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2022年10月11日05:04:15 熱門 1154

當年,能夠與皇后樂隊一比高下的,莫過於英國另一位傳奇音樂人艾爾頓·約翰。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今年5月,一部改編自他真實經歷的傳記片《火箭人》在戛納電影節亮相。

這部包含傳記、音樂、劇情、同性的電影,雖說不是參賽影片,但業界認為它有望繼《波西米亞狂想曲》之後,成為又一部關於搖滾明星的話題性傳記片。

這一點可謂吊足了影迷觀眾的胃口。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影片主創們顯然也對該片給予很高期望,以及兩位人物原型——埃爾頓·約翰和他長期的創作夥伴、詞作家伯尼·陶平,當天都悉數出席了首映禮。

放映結束後,在盧米埃爾廳內,全場觀眾起立鼓掌四分鐘,令身處現場的主創相當感動,埃爾頓·約翰和在片中飾演他的塔倫·埃格頓,甚至都當場流下熱淚。

尤其是艾爾頓本人,在電影開場後15分鐘,就開始崩潰大哭

這部由派拉蒙出品,以歌舞片的形式呈現的電影,全方位展現了艾爾頓·約翰從童年到盛名之後的生活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包括他對於父愛的求而不得、和母親的矛盾、與伯尼·陶平的兄弟情、和曾經的經紀人及生活伴侶約翰·賴德從相識到分手的經過,以及成名後的自我迷失,當然還有對音樂的熱誠

該片導演德克斯特·弗萊徹,正是當初《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導演布萊恩·辛格,因為某些原因中途被開除劇組後,接替他完成最後拍攝和後期的那位導演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但這部《火箭人》比《波西米亞狂想曲》更為成熟,在劇情上更尊重史實,也沒有過多去修飾掩飾同性情節,用最忠實的態度去還原主人公本身。

它不是一部紀錄片,在其中也不乏有誇張和虛構的成分,可它確實抓住了艾爾頓傳奇的內核

影片着重去關注了他的才華、慾望、童年的不滿足以及痛苦,而這些愛與痛,也成為創作的源泉

當然,最棒的還是音樂,當那些熟悉的音樂從他手中流淌出來,這就是天才,只有崇拜和感動。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艾爾頓本人也坦誠向觀眾表示,影片中那位看上去糟糕還噁心的自己,已經相當寫實了,他自己確實經歷過那些醜陋的至暗時刻

當初,製片方本想為了達到PG-13(普通級,但不適於13歲以下兒童

)的標準,減少性與吸毒場面,遭到了艾爾頓的反對,因為他說:“我從未有過PG-13的生活。”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影片一開始,在一陣逆光中,一位穿着及其浮誇,身背黑紅翅膀,頭戴惡魔角的男人大步向前的走來。

一坐下,他便開始自我介紹:“我是艾爾頓·約翰,我是一個酒鬼、癮君子、性癮者,還患有暴食症,是個購物狂,吸大麻成癮,亂吃處方葯,還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不熟悉這位朋友的觀眾,或許會被這段赤裸的自我介紹給震懾到,不過他的粉絲會覺得,嗯,說得沒錯。

於是,這部最終定義為R級的電影,利用精心編排的歌舞,和奪目的蒙太奇演繹出了艾爾頓人生中每一個關鍵點。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那是1947年,雷金納德·肯尼思·德懷特(艾爾頓原名)出生在倫敦,父母喜愛收集唱片,父親原來也在樂團里擔任小號手。

對於音樂的天賦完美的遺傳到了小艾爾頓身上,3歲開始彈鋼琴,11歲就拿到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比賽中的業餘學士獎,14歲在靈歌樂隊“布魯斯理論”里擔任風琴手。

可惜,小艾爾頓的童年是過的十分不痛快

回憶往昔時,他說,父母總是很痛恨彼此,父親脾氣不好,對自己也很冷漠,母親牙尖嘴利,還老是陷入憂傷的情緒里。

“當我和他們待在一起時,我只記得冰冷的寂靜和尖叫的爭吵,當然,爭吵主題通常是關於我,爭吵怎麼將我撫養長大。”

