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炮轟出高景氣周期!A股油運板塊集體躁動,招商南油半年大漲200%:為什麼“戰爭受益股”選中了它?
俄烏戰爭是本次油運行業進入高景氣度的直接導火索。
作者 | 羅蘭
編輯 | 小白
俄烏戰爭全面升級,A股油運板塊逆勢大漲
當地時間9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簽署《局部動員法令》。動員令預計將徵召30萬名預備役公民參戰,並且在部分軍事動員結束前,服役期將被無限期延長。
巧合的是,也是在9月21日,A股油運板塊逆勢大漲。比如招商南油、中遠海能、招商輪船等等。
最近A股大盤不好(其實全球各國股市都不好),但是個別板塊、個別股票不僅非常抗跌,甚至直接逆襲出一輪時間跨度長達半年的牛市行情。
以招商南油為例,公司股價早在今年4月份就啟動上漲趨勢了,不到半年時間漲了2倍。油運板塊的其他相關股票,也是類似的走勢。
所以說,買錯股,牛市也是熊市;買對股,熊市也是牛市;不用市值風雲APP“買股之前搜一下”,你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對錯。
(招商南油周K線。來源:註冊制炒股軟件市值風雲APP)
背靠招商局的國有企業
接下來風雲君將重點分析招商南油的基本面以及背後的市場預期、投資邏輯,看看公司這輪上漲行情,究竟有沒有業績支撐,有沒有比較硬核的邏輯支撐。
招商南油,全稱招商局南京油運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團,這個想必大家都聽說過,是資本實力雄厚、業務範圍非常廣的中央直轄的特大型央企。
招商局成立於1872年的洋務運動時期,創始人是晚清重臣李鴻章。
招商局的前身是輪船招商局,最早就是靠輪船運輸業務起家,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輪船運輸企業,亦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的先驅。
目前招商局集團涉及金融、房地產、保險以及港口等諸多領域。而招商南油只是招商局旗下專門從事油輪運輸業務的國有企業。
這裡先簡單解釋一下什麼叫油輪運輸。
油輪是油船的俗稱,狹義就是指專業運載原油、成品油的液貨(液態貨物)運輸船。廣義的話,就是指運輸各種油類的船。除了原油和成品油,動植物油,液態的天然氣和石油氣等等,都可以算在內。
本來招商南油早在1997年就上市了,但因常年虧損2014年被上交所終止上市。
2015年開始,公司進行一系列重組,將虧損的VLCC(超大型油輪)業務剝離出去,於2019年在A股重新上市。
2022年3月,中國外運長航集團將所持的股份全部無償劃轉給中國長江航運集團,中國長江航運集團變成公司新的控股股東,公司實際人仍為招商局,最終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
(來源:招商南油2021年年報)
遠東地區成品油運輸第一,國內原油運輸第二
招商南油是運輸服務商,以中小船型為主,以液態貨物為主。
公司的核心業務是運輸業,2021年公司的運輸業收入達到32.89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高達85%。
按照公司運輸的產品類型劃分,運輸業可以分為油品、化學品以及氣體運輸。2021年公司油品運輸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高達74%,因此油品運輸業務是分析重點。
油品運輸業務可以進一步分為兩大類:成品油運輸和原油運輸。
先看成品油運輸。
成品油是原油經過煉化廠加工而成的石油燃料等產品,主要包含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運輸的下游是消費端,比如汽車行業和航空行業;上游是原油煉化,再上游則是油田開採、原油運輸。
產業鏈的流程可以簡化為:油田開採—原油運輸—原油煉化—成品油運輸—汽車、航空。
招商南油是中國最大的MR油輪船東。MR油輪,是指中型成品油油輪,專門用來運輸成品油的。一艘MR油輪的運力在2.5-5.5萬載重噸之間。
公司的MR船隊主要覆蓋國內和遠東地區。其中,國內的經營區域主要是沿海港口、長江下游幹線段;國外的經營區域主要包括東北亞、新加坡和澳洲航線。而在美國、地中海以及波羅的海地區,公司只提供非常少的運力。
目前招商南油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成品油運輸服務商(按運力規模計)。
(來源:招商南油2021年年報)
原油運輸方面,招商南油在國內的運力航線主要覆蓋渤海灣地區、海進江、長江口、寧波以及舟山等區域。外貿原油運輸和外貿成品油運輸一樣,也主要針對東南亞、東北亞以及澳洲等航線。
