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報網綜合訊】美國勞工部5日公布,2月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37.9萬人,失業率從6.3%降至6.2%。新冠疫情緩和,勞動市場隨防疫限制鬆綁再添動能,但離完全復蘇仍遠。

圖為2020年6月18日,開門之前,人們在肯塔基州求職中心外排隊等待。(圖片來源:路透社)
2月就業人口增近38萬人
中央社報道,這份優於市場預期的報告並顯示,1月新增就業人口從原公布的4.9萬人上修至16.6萬人,反映去年12月勞動市場受冬季疫情拖累而萎縮只是短暫挫折。
不過,去年3月至4月,全美因這場傳染病大流行流失逾2200萬就業人口。經過10個月艱困復蘇,整體就業人口仍比去年2月疫情爆發前少950萬人。
勞工部數據顯示,今年2月餐旅業就業成長最旺盛,就業人口激增35.5萬人,約8成集中在深受防疫限制影響的餐飲場所。零售、製造及醫療等產業就業同步成長,公立教育、建築業則就業衰退。
受2月下旬冰雪災害影響,美國建築業就業人數在2月份減少6.1萬人。此外,州和地方教育部門在當月減崗6.9萬個,基本抵消了1月份的增長。勞工部表示,新冠疫情擾亂了美國教育行業正常的季節性僱傭模式,使該行業的就業不確定性增加。
分析稱,美國休閑和酒店業就業人數同比仍減少了350萬,但隨着各州繼續放開疫情限制,相關僱傭情況有望繼續改善。
美國經濟正在走強
據中新社報道,美聯社認為,2月份的就業數據顯示,隨着新增確診病例數下降、消費者支出增加以及各州放寬商業限制,美國經濟正在走強。
《華爾街日報》分析稱,美國就業市場和整體經濟在最近幾周有所改善。解除商業限制、加快疫苗接種和確診病例下降等因素,推動了美國企業的招聘意願。隨着春季餐飲、體育和演出活動的逐步恢復,美國就業市場有望繼續回暖。
美國近3個月前展開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工程,近期疫情明顯降溫,諸多跡象顯示勞動市場與整體經濟逐漸擺脫冬季泥淖。
近兩周初次申請失業給付人數保持在80萬人以下,為近3個月來最低。但這項數據仍高於二戰結束到疫情爆發前所有時期,且是疫情爆發前水平3倍多。
此外,美國2月失業率遠低於去年4月破紀錄的14.8%,部分原因是數百萬人失業後未積極謀職而退出勞動力。今年2月勞動參與率維持61.4%,比一年前低1.9個百分點。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參加《華爾街日報》活動時說,美國恢復充分就業需要一些時間,今年達到這項聯準會致力實現的目標“可能性極低”。
國會預算處(CBO)2月預測,勞動市場要到2024年才能完全收復疫情期間失土。
聯邦政府在疫情爆發後已投入數兆美元支撐經濟,總統拜登積極推動1.9兆美元追加振興方案,協助民眾與企業度過未來幾個月的難關。這部法案上周末送交國會參議院,為加速闖關,執政的民主黨同意取消調高最低工資並限縮振興支票發放對象。
超2750人感染新冠肺炎變異病毒
疫情雖有所緩和,但新冠變異病毒仍在美廣泛傳播。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數據顯示,截至4日晚,美國至少有2753例新冠肺炎變異病毒的感染病例,感染毒株包括在英國、南非和巴西發現的三種變異病毒。
大陸央視新聞報道,這些病例中,有2672例的感染源來自在英國發現的新冠肺炎變異病毒B.1.1.7。目前在美國超過40個州、波多黎各和華盛頓特區都有發現感染病例。佛羅里達州是報告發現B.1.1.7感染病例最多的州,有約四分之一的病例都來自佛州。
此外,美國16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總共報告了68例最初在南非發現的新冠肺炎變異病毒B.1.351的感染病例。而最初在巴西發現的變異病毒P.1的感染病例目前在美國的7個州總共發現了13例。
疾控中心表示,公布的數據並不代表在美國感染新冠肺炎變異病毒的總人數,而只是通過分析陽性樣本發現的病例,實際的感染人數可能會更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