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此前報道,經歷了三天前北約峰會後,澤連斯基可謂是“心灰意冷”。他在連續多天尋求北約封鎖烏克蘭領空無果後,又要求北約送出“1%的坦克和飛機支援烏克蘭”,換來的卻還是一致沉默。有分析認為,經歷一個多月的艱難抵抗後,澤連斯基逐漸開始意識到寄希望於北約是一件沒有希望的事情,他質問北約“(不援助戰機坦克)真的只因為莫斯科的恐嚇嗎?”要知道援助給烏克蘭坦克和戰機並不會讓他們陷入戰爭,這顯然是一個消耗戰的圈套。
當地時間27日,澤連斯基態度發生重大轉變。他在演講中公開承諾,作為和平協議的一部分,烏克蘭願意保持中立狀態,並在頓巴斯東部地區局勢問題上做出妥協。澤連斯基用俄語說:“安全保障、中立、國家(保持)無核狀態,我們已經準備好了!”這是普京之前提出的條件,此番話自然也是說給普京聽的。這是自衝突開始以來,澤連斯基首次在公開場合,用任何沒有模糊的詞語和態度申明自己願意接受中立條件,不止是“不加入北約”。該消息也讓歐美多國媒體表示不可思議,認為衝突可能已經到了尾聲。
澤連斯基願意談判東部問題的基礎是“必須有第三方擔保簽訂和平協議”,但他的基本態度還是堅持領土完整,這樣如果和平協議真的能締結,烏東頓巴斯就會變成當初克里米亞半島的“俄羅斯實際控制,但烏克蘭不承認”狀態。他還對俄語的地位做出讓步,承諾“應當互相尊重各民族的語言和傳統”。結合外長庫列巴的態度和這次澤連斯基的表態,外媒認為烏克蘭馬上會拉攏其他大國促成和俄羅斯和談,和平協議大致是和《明斯克協議》一樣成為多邊約束的一個停戰談判協定。
而他的這番表態也代表烏克蘭當下迫切不想打仗但又不想投降的局面,現在在烏克蘭土地上發生的這場衝突最大的受害者不是別人,僅是被炸毀的建築烏克蘭就需要付出上千億美金來修復,每天數百萬難民的開支更是一個天文數字。而西方的援助很少關注烏克蘭國內民生,大部分援助都是一些武器和軍械,所以戰爭如果繼續拖下去烏克蘭的財政會面臨崩潰,聯合國開發署也預測有90%以上的烏克蘭人會在這場戰爭中淪為“赤貧”。
值得一提的還有,迫使澤連斯基如此快表態的另一個現狀是,盧甘斯克州已經被佔領了93%以上的土地,該地區領導人宣布近日會舉行入俄公投,基本上已經保不住了。另一個頓涅斯克州目前還有大約45%的土地在烏克蘭手中,如果和談能快速促成,這些土地有可能還會有轉機(儘管普京宣布要以州邊界為“頓涅茨克共和國”屬地)。各種不利條件尤其是北約的態度,讓澤連斯基最終還是“夢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