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分析一下湖人的前三場季前賽。
先說防守端。
防守體系
首先,從訓練營和更早的採訪中,我們了解到了哈姆對於湖人最主要的改造是重塑了湖人的防守體系。
其中最重要的是兩點:一、要求戴維斯等內線球員更多地留在籃下而不是擴防、換防到外線;二、要求湖人的外線球員更有侵略性地追防對手。
其實簡而言之,就是把雄鹿那套防守體系搬到了湖人來——利用內線雙塔的優勢,鎖死內線和中近距離,把外線防守交給外線球員自己解決。
筆者的理解,哈姆對於湖人防守體系的改造同樣是基於兩點:
一、湖人現在的人員構成
二、湖人上賽季的防守問題
先說人員構成。
經過休賽期的一系列引援後,湖人的陣容分布呈現出很明顯的特點——內線多、後衛多。
托馬斯-布萊恩特、達米安-瓊斯都是值得擁有25分鐘以上上場時間、護框能力超強的中鋒,湖人陣容中還有安東尼-戴維斯——這意味着湖人大部分時間裡需要打大陣容。
而且別忘了,事實上現在詹姆斯在防守端也需要被視作是內線。
而後衛線上,湖人隊更是人滿為患:威少、貝弗利、納恩、朗尼沃克,這是湖人詹眉之外最貴的四人,他們每人同樣也值得20分鐘的上場時間。而且湖人還有施羅德、里夫斯、克里斯蒂,前兩位也值得20分鐘的上場時間。
這裡我想對湖人的後衛”亢余“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其實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你可以稱湖人的後衛位置“人滿為患”——也可以說他們後衛位置“深度出色”。
關鍵在於教練怎麼用。
不過這裡我們先說第二點——湖人上賽季的防守問題。
湖人上賽季的防守排聯盟第21位,很差,這大家都知道,其中威少和詹姆斯淪為口誅筆伐的對象——這點對錯與否我們休賽期已經長篇累牘的討論過了。
現在我再提出一個問題,上賽季湖人的防守到底哪裡差?
來看一下Clean the Glass給出的數據——湖人對手各區域命中率:
從左往右依次是有效命中率、禁區、中近、中遠、三分、各區域三分命中率,其中背景帶顏色的數字表示該項命中率在聯盟中的排名(因為是防守數據,所以命中率越高排名越低)。
我們可以看到——很明顯,湖人的主要問題在於禁區而不是外線——對手在湖人禁區的命中率是誇張的67%,排名聯盟第23。(我再補充一點:湖人讓對手在禁區的出手頻率是35.6%,聯盟第三多)
所以,現在我們可以琢磨一下哈姆為什麼要用這套內線蹲坑、外線擠過掩護的防守體系了。
首先,內線守蹲坑——一方面充分利用濃眉、瓊斯、托布的護框優勢;另一方面,減少常規賽頻繁換防對戴維斯的消耗。
至於為什麼不採取【強延誤】式防守我認為出於兩點:一是延誤防守比較考驗輪轉紀律性,而湖人有威少這個防守智商不高的,沃克也屬於靠身體而不是腦子防守的類型;二是新球員、年輕球員較多,延誤輪轉體系需要更多磨合練習之後再使用,季前賽先把一套防守體系練明白,不要把事情複雜化。
另一點,外線擠過掩護防投籃——一方面利用貝弗利、納恩、施羅德、里夫斯腳步快、擠過掩護能力強的特點,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從而能讓內線留在禁區護框;
另一方面——擠過掩護追防消耗體力啊!每個人全力以赴防15-20分鐘,累了就換,“人滿為患”不就變成“深度出色”了嗎!
(你威少不想下來,我把你跑累了,你還能不下來嗎?#手動狗頭#)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套防守體系在季前賽前兩場的成果。
湖人打國王,開局第二分鐘,威少就追着福克斯跑過了兩個掩護——還記得哈姆在夏天替威少設立的挑戰嗎?“我需要你像是鬥牛犬一樣追防對手,打出高水平防守,我知道你有這個能力”
我願意稱哈姆為美職籃PUA大師......
當然了,教練是一視同仁的,不止威少,除了三大內線,湖人的每個人都在全力以赴的追防。
克里斯蒂如同牛皮糖一般對基根默里死纏爛打——這小夥子的防守基本功和態度是可以的。
連老詹都選擇擠過掩護——說實在的,有點強人所難了,不過可以看到,得益於這個防守策略,瓊斯留在籃下,濃眉可以放心的去撲對手出球後的底角三分——濃眉獨步聯盟的防守覆蓋面積終於不再被(換防)浪費了。
貝弗利擠過掩護干擾布克投籃。
貝弗利連續擠過兩個掩護,保持在布克身前——當後衛能夠這樣做好自己的事情,弱側的詹姆斯只需要刷卡協防就好了,而假如貝弗利不這樣努力的擠過掩護,詹姆斯就不得不幫他補防,就會漏掉弱側的三分。
所以,擠過掩護能力和撲防三分效果是相輔相成的——當你是小陣容的時候尤其如此,矮個內線原本護框、保護籃板能力就差(需要收縮),如果還需要為後衛補防,再去撲外線三分,會不會有些強人所難了?
來看個上賽季湖人防擋拆的動圖:
這種球在黑子的口中就是“詹姆斯又漏三分”。但是拜託,詹姆斯不離開自己本布里,下順的克拉克斯頓誰來補?
