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報廢車賣價抵不上一頓飯錢
價低跟壟斷有一定關係,新規放寬了行業准入門檻
原本高價買來的愛車到了報廢回收時就貶值成了廢鐵,一輛麵包車甚至賣不到200元,還抵不上一頓飯錢。近日,問政山東的播出再度引發大家對報廢車回收的關注。目前,不少報廢車車主因價低惜售,而回收企業卻處於“吃不飽”的狀態。
回收企業為何不提高價格來提升車主賣車積極性?報廢車回收的兩難悖論能否打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29家企業幾乎全按200元每噸收
雖然心理早有預期,但當聽到回收企業報出的價格時,市民王先生還是沒法接受。2003年時,汽車還算是奢侈品,王先生拿出10多萬元買了輛韓國現代伊蘭特轎車,全家出行都靠它,對它愛護備至。
隨着濟南市機動車保有量的急劇攀升,王先生家的寶貝也走到了“暮年”,由於工作的變動,近幾年王先生開車的次數越來越少。近日,他恍然想起自己的愛車,經過查詢,已然脫審了三個審車周期,車輛已經屬於報廢狀態。
既然已經報廢,再駕車上路已經不可能。經過一番思量,王先生電話詢問了報廢車回收事宜,被告知可以上門拖車,也可以代辦車輛註銷等所有手續。可當問及價格時,對方表示只能按照車輛的整備質量以每噸200元的價格給予補償。
王先生這輛車大約1.5噸,如果賣給回收企業,只能拿到300元左右,這些錢甚至不夠一家人好好吃一頓飯。因心理落差太大,王先生最終打消了賣車的決定,決定等等再說。
類似的情況並不少見,目前,全省只有29家正規報廢車回收企業,幾乎全都按照每噸200元的價格收購報廢車,一輛麵包車甚至賣不到200元。很多車主賣車積極性不高,甚至有人將報廢車出售給非法企業、個人。

鋼鐵價格不高,企業稱利潤很低
在問政節目中,省商務廳廳長張德平分析認為,回收車價格低跟壟斷有一定關係,2015年以來省里沒有再審批報廢機動車資質,現在全省只有29家正規公司,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壟斷。
壟斷一般來說意味着暴利,然而,眾多的報廢車回收企業幾乎一致地叫苦,稱利潤微薄,現在只是在勉力支撐。
一直以來,報廢車的發動機、前後橋、車大架,變速器、方向機等五大總成必須在交警監督下完全破壞,報廢車最後主要以廢鐵形式回收。
“2008年前後鋼鐵價格高漲時有過一段,可以說是暴利,近幾年鋼鐵行業低迷,只能算是勉力支撐。”山東省物資再生協會秘書長、山東省華嘉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葛繼偉介紹,2008年前後,一噸廢鐵能賣到三四千元,企業在回收報廢車時也曾給出每噸四五百元的價格,但後來鋼鐵行業低迷,2015年前後,廢鐵甚至跌到每噸四五百元。去年以來,鋼鐵行業有所回溫,保持在每噸大約千元的水平。基於此,企業回收報廢車的價格也只能一再降價。
200元每噸的價格在回收企業看來,依舊是利潤微薄。葛繼偉給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算了一筆帳。一輛轎車一般在1.5噸左右,大約能拆出700公斤廢鐵,按每噸1000元計算,能賣700元錢。除去給車主大約300元,似乎企業得到了400元的利潤。
實際並非如此,葛繼偉介紹,報廢車回收企業經營成本高昂,需要佔用大量倉儲用地和人力資源,此外還有大批的業務員。“國家對報廢車回收行業徵收高額稅收,現在徵稅額大約是20%左右。”按照這個比例,拆解一輛轎車大約要交納140元的稅收。
此外,拖車也是一項主要支出,目前他們為車主提供拖車服務,不管遠近都是免費。如果去商河,光拖車費就要二三百元。再加上固體危廢處理清運等支出,利潤已十分有限。
有車主嫌價低,賣給非法拆解企業
相對於利潤微薄來說,報廢車回收企業面臨的更大問題在於“ 吃不飽”,大量器械常處於閑置狀態。以山東華嘉為例,它每年能拆解至少5萬輛車,最多可拆解8萬輛。目前,他們全年實際拆解的報廢車只有4000輛左右。
“今年的情況好一些,濟南市在推動老舊柴油車的淘汰工作,截止目前我們已經回收車輛6000輛左右。”葛繼偉說,但這個數量提前預支了未來的存量。
目前,濟南市共有3家正規報廢車回收企業,有一家在萊蕪區。據了解,萊蕪這家企業前期投入2000多萬元 ,苦於沒有貨源,上半年只收到280多輛車,虧損50多萬元。
目前,濟南市每年通過正規回收企業報廢的車輛不超過7000輛,而根據濟南市公安局官方網站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強制報廢的機動車數量就已經達到1.2萬餘輛。
如此多的報廢車沒有走正規渠道,去了哪裡呢?據業內人士介紹,無外乎有以下幾種渠道:其一是個人保留,或者成了殭屍車或者成為個人的藏品;其二是送給了鄉下的親朋,在鄉下繼續使用;其三也是最主要的渠道,偷偷賣給了非法拆解車輛的企業或個體戶。“這些個體戶沒有環保等等的成本,他們給的價格就高。”葛繼偉說。
車主將車輛出售給非法拆解企業,加大了社會治理成本,給環保等帶來壓力,有些報廢車甚至被拆解組裝重新上路,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此次問政山東之後不到一周時間,菏澤市就取締關停了40多家非法回收拆解場地。

新規帶來轉機,行業准入門檻放寬
車主嫌價低不願賣車,企業又“吃不飽”,目前,報廢車回收行業似乎陷入了一個死循環。不過,新的轉機已經出現,下半年,報廢車回收企業將迎來大變革。
6月1日,《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開始實施,《辦法》落實國務院要求,取消報廢機動車收購價格參照廢舊金屬市場價格計價的規定,取消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特種行業許可,取消“五大總成”必須銷毀的條款,允許有條件的再製造再利用,提升資源循環利用率。這必將給行業帶來一輪調整發展機遇。
葛繼偉介紹,目前許多嗅覺敏銳的投資者已經嗅到了商機,一個多月以來他每天都能接到一兩個諮詢入行的電話,根據他的總結,目前有五大行業的從業者試圖從報廢車回收領域分杯羹,分別是鋼 鐵廠、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汽車修理廠、交通運輸行業、新手二手車銷售行業。
葛繼偉預計,今年下半年可能就有一批回收企業投入運營,隨着五大總成的有條件回收利用,企業利潤空間也會有所擴大,加上新增的競爭者,報廢車回收價格應該會有所提升。
葛繼偉介紹,雖然從長遠看,有條件放開五大總成的銷售是重大利好,但新政落地尚需時日,三五年內難有明顯變化。首先,目前五大總成再製造企業少之又少,全國不過三十幾家,山東發動機再製造企業只有兩家。其次,僅有的再製造企業只能回收本廠生產的發動機品牌中的極少數型號,並且只限於近幾年的產品,而報廢車基本上全不具備這條件。第三,其他四大總成基本上沒有再製造企業,因此沒有銷路。所以,在國家再製造企業沒有發展起來之前,五大總成銷售市場是虛的。新規的發力還需要時間磨合調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泰來 范佳 實習生 劉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