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一名運動員,球迷優先想到的往往是他的成就。如果能得到全明星、金手套、銀棒獎乃至賽揚獎、MVP的垂青,那很容易就會被世人所記住。
反過來說,比起短期爆發,長期耕耘不是那麼容易引起關注,有些球員表現穩定,但從來沒有特別拔尖的賽季,就可能在形象上吃了虧。
在征戰MLB的亞洲球員中,有一位投手特別符合這種描述。他七個賽季內先發211場,主投1319.0局,自責分率3.45,三振986次。
乍一看是不是覺得成績還不錯?接着列舉,他累計了20.88的勝利貢獻值,在所有亞洲球員中只有鈴木一朗、秋信守、達比修有、松井秀喜、野茂英雄這五人比他高。投球局數上,比他多的僅有野茂和朴贊浩,三振上比他多的還有達比修和田中,勝投數則和達比修並列亞洲第三,5場完封勝只輸給野茂的9場。
但如果告訴你,這名和諸多星光熠熠的亞洲球員比肩的投手生涯從未進入過全明星,也沒有得到哪怕一張賽揚獎選票,你是不是要跌落眼鏡?
他,就是曾經在洛杉磯道奇和紐約揚基擔任中堅投手的黑田博樹。他從來就沒有像野茂、達比修或者柳賢振那樣被當作王牌來看待,事實上他也沒有任何一年能夠得上嚴格意義的王牌水準。但我們回看黑田留下的成績單,任誰都會嘆服他竟然取得了如此不俗的成就。
1975年黑田出生於大阪,他的父親黑田一博曾是NPB選手。高中時代黑田就讀棒球名校上宮高,訓練環境近乎地獄級,成績卻一直不太突出。即便如此,黑田並沒有放棄,他以維新志士西鄉隆盛的詩句“耐雪梅花麗”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堅信只要持之以恆,就會獲得回報。
高中畢業後,黑田進入東都大學棒球聯盟的專修大學。彼時NPB廣島東洋鯉魚的球探宛田聰經常去專修大學交通不便的訓練場觀察黑田,他認為黑田兢兢業業,且不服輸,有作為職棒選手的潛力。在宛田的鼓勵下,黑田球技愈發精進,球速來到150公里。
後來其他球隊的球探也開始關注黑田,但知恩圖報的黑田忘不了第一個相信他的宛田。大學畢業後,他表露了加盟鯉魚的意願,說“無法想象穿着其他球隊的制服,站在廣島市民球場,在鯉魚的球迷和球員前投球。”
在職棒的前三年,黑田經歷了一番震撼教育,只取得了12勝21敗,自責分率5.55的慘淡戰績。1999年底他代表日本出戰第14屆洲際杯國際棒球賽成為了他生涯的分水嶺,之後他進入了上升通道。2003年他擔任廣島的揭幕戰投手,2005年拿下央聯勝投王,2006年拿下央聯自責分率王,正式躋身日本一線投手。
黑田博樹2018年為老東家鯉魚隊開球
2008年,黑田遠渡重洋加盟道奇。當時西雅圖水手願意給他四年合約,不過黑田心裡仍然惦記着在美國實現大聯盟夢想後要回歸廣島,只接受了一份三年合同。
大多數赴美投手遇到的最大困難,一個是適應更高的比賽強度,另一個是傷病。黑田在NPB時期更多偏向速球派,而MLB整體球速較快,一些在日本比較依賴球速的投手,到了大聯盟可能投球的威力就不夠。
好在黑田的球種非常完備,面對左打和右打也有不同的武器球可用。他的王牌球種是一種日語稱之為“shuuto”(也有譯法叫做“噴射球”)的類二縫線速球,他的四縫線直球、滑球、指叉球和偶爾搭配的曲球也非常有效。
對上右打時,黑田大量使用shuuto(前文提到的類二縫線速球)、滑球和指叉,取得兩好球後,他可以用外角低滑球誘騙擊球員揮空,也可以用shuuto迫使打者擊出不營養地滾球。
而對上左打時,黑田則會用變化多端的指叉球,他既可以投出下墜幅度很大的軌跡,也可以製造顯著的投球手側位移(對左打來說就是飄向外角)。MLB七年間他一共投了3405顆指叉,被打擊率只有.193,被長打率.270,僅僅有10顆被轟出去,製造了463個揮棒落空三振,幾乎是他全部三振的一半。
黑田另一大優勢是精準的控球,他在MLB每九局保送只有2.0個,迫使擊球員經常要追打他的投球,難以採用選球策略。因此即便黑田赴美時已經是33歲高齡,最後一個賽季是39歲,球速早不在巔峰,他仍然可以誘騙擊球員。
在傷病方面,黑田更堪稱是一個奇蹟。除了他在道奇的第二賽季(34歲)時休息過幾個月,其餘六年幾乎都能長期保持健康,先發場次都達到了30場。這樣的高工作強度,不管是哪國的投手,若能在23歲到29歲間做到,都可以誇一句“真耐投”。亞洲投手往往給人以“病號多”的印象,黑田這位日本大叔卻如此“經久耐用”,實在是難以找到合適的言語形容。
遺憾的是,黑田雖然年年發揮不錯,但是打線卻異常不給力。他效力的球隊這七年都取得了正戰績,可是他生涯場均的火力支援卻不足4分,以至於大聯盟生涯只取得79勝79敗這麼平庸的勝負結果。
黑田的季後賽賽運也很糟糕,一共主投5場比賽,有4場都是優質先發,僅有一場被打爆還是受到傷病影響,可謂大場面大心臟。無奈球隊走得都不遠,黑田因此沒能在世界大賽中展現自己的身手。
而在個人榮譽方面,黑田沒有像達比修、岩隈久治、朴贊浩和柳賢振曾取得過的那種特別亮眼的單季表現,在道奇、揚基這樣的強隊擔任先發投手也很難獲得全明星的位置。
不過,大聯盟的總經理們誠實的操作可以說明一些問題,2014賽季結束後,即將步入40歲的黑田仍然得到了一年1800萬的合同報價。黑田從來沒能在一個可以爭冠的陣容里效力過,但任何一個爭冠陣容里,對黑田這樣自責分率3字頭、能吃下200局、季後賽發揮穩定的先發投手都是求賢若渴。
然而黑田婉拒了這份邀約,他心中一直想着要回到廣島,在那裡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2016年NPB賽季,黑田率領着鯉魚殺入日本一決賽,無限接近着他的職棒冠軍夢。可惜對手是擁有大谷翔平的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鯉魚功虧一簣,以2-4敗北。
黑田的整個職棒生涯,不論是在日本還是美國,似乎都與好運不怎麼沾邊。或許是少時苦訓的關係,他的棒球價值觀顯得非常古板:“對於投球,從無享受與快樂可言,有的只是責任。”無論如何,他一直都能踐行自己的理念,忠於自己的球隊,投出低調而紮實的成績。
如果說有什麼投手是“隱形王牌”,大概就是黑田博樹那樣的吧。
你如何評價黑田博樹的棒球生涯呢?在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