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高淳區。
歷史文化名城,境內薛城遺址是6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古村落,伍子胥率部開鑿的胥河是世界上最早並且仍在發揮航運作用的人工運河。
這片土地上不少古村落古鎮,時光沉澱記憶豐厚,一起來看看高淳最美7大古村古鎮,你去過幾處?
1 高淳老街
高淳老街是華東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街,是全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這裡有江蘇省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被譽為“金陵第二夫子廟”,有“金陵第一古街”之稱;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餘年的歷史。
街道挨肩接踵的民居,木結構的門窗,凸顯着徽州特徵;街面兩邊用青灰石鋪設,整齊美觀,色調和諧;兩邊店鋪,極少有其他古鎮那些旅遊紀念品之類,經營的都是高淳本土的特產,少了浮躁的商業氣息。
2 固城古鎮
固城古鎮位於高淳區固城湖東岸,早在春秋時期吳王余祭就曾在此建瀨渚邑,築固城,土垣堅實,有“固若金湯”之稱。其城比金陵邑海早208年,堪稱南京地區第一古城,後還被楚佔為行都,這裡的“固城煙雨”、“花山樵唱”等名景曾為歷代文人雅士所頌詠。
固城文化遺產豐厚。朝墩頭遺址、固城遺址、玉泉寺、劉家隴萬壽台戲樓、雙女墳等名勝古迹聲名遠揚;伍子胥與浣紗女的故事、民歌《華山畿》的傳說、崔致遠與雙女墳的傳說、花山白牡丹的傳說家喻戶曉;固城武五猖、石山脫尾龍、橋頭大馬燈等傳統舞蹈流傳很久,民俗活動獨具吳風楚韻的地域特色。
3 漆橋古村
位於高淳區東北部,四面環水,超然獨處,別樣靜美且古樸的村落。
古漆橋始建於漢。漢代前稱“南陵”。西漢末年,丞相平當為了躲避王莽之亂,辭去官職後,攜帶家眷來此隱居。為了方便族人通行,在河上修建起一座木橋。史書載該橋被‘施以丹漆’,因為漆在古代的時候,是一種很名貴的材料,當地人就把這座橋稱為‘漆橋’,把這條河稱為‘漆橋河’,把此地稱為‘漆橋’。
漆橋自漢朝以來就是連接蘇南、皖南的交通要道。古時橋南、橋北建有進出的關卡城樓,是古驛道的必經之處。宋代岳家軍曾在此築城,與金兵在此反覆鏖戰。如今漆橋的北關門城樓也已復建,古薦古色,尤為引人注目,已成為高淳的一處旅遊景點。
過去漆橋主要以河連接水上交通。來自溧水縣枕頭山南麓、龍墩河與栗山之水,經漆橋河流入同城湖,全長13公里。作為水路和陸路的交匯之道,漆橋長年商賈如雲,購銷兩旺,為高淳著名集市。
保存至今的漆橋老街,全長500米,東、南、西三面環水,外圍縱長1000餘米。主街弧型延伸,巷道對稱,整個平面布局類似蜈蚣型。
深入這裡的街巷裡弄,探首凝望,不少老式住宅的面牆,仍保留了磚砌對稱氣流通風窗,俗稱“眉高眼低";富戶人家門位砌厚牆,外有門罩,內設“門池’’和防盜撐門杠龕,這類明代造型,作為江南古民居風格已稀有難覓。
散步老街上,兩側老房的屋檐外挑,門楣雕有精美的紋飾,顯得古靈滄桑,一些窗欞門眉雖透着久無人居的朽拙,卻更讓人浮想那2000年時光交錯的曾經……漢代古橋、宋代古井、明清建築歷歷在目,最老的房子建於元朝時期。
鮮為人知的是,漆橋是除山東曲阜以外規模較大的孔氏後裔聚居地。自孔子後人54世孫孔文昱在漆橋定居以來,孔氏後人在這裡繁衍生息,在江南形成了龐大的孔氏體系,至今已有700多年。當街的“江南孔府堂”建造年代久遠,幾經戰火又幾番修繕。堂內有孔子直立銅像一座,還有“憂道不憂貧”的祖訓條格。
孔氏家族“崇儒重道,重義輕利”的家風對漆橋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形成了當地淳樸重義的民風。並濡養了一代又一代漆橋子弟。
4 湯家村
東壩的湯家村古意盎然,村域面積80餘畝,現有清代建築二十餘處,其中,東壩戲樓台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湯裕國故居、湯裕照故居、湯紅兵故居被列為《高淳區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
東壩大馬燈是湯氏(湯家特有)傳承至今最完整的代表作,堪稱“江南一絕”。東壩鎮2011年1月被中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5 大山村
提起高淳,很多人會想到“慢城”,而大山村就是這慢城的標誌之一。青山綠水、野花爛漫,加上特色鮮明的古民宅點綴其間,令人心馳神往。
大山村坐落於群山之間,寧靜而美好。兩山一廟一戲台,六塘兩庫一古井,古村古樹古建築,新容新貌新風尚。說的就是這裡。
行走在鄉村小路上,你能看到慵懶的時光在這裡慢慢流淌。始建於明朝年間的高淳文峰塔、大山寺就坐落在這個美麗的村落,也值得尋訪。
6 西舍村
西舍村位於椏溪街道躍進村,村域面積160畝,村莊四周耕種良田,自然水系通達。西舍村曾是溧高地區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大本營和策源地。
西舍村成村於南宋時期,建築主體多建於清朝末期、民國初期,已有百多年歷史,其古建築眾多,大多保持晚清民宅風格,目前相對完善的遺址有芮氏祠堂、張巡紀念館、觀七公祠、孝義堂、小祠堂、崇義庵、溧高縣縣委縣政府、警衛營、區公所、財經局。
7 壟上村
東壩街道青山村壟上自然村,因位於壟上而得名。村子四周為茶園、林木、水塘所包圍,村內樹木青翠,灰牆黛瓦,老舊建築韻味古樸,如一方隱蔽、靜謐的“世外桃源”。
2017年成為省特色田園鄉村首批試點村之一,植入田園居住、文創藝術、逛逛體驗,打造自然清淡的慢生活。
趣訂生活 X 古村記 編輯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