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寧名小吃:氤氳在煙火氣中的商業信義

2022年10月09日02:43:36 熱門 1044

賈文清

在以前,西寧古城寒冷的冬夜裡,常常會聽到隱隱傳來的吆喝聲:“熱冬果哎——”那是賣煮冬果梨的小販挑着擔子走街串巷招攬生意。買他的冬果梨,必定是一個乾乾淨淨煮得綿軟的梨子,配一顆大紅棗,再加一大勺甘甜的梨湯。倘若紅棗不夠了,或者爐子里的煤火不旺了,他寧願挑着擔子回去,也不會把剩下的梨兒便宜處理了。熱冬果,喝的就是那口溫熱的梨湯,配甘美大紅棗。他要把自己的生意做圓滿,做漂亮,絕不將就。

​老西寧名小吃:氤氳在煙火氣中的商業信義 - 天天要聞

西寧小吃經營者的誠信精神傳承至今。 辛元戎 攝

儘管生意很小,所獲利錢也不多,卻依然恪守着自己的商業誠信。這就是老西寧,不論大小的行業,都有各自的行業規矩,用誠實守信、公平交易的原則維護着西寧古城的商業繁榮。民間的小作坊主、小手工業者,以至於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者之流,也主動恪守着商業誠信的原則。有的是在貿易過程中買家和賣家約定俗成的,也有的是賣家單方面遵守的。比如,以前老西寧面向勞苦大眾的早餐雜碎湯,便宜又實惠。天不亮就掛起一盞紅燈籠開門營業,那些早起的工匠、趕路的腳戶,進城出城的農民,都循着雜碎湯的香味湧向店裡。一進門,掌柜的二話不說,先舀一碗熱湯端給食客,這叫“掛嗓”。買不買早餐不要緊,這碗熱湯是免費的,先讓食客潤一下嗓子。喝下這碗鮮美又熱乎的羊雜湯,既暖了身子,又暖了心,食客們十有八九會掏錢再喝一大碗放了肉的雜碎湯。雜碎店的老闆就用一碗免費的熱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食客。

在雜碎店吃飽喝足,擦着腦門上的油汗,心滿意足離去時,雜碎店門口的紅燈籠照映着這樣一副對聯:“大羊頭小羊頭頭頭有肉,羊小腸羊肥腸腸腸不斷”,橫批:“將碗抓滿”。這淺顯直白的語言,將雜碎店的經營理念和對老百姓的關愛、體恤表達得淋漓盡致。

​老西寧名小吃:氤氳在煙火氣中的商業信義 - 天天要聞

老西寧餛飩攤。柏立美攝 王十梅翻拍

其實,開雜碎店的也好,賣其他吃食的也好,本小利薄,老闆收入甚微,只是用自己的手藝加上勤快賺幾個辛苦錢而已。即便這樣,他們也絕不馬虎,更不會投機取巧。而是認認真真、實實在在地做好自己的小本生意,體現着對顧客的尊重,也是對自己手藝的尊重。

20世紀30年代,西寧北大街有一個賣涼粉的老漢,姓尹。尹老漢的涼粉是自己餷的,有祖傳的秘方。餷出來的涼粉顫顫嫩嫩遠近聞名。更絕的是他家的調料,雖然也是辣椒蒜泥醬油醋,但他家的醋里要泡上草果;醬油一定要配上紅糖重新熬制。涼粉的靈魂調料辣椒,更是講究。不只是青海本地的循化線椒,尹老漢還花重金從陝西、四川購得外地辣椒,晒乾後磨成碎片,幾種辣椒混合在一起,澆上熱油,他家的油潑辣子又香又辣。好涼粉配上好辣椒,尹老漢的涼粉成了西寧古城的名牌,大家都叫他“尹涼粉”。每天一出攤,他家的涼粉即刻被搶完。即便是這麼好的生意,尹老漢卻是常常不出攤。慕名而來的食客問他為啥不做涼粉,尹老漢無奈地攤開雙手:“調料不全哪。”那個年代交通不便,辣椒調料經常跟不上供應,尹老漢只好關門歇業,不做生意。有的食客認為他太較真,勸他:“調料不全就不全唄,你用別的辣椒、芥末代替也是一樣的。”尹老漢就氣呼呼地撅起鬍子:“那就是別的涼粉,不是我尹涼粉的涼粉了。”

