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頻小說世界裡,多是講小情小愛,偶爾也有些家國大愛。像《詩酒趁年華》這樣實打實的把小說當歷史來寫的,實在是少數。
作者很有才華,歷史功底比對大多數女頻作者,要紮實很多。從種田到政權,穩紮穩打地寫,屬於硬核種田文。文筆流暢,框架完整,雖然內容時常嚴肅,但是語言比較搞笑(嗯,不是幽默,是搞笑,顏文字和網絡用語出現頻率很高)。
書中女主的見識與文采,可以反映作者的眼界和積累。全書洋洋洒洒近兩百萬字,勾勒出一個朝代的改頭換面,三省六部的建立,士族與寒門的身份對調,官員的舉薦轉為科考錄用,女子登上歷史舞台等。
這本書名為《詩酒趁年華》,讓很多讀者摸不到頭腦。這句詩,取自蘇軾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以我揣測,作者之意,許是說,在大好的青春華年裡,莫要束手束腳,只管順心大膽地放手去搏。趁年華,盡詩酒,爭天下。
此書格局比較大,幾乎很少着墨於感情部分。女主的老公,與其稱其為男主,不如視之為配合度極高的道具,為了女主必然的出嫁生子而存在,出場機會甚少,經常就被一杆子支到天邊畫外。
而按戲份多少來訂番位的話,男主就不得不訂給女主的父親,亂世中平天下的顏肅之。
女主父親顏肅之,端是一張盛世美顏,文才兼備,年輕時很有點中二特質,做了不少紈絝之事。後來病好了,親戚四下活動給洗洗白,到一偏僻之地昂州,做了地方官。
從此以昂州歸義一縣為根據地,韜光養晦,逐漸擴大地盤,增強勢力。待亂世起,在女主顏神佑的輔佐下,南征北戰,一統天下。
而女主,因是穿越人,且熟知歷史,腹中自是裝滿了先賢的智慧和先進的思想。萬事舉重若輕,無往而不利。
書中前後出場人物不知其數,且聰明者甚多,個個能打。許多關鍵配角的形象也樹立的比較豐滿,從頭到尾都站住了,不曾反覆,可見作者功力之深。
這本書,和男頻類似的硬核種田文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女主因性別的特殊性,在輔佐天下的同時,一直在搞女權。
大躍進似的為女性爭權,爭女子讀書科考的權利,爭做官的權利,爭承嗣的權利。因自己身份高軍功高,行事便利,又有個新思潮的爹,促成了很多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推動的轉變在短期內發生。
不過這書也同普遍網文一樣,主角光環開的有點大,好事和正義全被女主一家佔盡了,運氣實在好得出奇,經常女主一方尚未發動,對手就被豬隊友或者老天拿下了。
作者喜歡拋出諸如“沒想到xx戰鬥力竟這樣強”,“沒料到幾天後TA就惹出這樣大的禍”“知道幾天後發生的事情以後,才深深佩服某某的先見之明”這樣的句子來開啟接下來的故事。
常常故事還沒講,先好一頓渲染其嚴重性。之後再看這個故事就少了些驚喜特別,再加之主角光環之大,所向披靡,再嚴重的事也知道其必然全身而退。故事的波瀾感就沒有了。
沒有了迭起的高潮,行文就不免讓人覺得有些冗繁。大事小事幾乎一樣的篇幅,難分主次。
從女主一歲開始寫起,到三十歲收尾,彷彿一天都沒有落下(當然,這是誇張,還是落下很多天的)。且故事不單走女主視角。各色人物輪番上場,百八十人各有表述,再加之大段大段的前因後果心理分析,連續閱讀使人略有些疲倦。
作者還喜歡通過大段的分析和鋪墊來強調主角行為的正確性,且是唯一正確。讀這個書的時候有種被一直被按着頭,拚命灌注思想說教的感覺,讓人無暇自行思考判斷。你得拿出打辯論的氣勢和意圖,仔細參詳文字,才能不理虧地發出自己不同意的聲音。
其實我想吃肉這個作者爭議很大,有人喜歡的緊,覺得她有思想格局大。有人反對的很,說其強行田園女權。
我對其在作品裡灌注女權思想這個事情倒是沒什麼意見,畢竟作者寫書,也是為了販賣自己的觀念。有思想總強過沒思想,也是為了吸引其志同道合的人。
我看完全書,有另外一個比較大的遺憾。難得作者有能力輸出思想,但是卻沒有能充分利用自己作為女性的優勢,寫情。
我在女主的身上沒有感覺到她對任何人的真心。(可能對早死的林大娘有那麼一些,畢竟女主從林大娘身上看到了一點自己的不甘)看女主無論待丈夫還是親人朋友,總有一種逢場作戲的疏離感。
不是女主對家人不好,可能是因為女主過分強悍,對誰都沒有依賴感,萬事都能用手段解決問題,什麼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亦或是作者不屑去寫小情小愛的,眼光放的遠,要布大局。
可要說格局,寫小說,如金庸,寫歷史江湖,格局更大,卻也能兼顧兒女情長,百轉千回,扣人心弦。
這個書很長很長,堅持看完,耗了我不少精氣神。看膩了情情愛愛,想看些紮實的爽文的,可以一看。
作者:我想吃肉
字數:199.6萬
參考閱讀時間:45.5小時
標籤:穿越/種田/架空/成長/朝堂
個人評分:8.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