解,厚祿村對升國旗的重視,初衷是為了增強村民的愛國主義情懷,通過儀式,村裡人也能更團結,齊心協力建設好家鄉。很顯然,紅色精神正在涵養着這座椰林深處的小村莊,升國旗已然成了厚祿村村民的一種價值與信仰,詮釋着村民的愛國情懷,感懷黨的恩情。
當前,我們正在努力建設美麗鄉村。保持乾淨整潔、生態優美只是起點,美麗鄉村更需要精神來涵養,需要塑造良好的風氣、精神面貌。那麼,需要怎樣的精神涵養呢?毫無疑問,需要守護浸潤鄉愁的村韻,需要挖掘鄉土文化根脈,培育鄉賢文化,用具體的文化符號去涵養,但更加需要紅色精神的滋潤和涵養。
某種意義上說,紅色精神的涵養,增強的是村民對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才能達到美麗心靈、凝聚人心的效果。在紅色精神的涵養下,厚祿村村民團結一心,以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為核心,不僅凝聚了民心,而且增進了黨群幹群關係,推動了全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如今,美麗鄉村厚祿村的硬件條件越來越完善,路通水綠花兒艷,公共路燈亮起來了,停車場平坦了,燈光排球場建起來了,休閑室熱鬧起來了……這些最實在的變化,讓我們見證了紅色精神的力量,見證了厚祿村這個美麗鄉村獨具特色的魅力。由此,我們樂見也期許,在紅色精神的不斷涵養下,厚祿村能夠走得更遠更好。(肖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