需要說明的是,國內原油運輸市場和國外有很大的不同:國際與國內成品油運輸,還有國際原油的運輸,都是競爭比較充分的市場;唯獨國內的原油運輸市場,有點特殊。
國內的原油運輸實行准入制度,只有經過中國交通運輸部批准的航運企業,才可以在國內從事原油運輸業務。
國內的原油運輸市場,只有少數玩家獲准參與,基本屬於寡頭壟斷格局。招商南油就是其中之一,公司的原油運力規模可以在國內排到第二。
市場不僅不能充分競爭,國內的原油運價和運力還經常受到監管層的調控。因此,國內原油運輸的運價水平一般比較穩定,不會出現很大的波動。
(來源:招商南油2021年年報)
上述種種原因,導致一個現象:國際成品油運價和國際原油運價的走勢基本是一致的,但是國內成品油運價與國內原油運價的走勢並不一致。
下面兩張圖分別展示的是2021年波羅的海原油運價指數(BDTI),以及波羅的海成品油運價指數(BCTI)。兩者的走勢曲線差不多是一樣的。
根據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數據,2021年中國沿海省際原油運價指數平均值為1542點,同比只是微跌0.6%。運價水平基本保持穩定。而同期的沿海成品油運價指數平均值同比下跌了7.4%。兩者有明顯的差異。
運力方面,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招商南油擁有及控制運力61艘,共計224萬載重噸。
(來源:招商南油2022年半年報)
內貿業績穩定,毛利率高;外貿業績波動大,毛利率低
招商南油的業績表現要按內貿與外貿作一定的區分,因為國內與國外所面臨的市場環境並不一樣。內貿業務受全球經濟發展、地緣政治衝突等影響較小。
公司外貿業務收入從2018年的17.2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9.4億元,隨後開始下滑至2020年的16.2億元。2021年進一步下滑至11.9億元。
與外貿業務形成鮮明的對比,公司內貿業務收入從2018年的16.6億元,持續穩步增長至2021年的26.7億元。期間的CAGR為17.2%,增速還可以。
外貿業務收入表現糟糕,主要原因是國際成品油的運價持續下行。
(來源:招商南油歷年年報)
內貿業務的毛利率整體也要比外貿業務高。2018-2020年,外貿業務毛利率從16.3%提升至32.1%,內貿業務毛利率則從22.3%提升至36.9%。
2021年,內貿業務和外貿業務的毛利率同時出現大幅度的下滑。其中,外貿業務的毛利率下降了23個百分點,而內貿業務的毛利率只下降了15個百分點。
(來源:招商南油歷年年報)
從毛利率的變動也可以看出,外貿業務的彈性確實要比內貿業務大。
其實外貿業務才能夠反映充分競爭狀態下的油輪運輸市場。國內一系列的產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內貿業務業績的波動性。
公司毛利率一般由兩個因素決定。一個是運價,一個是運輸船的燃料成本,也就是油價。2021年公司的毛利率出現大幅度下滑,主要是油價漲得太猛了。(註:運價和油價之間沒有必然的關聯性。)
2021年,WTI、Brent原油期貨收盤價的年度均值分別為68美元/桶、71美元/桶,較2020年分別大漲上漲72.2%、64.3%。
(來源:招商南油2021年年報)
油價的飆漲,拖累了公司毛利率,尤其拖累了外貿業務的毛利率。受此影響,公司凈利率也遭遇大幅下滑,2021年的凈利率只有7.9%,直接跌到2018年以前的水平,
(來源:Choice數據)
公司凈利潤在2021年跌到3.05億元,比2018年的3.64億元還要低。波動真的很大,行業周期一旦不行,那就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來源:Choice數據)
上半年利潤翻倍!名副其實的“戰爭受益股”
投資既然是投預期,那麼目前來看,影響公司2022年業績的主要因素就是俄烏戰爭所引發的能源危機。
根據公司2022年半年報的數據,招商南油已被證實為“戰爭受益股”:今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5%,歸母凈利潤直接大漲108%。
(來源:招商南油2022年半年報)
前文說過,公司的外貿業務的彈性很高,俄烏戰爭的溢出效應直接影響的是公司的外貿業務。
事實也是如此。無論是波羅的海原油運價指數(BDTI),還是波羅的海成品油運價指數(BCTI),都在俄烏戰爭爆發後迅速拉升。
(來源:招商南油2022年半年報)
(來源:招商南油2022年半年報)
國際原油和成品油運價的提升,使公司上半年的毛利率和凈利率迅速反彈。
(來源:Choice數據)
招商南油認為,俄烏戰爭的爆發是本次油運行業進入高景氣度的直接導火索。
風雲君的觀點也是如此。
烏俄戰爭的溢出效應為什麼如此大?
