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旅消費融入日常生活,“南京模式”又獲文旅部點贊

2022年10月08日02:49:13 熱門 1592

來源:紫金山新聞

“‘南京模式’在全國45個文旅消費試點城市中表現突出,各文旅消費企業有較強的參與感和獲得感。”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司長高政一行調研南京促進文化和旅遊消費建設工作情況。期間,高政對南京文旅消費工作,特別是近幾年來南京在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和促進文旅消費工作中的做法和取得的經驗給予了充分肯定。

這已經不是南京第一次被點名表揚。

2019年1月3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高政就特別提到:“南京市對評選出的優秀演齣劇目予以票價補貼,實現了百姓叫好、市場叫座的效果,拉動文化消費6600萬元,還吸引跨城看演出4.5萬人次,帶動交通、住宿、餐飲等消費過億元。”

南京交出的亮眼“成績單”背後,是什麼?

讓文旅消費融入日常生活,“南京模式”又獲文旅部點贊 - 天天要聞

話劇《白鹿原》在南京保利大劇院演出結束後,主創與觀眾合影。

激勵政策持續“接力”,讓文化消費融入日常生活

作為六朝古都、歷史文化名城,南京如何煥發出文化消費的新活力?答案是讓文化消費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南京市促進演出市場消費實施辦法(暫行)》《關於政府文化消費補貼劇目涉及商業贊助的規定(暫行)》和《南京市文化消費政府補貼劇目管理實施細則(暫行)》等隨之先後出台。2016年7月,江蘇商報推出《南京城市文旅消費指南》,每期印發10000冊,涵蓋演出、展覽及百所藝術空間活動信息。“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南京)智能綜合服務平台(以下簡稱智能平台)”“官方微信平台”等開通,在線選座,微信、支付寶、銀聯等皆可支付,消費者購票時可享受直接補貼和積分補貼。

越來越多的高品質演出登上南京舞台。

以前,想看高端演出的南京人往上海、杭州跑,如今,南京都市圈乃至華東地區的戲迷都奔赴南京。

2017年,人氣話劇《斷金》南京站,成為華東地區演出的唯一一站,大批上海、安徽和江蘇省內觀眾來寧追劇;與此同時,陝西人藝版話劇《白鹿原》也在南京上演着票務奇蹟,接連打破北京、西安、上海的開票紀錄。2018年,南京推出“賣一張,補一張”“支付部分可形成積分,二次消費可抵扣”等措施,降低消費成本,引導消費者從習慣要票看到買票看,同時,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

讓文旅消費融入日常生活,“南京模式”又獲文旅部點贊 - 天天要聞

話劇《白鹿原》劇照。

“其他省市保利院線很羨慕我們。”談到南京的補貼政策,南京保利大劇院總經理鞏升林這樣說。得益於文旅消費補貼政策,南京保利院線從2017年的院線排名十幾位上升為全國前五。

智能平台研究中心——南京文旅消費大數據中心數據顯示,南京補貼劇目共15批次,發放補貼資金4755萬元,覆蓋19家劇場,200家機構落地南京,觀演人次74萬,文客平台精準文化消費註冊用戶近300萬。大麥網從2016年至2020年南京開始文旅消費政府補貼後,自銷票房增長率為322%,用戶數增長率為238%。據不完全統計,南京市政府補貼劇目直接拉動演出市場消費比為1:7.6,間接拉動旅遊、餐飲、住宿等其他行業消費比例超過1:12.5。

激活演出和展覽市場一池春水,南京步履不停。更多激勵性、鼓勵性政策持續“接力”。

去年8月,南京市財政局和市貿促會(會展辦)共同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支持打造高品質、規模化專業會展項目”。

時隔一年,今年7月,《南京市政府補貼文旅展陳消費試點實施辦法(暫行)》出台,在總結演出消費試點經驗和模式基礎上,向展陳市場消費拓展,補貼展陳消費,激勵高品高端展陳落戶南京。

讓文旅消費融入日常生活,“南京模式”又獲文旅部點贊 - 天天要聞

“浮力之白”沉浸式展覽獲得文旅展陳消費補貼。

供給側發力,營造更多文旅消費新場景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鄭德高說過:“有風景的地方會有新經濟。”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正走在深度融合的快速道上,成為消費的強動力。

除了需求側的強刺激外,在南京,文旅消費供給側也營造出更多新場景。

為了延伸消費新時段,大力推動新街口、夫子廟、老門東、南京1912、百家湖1912等形成有特色的夜間經濟集聚區。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南京24小時時空的敞開,讓夜晚從單純地買買買、逛吃逛吃,轉向聲色兼具的演出、構思奇特的文創產品。

不少旅遊園區推出夜間開放活動;越來越多的書店24小時不打烊,博物館以及小眾新興展覽館等夜間文化游也十分火爆。

6月20日晚,為紮實推動南京文旅市場加快復蘇,南京文化產業協會邀請了50名南京文化企業家,體驗品鑒南京文旅重點項目沉浸式演出《金陵尋夢·夜瞻園》,在沙龍雅集里交流心得。崑曲《牡丹亭·遊園》、越劇《大觀園》《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葬花》等串聯起傳統戲曲、器樂、多媒體等表演,傳統戲曲被融入亭台樓閣的園林空間之中,演員移步換景,觀眾閱景賞戲,成為文旅融合的新嘗試。