不談晦氣的事了,繼續正題:
里夫斯被擋住後,依然拚命回防,蓋掉保羅的中距離拋射——其實除了庫里、利拉德這種異類,聯盟大多球員擋拆後還是往裡走的,所以擠過掩護+沉退也是在給對方做選擇題——中距離式場上出手效率最低的地方,你要不要出手?
而你的外線防守者越堅韌、擠過掩護越快,給對方思考的時間就越少。
納恩擠過掩護干擾布里奇斯——注意這球,納恩自己解決了問題,所以湖人可以用兩個人去抱住艾頓——湖人終於也可以讓對手中鋒享受一下安東尼-戴維斯的待遇了。(預測一下,這賽季濃眉打字母、恩比德,數據對比應該會比去年好看)
“娟兒”托斯卡諾安德森的擠過掩護能力也很出色,祝他早日康復,他在單防和協防上都可圈可點。
湖人這兩場比賽在防守掩護上還有很多精彩鏡頭,就不全部放上來了,想看的朋友可以去看我主頁有篇集錦分析貼。
接下來我們聊聊湖人防守體系另一個進步的地方——他們的協防。
擠過掩護成功當然好處多多,但要知道,再好的防守者也有被掩護擋住的時候——那麼在領防者被掩護擋住之後該怎麼做就很重要了。
來看看湖人的幾種協防姿勢:
有句話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哦不,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出所料,威少在第一次成功擠過掩護後每兩分鐘,就擠掩護失敗了一次。
但湖人早為此做好了準備——達米安-瓊斯選擇換防(在他的個人分析我們詳細講過他出色的換防能力),張開雙臂和濃眉在強側拉起一張“大網”,迫使深知他能耐的福克斯放棄了單打。
而在福克斯出球後,瓊斯和濃眉又很快的收縮內線,防下了巴恩斯和小薩的兩次沖框——頗有幾分2020年湖人“內線禁飛區”的意思。瓊斯說自己將擔任麥基、霍華德的角色所言非虛。
貝弗利繞掩護腳步跟不上小米切爾,但戴維斯可以直接接管米切爾,而貝弗利反應迅速,馬上撲向薩博尼斯切斷米切爾給他的傳球路線——儘管老黑貝的腳步有時慢了,但他的協防意識絕對是後衛中的頂級(此前他的分析文章我們有說過)
這一球貝弗利擠過掩護又失敗了,但是可以看到,托馬斯布萊恩特、安德森、弱側的詹姆斯收縮補防的速度非常之快。留下了一張經典的圖片:
繼續看湖人的另一種協防類型:弱側刷卡式協防。
這一球里夫斯被大橋掛了一下,落後了布克一個身位——但弱側的貝弗利用極具侵略性的刷卡式協防迫使布克停下了腳步,這三場季前賽,湖人的弱側協防侵略性比上賽季肉眼可見的提升,再看一個:
幾乎在每一次湖人領防人擠過掩護時,你都能看到弱側的協防者很具侵略性的進行刷卡式協防——迫使對手出球,然後進行小範圍的撲防去干擾三分。
很雄鹿式的防守,有時候可能會被手感好的對手射穿,但是大部分時間內會奏效——至少你不會再看見上賽季那樣,內線延誤後外線被迫大範圍輪轉,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內線外線漏個乾淨的畫面。
連威少的刷卡式協防都很有侵略性,這一球威少、納恩、濃眉的三人防守配合非常漂亮——從兩場季前賽看,威少確實在積極做出改變,我們應該就事論事,該誇就要誇。
此外,一個令我驚喜的地方是勒布朗-詹姆斯重回側翼之後的協防表現:
先是突然上搶,打亂了太陽原本的戰術布置,接着在艾頓拿球後,敏銳的抓住了艾頓對於身後的視野盲區,突然收縮搶斷得手——勒布朗的防守意識一直都在,問題是你不能把他當安東尼-戴維斯用......
在意識到布克被逼到底角後,果斷上前包夾,迫使太陽失誤。
弱側刷卡式協防,很具侵略性,險些造成保羅失誤。
人人擠過、人人協防,這就是季前賽前兩場的湖人外線防守——可以說,目前為止,每個人都展現了積極的態度,整體的外線防守是比上賽季上升了一大截的。
而這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湖人重新拉起了2020賽季的“內線禁飛區。
可以看到,每次湖人的護框成功,都伴隨着外線球員擠過掩護頑強地追防——這球里夫斯貼得很緊,強投並不是好機會,所以蒙克選擇了突破,隨機被內線等候的加布里埃爾干擾。
克里斯蒂頑強的擠過掩護,濃眉始終留在籃下,蒙克忌憚濃眉的護框選擇了拋投,不中。
在湖人嚴防內線的情況下,第一場季前賽上半場,國王隊在油漆區31投14中,命中率僅45%;第二場比賽對陣太陽,太陽上半場在油漆區19中8,命中率僅42%。
還記得我們上面的數據嗎?21-22賽季,湖人對手在內線的命中率是67%。儘管樣本較小,但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進步了。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整個休賽期的球員分析中,我一直在強調防守比進攻更重要,儘管這只是季前賽,儘管樣本還僅僅是兩場比賽,但湖人的進步是肉眼可見的。
下一篇,我將結合第三場比賽,系統的講一下在達爾文-哈姆構建的”一內四外“體系中,湖人球員們有哪些精彩表現或問題。
敬請期待,下回分解。
創作不易,希望喜歡文章的朋友幫忙點點推薦和關注,也歡迎大家評論區指正交流,筆者會努力創作更高質量的籃球分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