在小艾爾頓13歲那年,父母離婚了,後又分別再婚。

在電影里,導演用了很多心碎情節來展現艾爾頓的父母。

比如,父母和往常一樣在飯桌上喋喋不休爭吵,絲毫不顧及孩子的感受,小艾爾頓被無限孤獨和失望所牢牢包裹。

此時此刻,背景音樂《I Want Love》來了,艾爾頓開始唱了起來“I Want Love,but it’s impossible”。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正是這個心酸的場面,讓艾爾頓在開場15分鐘後,展開了暴風哭泣。

還有一個片段,是已經紅了的艾爾頓開着豪車,非常光鮮的去探望自己的生父,那時候的他依然像個渴望得到父親讚揚肯定的孩子。

可父親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依然十分冷漠,甚至當他拿齣兒子的唱片讓兒子簽名時,都不如一個路人粉。

這給艾爾頓一種感覺,好像自己不論多努力,在父親心裡,都是個失敗者

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艾爾頓的父親,這一輩子都沒去看過兒子一場表演。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艾爾頓的那場嚎啕大哭里,想必內心充滿一言難盡的苦澀,和對父親的一絲希冀。

畢竟父親在1991年時就徹底離開了他,他想要得到的肯定和愛,有生之年是無法完成了。

童年的陰影一直在艾爾頓心裡揮之不去,即使人到老年,在談到自己父母時,仍舊頗為激動

缺愛的童年,也為後來成為吸毒者的艾爾頓埋好了伏筆。

但不管怎樣,艾爾頓音樂路上的引路人,是他的父母。在他9歲時,母親帶回了一張貓王的唱片,艾爾頓粉上了搖滾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20歲時,他是一個做好準備闖蕩音樂圈的無名者,輾轉各大唱片公司面試,也會在酒吧、夜店唱歌,偶爾也會給其他音樂人做伴奏。

正是他20歲時,他認識了同樣沒找到伯樂的作詞人伯尼,兩個人相見恨晚一見如故。只要是伯尼作詞,艾爾頓便能隨即在腦海中譜寫出合適的旋律。

兩個人就這樣默契無間合作到如今,一起完成製作了30多張專輯。終於在1970年,等來了一個到洛杉磯著名吟遊詩人酒吧演出的機會。

這個酒吧十分出名,畢竟紅辣椒樂隊、槍炮玫瑰等知名樂隊都是從這裡發家。

演出當天晚上,酒吧里座無虛席,全都是來自洛杉磯本地的音樂人。艾爾頓的演出引爆了全場氛圍

電影里也表現出來了這一場景,艾爾頓和觀眾在表演時一起雙腳離地,漂浮着、旋轉着、又墜落,在這充滿夢幻元素的場景里,我們看到了那一晚的美和瘋狂。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首演的成功,換來了艾爾頓在酒吧表演了6晚,這6晚讓他成為美國媒體口裡的“英國搖滾救世主”

年紀輕輕24歲的艾爾頓,還提名了格萊美最佳新人。從那之後,他開始了事業飛升之路。

70年代,他發表了12張專輯,有7張專輯榮登音樂排行榜冠軍

美國聽眾一下就被艾爾頓所征服,不單是他的音樂,還有他奇特又個人標誌濃厚的着裝風格

那時他演出所穿的服裝,簡直是後現代主義時裝秀,服飾色彩華麗,風格大膽,還有巨多花里胡哨的墨鏡。

加之他極強的舞台表現力和感染力,讓搖滾有了視覺效果,他這一行為,還影響了當年的波普藝術

“對於時尚,當時我就像個闖入糖果店的孩子,永不滿足試探誇張造型的極限。”