和尹涼粉同一時期賣小吃的,還有劉粽子、杜釀皮、冶涼麵、魏麻食、楊胖子滷肉等等。劉粽子是西寧古城第一家賣糯米粽子的。他的粽子不但綿軟香甜,而且包得飽滿周正、有模有樣,是婦女們回娘家走親戚必帶的禮物。杜釀皮的水洗釀皮也是婦女們的最愛,他和尹涼粉一樣,也講究調料的配製,一絲一毫不敢馬虎。據說他的釀皮吃完,碗底的最後一根釀皮夾起來,碗里的湯汁也隨着釀皮一同蘸完,不留一點渣漬,這就是人家配調料的功夫和能耐。

​老西寧名小吃:氤氳在煙火氣中的商業信義 - 天天要聞

老西寧雜碎攤。柏立美攝 王十梅翻拍

冶涼麵是一位回族老人擺的涼麵攤。他改良了傳統意義上的涼麵,給拌好的涼麵澆上牛肉或羊肉的臊子,一下子提高了涼麵的檔次,比傳統的素涼麵要豐富好多,謂之“涼麵熱吃”。這也是最早的羊腸面的雛形。只是,冶涼麵並沒有將涼麵熱吃發揚光大,他在積攢了一些錢財後,開了一家清真麵館,研究開發更高端的麵食——羊肉拉條兒、炒炮仗、炒二節、粉湯燴面等等,他的麵館就是青海一家知名度很高的干拌店的前身。而他的臊子涼麵則由別人繼續改良,發展成為今天的羊腸面,也是一道青海的名小吃。

魏麻食沒有什麼絕活,他做生意的訣竅就是經濟實惠、物美價廉。那些牽着駱駝的腳戶、抱着鞭子的車夫、扛着麻繩的“背背兒”,以及在鋪堂里忙忙碌碌的手工藝人,都是他家麵店的常客。傳統的麻食都是燴的,麻食煮熟後撈在碗里,澆上臊子,熱熱乎乎的一大碗。臊子也分好多種,就和現在的米粉店有肉醬米粉、海鮮米粉、酸菜米粉等種類一樣。當然那會兒的臊子沒有這麼豐富,就是肉的和素的兩種。不過,在魏麻食的店裡,臊子只有一種,就是肉和菜混合。而且他的麻食也不是燴的,是干炒的。滿滿一大碗麻食配上肉片,還有各種蔬菜,他家的一碗麻食頂別人家的三碗。人們把他家的麻食叫“干攥”。吃上一碗干攥麻食,再喝上一碗麵湯,特別頂飢耐餓,就能保證那些靠力氣吃飯的人一整天精力旺盛。而不像別人家的麵食,看着也是湯湯水水的一大碗,可是不頂事,沒多長時間就餓了。

楊胖子滷肉店是蘭州人開的,生意做大後,楊胖子也就成了西寧人。他家的滷肉自不必說,是逢年過節或出門遊玩時大人小孩打牙祭的必需品。單是他家的鹵湯油,比滷肉更受歡迎。家庭主婦們買一點回去,盛在瓦罐里,拌拉條兒、拌面片。尤其每天必喝的一頓“湯”——不論是寸寸面、還是旋面葉兒、還是棋花面,揭開鍋蓋,舀一勺鹵湯油攪到鍋里,頓時,那一鍋清湯寡水的面葉兒有了靈魂,油花兒像星星一樣亮晶晶地漂在湯麵上,那香味兒更是勾人魂魄。一勺鹵湯油,使一家大小的晚餐變得格外香甜溫馨。

青藏高原上的西寧古城曾經是一個遙遠偏僻的小城,經濟相對落後,交通不便。儘管高原上有着極其豐富的中藥材、畜牧產品和民族工藝品,卻大多是“養在深閨人未識”。幸而有了茶馬互市,有了唐蕃古道,有了絲綢之路的羌中道,青藏高原上神秘又珍貴、閃爍着綺麗色彩的藥材、皮張和礦產品才被世人所認知,這些寶物才走出青海、走向世界,而外面的物資也才源源不斷地流入西寧古城。西寧人憑着樸實、純真、豪放又善良的本性,做生意,更講人情。靠着公平、誠信和過硬的貨物品質,西寧人把生意做到了全國各地,直至做到海外。當時,高原上藏系羊產的西寧大白毛、茶卡鹽湖大青鹽在國際市場上都是響噹噹的品牌。

稿件來源:青海日報客戶端 聲明:以上內容版權為《青海日報》所屬媒體平台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