不過,風雲君還想再進一步討論俄烏戰爭的特殊性。
戰爭爆發通常會加劇能源供應的緊張,但俄烏戰爭能對全球石油、航運、糧食、化工等諸多行業產生這麼重大的擾動,背後有其特殊性。
風雲君認為,和一般戰爭相比,俄烏戰爭有以下三大特殊性。
首先是參戰雙方都不簡單。
俄羅斯不用說,聯合國五常之一,擁核國家。其擁有地球上最大的國土面積,人口近1.5億。烏克蘭則是僅次於俄羅斯的面積第二大的歐洲國家,人口4千萬。
從人口和國土面積來看,烏克蘭和俄羅斯都是大體量的國家。更為關鍵的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在國際石油、天然氣和穀物等市場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來源:招商南油2022年半年報)
戰前,俄羅斯是歐洲能源主要的供應商,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也是僅次於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原油出口國。俄羅斯還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氣出口國。
而烏克蘭素有“歐洲糧倉”之稱,戰前是全球世界第二大糧食出口國。根據烏克蘭經濟發展、貿易和農業部數據,2019-2020年烏克蘭的大麥出口居世界第二,玉米出口世界第四,小麥出口世界第五。
俄羅斯和烏克蘭對全球經濟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這兩個國家打起來,肯定會影響全球能源產業和糧食產業的供需平衡。
其次是戰爭規模較大。
戰爭伊始,烏克蘭就發布全國軍事動員令,整個國家進入戰時軍事管制狀態。現在俄羅斯也發布了動員令,準備徵召30萬預備役軍人。之前俄方投入25萬到30萬兵力,直接入烏的俄軍在15萬人左右。
第三是貿易制裁加劇能源供應緊張。
歐美各國對俄羅斯實施石油禁運,而俄羅斯則通過停止能源供應回應制裁。
本來戰爭就容易導致能源供應緊張。這倒好,現在還要加上貿易制裁,能源就更加緊缺了,尤其是歐洲國家。
那麼歐洲最可能從哪些地區彌補石油缺口呢?
來看一張2021年歐洲的石油進口結構圖,如下所示。歐洲第一大石油進口國家(地區)是俄羅斯,排在俄羅斯之後的,依次是非洲、中東地區、北美洲。
這裡最不可能的是北美洲,尤其是美國,因為美國自己的石油儲備也很緊張。
俄羅斯受制裁之後,歐洲轉向美國進口原油和成品油。但是隨着美國暴漲的出口,美國的庫存也大幅減少了。9月份,美國的俄克拉何馬庫欣原油庫存為24.8百萬桶,較2022年初下降了28.9%(如下圖所示)。
美國現在的石油庫存水平處於歷史級別的低位。
只從距離遠近的角度考慮,歐洲最可能從非洲和中東地區尋找石油供應。目前招商南油主要在做遠東地區的成品油運輸,歐洲會不會加大採購遠東地區的石油,還不好說。
而且前文也提到,招商南油的國際運力很少涉及美國和歐洲大陸。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歐洲無論從非洲、中東,還是遠東採購石油,相較之前的航線,運距一定是由短變長了。
長運距航線的增加,導致全球石油運輸距離增加,這直接刺激了市場對油輪的需求。
這是從需求端去分析運價提升的原因。
(來源:招商南油2022年半年報)
供給側方面,俄羅斯航運企業受到制裁,全球運力出現一定的空缺;油輪的生產周期又比較長,油輪供應難以在短時間對快速增長的需求做出反應。
一邊是需求提高,一邊是油輪供給跟不上,運價自然會上漲。
現在的問題是:油運行業的高景氣度能夠維持多久?運價能否繼續上漲?
要解答這些問題,關鍵還得持續跟蹤歐洲的能源危機,以及俄烏戰爭的進展。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雲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雲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以上內容為市值風雲APP原創
未獲授權 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