電影在這方面,最大程度呈現了艾爾頓的舞颱風格。這其中包含了開頭那套帶翅膀橙色惡魔火雞服裝。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劇組也為主演塔倫·埃哲頓製作了大約250套戲服還有數不清的眼鏡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火箭人》充滿了華麗的炫目的歌舞,即便是在live秀中同時唱歌和彈琴,上演曲不離口琴不離手,艾爾頓也不會安靜演奏鋼琴,他會隨着作品的節奏,一邊站着彈琴,一邊跳着舞步。

興緻昂揚時,甚至還坐在鋼琴上高歌,對音樂的投入程度和現場的把控力超乎人想象。使電影整體觀感效果和《波西米亞狂想曲》對比,更為細膩可信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當然,這些功勞一半要歸功於主演塔倫·埃哲頓。《火箭人》里的二十多首歌曲,全由塔倫·埃哲頓親自演唱

並且他沒有單純去模仿艾爾頓年輕時的模樣,而是捕捉到了一些“艾爾頓究竟是誰”的關鍵點。

在貼近原型的表演里,他把自己相似的經歷也帶入進角色里,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對角色張揚外表下得不到愛的詮釋。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其實,他的表現很容易被影迷拿去和才拿下影帝的拉米·馬雷克相比較。雖然拉米沒有在電影里真唱,可在表演方面,蛋蛋還是略有遜色。

從內到外渾然天成的自然感方面,蛋蛋還是有進步的空間。尤其是表現憤怒,缺少了一種醞釀到發力的過程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70年代洛杉磯作為嬉皮運動的重要革命地,巨大的名氣職業壓力,逐漸把艾爾頓帶跑偏。

他掉入了酒精和毒品的懷抱,還患有暴食症。可以說,最後他沒有毒品和酒精來救濟,他就沒有登上舞台的勇氣。

在1975年洛杉磯“約翰音樂周”里,他曾吸食海洛因過量被送往醫院

這樣頹廢不堪的生活長達10年,身體的心智被嚴重摧毀,電影對此也進行了寫實的刻畫。當然,現實生活中,艾爾頓早就戒毒成功,但他依然戒不掉買買買的毛病,不過已經能用平靜的心態去面對過去的自己。

影片的結束,是艾爾頓成功戒毒之後了,電影在這也沒有提到他90年代後的生活與事業。不過之前的故事也足夠精彩。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1994年,艾爾頓·約翰與作詞人蒂姆·萊斯受邀為迪士尼動畫電影獅子王製作了原聲音樂帶 ,其中由他本人演唱的《Circle of Life》《哈庫那瑪塔塔》獲得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提名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獲得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獎 ;第37屆格萊美獎“最佳流行男歌手”獎 以及第52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獎 ;

同年,與約翰·列儂、鮑勃·馬利、洛·史都華等藝人一同入選搖滾名人堂。

1997年,戴安娜去世,艾爾頓·約翰創作出了歌曲《Candle in the Wind 1997》以表紀念,歌曲空降公告牌百強單曲榜榜首,並連續領跑14周,獲得了第40屆格萊美獎“最佳流行男歌手”獎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進入21世紀,艾爾頓依然很活躍,曾和阿姆、Lady Gaga一起在格萊美合作獻唱。

最令人關注的是,2014年,他和在一起21年的男友大衛·費尼什步入婚姻殿堂。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如今的艾爾頓正在盡情享受人生,生活沒有那麼多限制級畫面,基本投入到了家庭,工作重心也放到了慈善方面

《火箭人》結尾,小艾爾頓得到了一個擁抱,它不來自父親,而是來自未來的自己。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極其華麗的詞藻講述一個平鋪直敘的故事。

來自失溫家庭的艾爾頓·約翰,在歌手生涯與私人生活一路對愛的真諦的尋找與學習,透過戒毒的機會反思,艾爾頓·約翰學習到接受親友的缺點,擁抱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對自己的愛就是他一直尋覓的真愛。

如今他也成了一名父親,肯定不會吝嗇對自己兒子的每一次讚揚和肯定。

作者 ✎艷 後

編輯 ✎ 艷 後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這部音樂傳記片,能複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功嗎?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