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了各個城市的樓市冰山指數,發現一個挺震撼的現象:北方的大城市房價整體大跌,小城市卻仍然在爬高。
這個北方,不是指東北、內蒙古、西北,而是指京津冀、河南、山東、山西這幾個在北方位置靠南的原來比較有希望的省市。
所謂的大城市是GDP在全國排名比較靠前的城市或者省會,所謂小城市也不是很小的城市,因為太小的地級市、縣在冰山指數中是不體現的。
先看這些“大城市”的房價:
再看幾個“小城市”的房價:
這真是一個奇怪又震撼的現象,北方的大城市房價大跌特跌、整體淪陷,小城市卻春光盎然、劍指偏鋒。不少全國性的樓市“專家”把這種北方大城市房價的暴跌形容成北方城市的第二次敗退,那這些小城市的逆勢上漲說明了什麼?難道北方要靠小城市來拯救?
我們先分析下這種不同現象背後的原因。
對於這些大城市的暴跌,我想有幾個因素避不開:
一是2016年後北方大城市都頒布了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小城市因為房價波動沒有那麼大、牽涉人數比較少、在全國影響力小等原因並沒有入了高層的眼,調控政策反而比較松甚至就沒有發布。
二是北方大城市在2016年到2018年曾贏來了一波房價暴漲。樓市也是市場,房子也是商品,也要遵循有漲有跌的規律,那時漲的猛,現在跌的也猛。
三是這幾年北方大城市確實經濟不咋地,經濟轉型不太順利,缺少高收入工作,對房價上漲難以形成長期的託付。這也是南方大城市已經走出下降期開始上漲了,北方大城市還在繼續下跌的原因。
所以北方這些大城市房價的下跌有其必然原因。
再來看小城市,小城市房價的上漲、爬高也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房價上漲有一種輪動規律,每一輪大漲或者大跌總是從一線城市開始,然後是二線、三線甚至小縣城。可能大城市房價下跌很長時間了,小城市房價還沒有漲到頂點。而小城市又沒有嚴厲調控政策這根導火索的引導作用,難以短期內強制扭轉房價行情。
二是上一輪棚改加速了小城市房價的上漲,棚改人為製造了空餘土地、買房需求、買房資金,不過現在這個棚改已經基本停止了。
三是小城市地方政府托市、救市意願強烈,不少小城市甚至出台了禁止開發商降價的通知。開發商、已經購房者也在廣告、家長里短中吹噓房價上漲的“新聞”,引誘未購房者上鉤。
綜上,這些北方大城市房價跌的有道理,小城市漲的也有理由。
可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我認為北方大城市的今天就是小城市的明天,小城市的今天也是大城市的明天,不同的是,大城市以後的房價還會上下波動式的上漲,小城市可能就此“趴窩”了。
上面列舉的這些“大城市”,要麼經濟排名靠前,要麼是省會,經濟、政治、教科文衛資源豐富,人口腹地廣闊。
在國家提高城鎮化率、大搞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大環境下,這些大城市的未來還值得期待,資金和人口以後將加速向這些城市轉移,足以支撐這些城市的房價上漲。
小城市則不同,小城市是沒有富貴命卻得了富貴病。
我們只需想一想,就現在這個行情下,大城市的房價持續下跌,小城市的房價繼續爬高,總有一天甚至現在已經發生了“小城市房價和大城市郊區持平或者略高”的現象,那麼這些小城市的市民是願意在小城市買房還是去大城市呢?
答案一目了然,筆者身在青島,已經有很多有眼光的日照、臨沂的朋友來青島買房了。
本身小城市因缺少工作就留不住人口,現在房價的上漲,變相加速了小城市人口和資金向大城市的轉移。可以說,小城市的房價上漲,是自斷手腳、得不償失!
山東人、江蘇人曾以發展平衡嘲笑成都、武漢等中西部城市的全省吸血,現在山東、江蘇卻也只能承認了成都、武漢發展模式的“有眼光”,進而加大濟南、南京的首位度。
既然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發展已經形成共識,並獲得高層認可,那麼小城市的未來也就確定了,不說是像鶴崗、玉門那些偏遠小城市的房價一文不值,但經歷一場血雨腥風已是必然。現在棚改的暫緩,直接加速了這個後果的到來。
我認識不少全國性的房產大咖,大家極為一致的認為小城市的房價遲早有一場暴跌,只是時間不確定,可能一根導火索就猝發了大跌暴跌,也有可能溫水煮青蛙式的緩慢下降。
所以,上面這些冰山指數里,北方大城市房價雖然一律的下跌,但前景卻值得看好;小城市雖然現在看着一片大好,但卻最是讓人害怕,從光明步入永久的黑夜才是最折磨人的。
因此,我一直勸人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經濟和人口雙增長、政治級別高的城市裡,這樣你的家庭財產才能保值甚至升值。
假如發生最壞的結果,你在這些大城市的房子也沒有保值,但你的家庭隨着你的房子轉移到了大城市,你的孩子就早一代享受大城市的配套。
既然中心城市化勢不可擋,你這一代不來大城市,你的後代總有一代要來,要知道越往後來大城市付出的代價就越大。你來了,你的後代就可以少付出一些努力,提到你也會由衷的誇讚:這是我們家最有眼光的祖先!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青城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