讓文旅消費融入日常生活,“南京模式”又獲文旅部點贊 - 天天要聞

《金陵尋夢·夜瞻園》實景演出現場。

今年國慶長假期間,長江路文旅集聚區首次實行交通要道夜間限時步行開放,並推出“1+3+100”文旅活動盛宴,引導沿線街區提檔升級,培育夜經濟。

白天車流不斷,夜晚遊人如織,1800米的長江路成為一條“白+黑”不間斷地繁榮路。

以艾尚天地、紅廟特色美食街、1912等為主陣地,集聚區內已引進各類網紅夜食超50家。近百家獨立品牌入駐“潮游長江路”文旅市集以及東箭道夜巷的“青年創造力”市集,有6家品牌還基於長江路文脈開發了專屬文創產品。總統府景區南京圖書館、江蘇省美術館等6家文博場館夜間延時開放至22點,晚間光影秀讓建築“動”起來,沿線的4家文博場館僅一天的人流就超過2.6萬人次。

型科技光雕藝術秀“明月印·中華門”扮靚中華門的夜晚,先進的光影演藝技術開啟南京城牆夜遊的精彩。9月30日,首次公開演出,全部門票3分鐘售罄。國慶假日期間,這裡共演出48場,其中加場3場,夜間有超過2萬人次入園,體驗跨越650年的時空對話與光影夜遊。

光與影的交匯,戲劇與實景的交融,深厚文化底蘊與時尚潮流元素的碰撞……南京城牆夜遊的開放,讓無數市民和遊客體驗了一場跨越650年的“時空對話”,享受了沉浸式的奇妙體驗。登上城牆,音樂潮玩會、六朝市集更是潮玩出彩,涵蓋文創、手作、漢服、非遺等類目,將650年城牆的深厚文化底蘊與南京城市最具活力的時尚潮流元素碰撞融合。活動還聯動知名品牌,跨界定製打造潮玩快閃空間,互動遊戲玩不停。潮玩節強勢“出圈”,掀起線上傳播熱潮,傳播覆蓋人次5000萬,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2000萬,全網視頻播放量超1000萬。解放門景區燈光秀、文藝演出的小場景設置,則讓山水城林的夜景變得越發美麗。白天站在南京城牆上,登高遠眺,感受古都文化的積澱,夜晚的城牆則與燈光相結合,打造視覺盛宴……中華門景區和解放門景區的光影之夜“圈粉”無數!記者從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獲悉,南京城牆已根據放情況和反饋,啟動新一輪項目,讓城牆之夜更奇妙。

讓文旅消費融入日常生活,“南京模式”又獲文旅部點贊 - 天天要聞

夜間城牆美輪美奐。

文旅消費試點,下一步這樣做

當前,南京面臨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自貿試驗區等國家戰略疊加交匯,南京日益成為“東部地區經濟增長最快的特大城市”,以及“發展質量越來越高的中心城市”。其中,已被定位為全新“國家戰略支柱產業”的文旅產業,逐漸成為南京城市發展的新興增長極。

3月10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受權發布的《2019年旅遊市場基本情況》報告指出,2019年國內旅遊人數60.0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8.4%;入出境旅遊總人數3.0億人次,同比增長3.1%;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6.63萬億元,同比增長11%。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6.63萬億元,同比增長11%。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10.94萬億元,佔GDP總量的11.05%。旅遊直接就業2825萬人,旅遊直接和間接就業7987萬人,佔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31%。

而相關數據顯示,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北上深等城市重要的支柱產業,其增加值占城市GDP比重均超過10%。早在2015年,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就已實現增加值3020億元,佔全市GDP比重12.1%。同期,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的增加值為3179.3億元,佔北京GDP比重13.8%。深圳為1757億元,佔全市比重10%。

積極尋求與超級文旅IP合作,成為不少城市推動城市化進程的一大共識,文旅產業投資的巨大“風口”正在持續爆發潛能,產能紅利異乎尋常。

站在風口上,南京該如何做?

高政司長提出——

首先,要加強引導和擴大文旅消費,在內容和意識形態上引領公眾文化消費,注重社會效益。

第二,在文旅融合上更深入一步,將文旅消費積分在文化產品和旅遊產品中打通。

第三,通過文旅消費工作的供給側創新發展,注重“首演”“首展”“首創”的推廣。

第四,要從全產業鏈的角度考慮文旅消費工作的推進,以消費牽引供給,用供給促進消費。他建議,可以利用南京文旅消費智能服務平台大數據中心的數據來指導南京文旅產品的生產,從創意規划上,將政府的需求明確地傳達給供給端,幫助企業更加具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意孵化,將供給端和消費端綜合考慮。

第五,將好的演藝作品推向線上,打開文旅消費空間。

提升產品供給水平、拉動文化和旅遊消費是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如今的南京,豐富業態產品,消費市場“旺”起來;打造空間載體,消費人氣“聚”起來;培育特色項目,消費品牌“靚”起來;加強監管服務,消費環境“優”起來,可以預見,未來這座城市的文旅消費,將形成叢林,形成生態,加速生長。

南報融媒體記者 邢虹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