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成都市村(社區)資金“銀村直聯”推廣應用現場會在都江堰市幸福街道辦舉行。

紅星新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目前,都江堰市所有鎮(街道)均已開展“銀村直聯”在線支付業務,截止7月19日,已完成3589筆交易,交易金額約1400萬元。溫江區財政局也在部分鎮(街道)開展了“銀村直聯”支付業務,截止7月20日,完成了504筆交易,交易金額約481萬元。
下一步,成都市各區(市)縣財政部門將根據試點情況,藉助“銀村直聯”,推進村(社區)資金管理會計核算制度化、規範化、信息化。
打通村級會計核算軟件系統與合作銀行系統
“幹部不經錢、會計不經鈔”
與傳統的以現金為主的村級會計核算方式不同,“銀村直聯”打通了成都市村級會計核算軟件系統與合作銀行系統,使村(社區)財務核算與銀行資金賬戶形成一體化閉環式管理。
都江堰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銀村直聯”服務平台的運行首先是節約了社區財務經辦人員大量的時間。“工作人員不用再接觸大額現金,資金支出更加規範,使支付行為有據可查。”
同時,由於銀行交易的無現金化和可追溯性,“銀村直聯”還能夠加強資金的全環節審核、監督。
“對於實現村級財務支付環節的相互監督,有效控制了資金支出,實現‘幹部不經錢、會計不經鈔’,健全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體系,築牢了村(社區)廉政建設網絡體系防線。”都江堰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1月,都江堰市幸福街道蓮花社區完成了與成都農商銀行都江堰支行的線上支付簽約工作。今年4月,成都市財政局在蓮花社區“銀村直聯”的現場調研會上,解決了提升軟件運行便捷度、減免線上跨行轉賬手續費等問題。截止2021年7月20日,蓮花社區完成線上支付17次,支付138筆,累計支付金額515973.74元。
幸福街道蓮花社區報賬員王勝芳介紹,開啟“銀村直聯”服務後,社區報賬員不再採用傳統的開立轉賬支票方式到銀行排隊辦理支付業務,可在線實現批量代發多筆業務跨行轉賬,最大限度地節約了時間和人力成本。
“系統支持全程記錄追溯,這樣既可以對村(社區)財務人員進行有效監督、主動預防微腐敗滋生,維護村民居民合法權益,還能夠對村(社區)財務人員進行有效保護,也為數字人民幣在村(社區)的應用奠定了基礎。”王勝芳告訴記者。
保障村(社區)資金安全
未來還將增加多樣化便民服務功能
現場,成都唯特斯軟件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演示了系統操作流程,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銀村直聯”除了可以實現在線支付、實時查賬外,平台還能夠與銀行自動對賬,保證平台記賬不出現遺漏、錯誤,銀行餘額與出納日記賬管理餘額不一致時,系統會限制結賬。
“‘銀村直聯’能夠有效避免個人資金與集體資金混用,杜絕村(社區)幹部和財務人員隨意支取款項、隨意將銀行存款提現或挪用,保障村(社區)資金安全。”該公司工作人員介紹。
成都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銀村直聯”在線支付平台還可進行功能拓展,下一步在全市推廣運用過程中,將增加如金融助貸、耕保兌付、生活繳費等多樣化的便民服務功能,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王培哲 攝影報道
編輯 譚王雨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