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 3090 Ti有何提升
序言
距離RTX 3090發布後的526天,NVIDIA正式發布消費級的頂級旗艦產品——NVIDIA GEFORCE RTX 3090 Ti 24GB。老黃的這一操作其實讓很多人都沒看懂,自家RTX 3090穩坐旗艦產品頭把交椅,蘇媽RX 6950也遲遲不來,急啥?完整的GA102核心就讓他在行業中發熱發亮好了,錢不是能賺得更多?
而且在這一代RTX 30系列顯卡中,中高端顯卡的SKU數量真點多,放棄RTX 20系列的Super後綴,但卻撿起了Ti的後綴,同時以顯存容量作為後綴的顯卡也出來了,算上RTX 3090 Ti,基於GA102核心的產品已經達到了5個之多,風中的確有點零亂。
同時按照整個RTX 30系列產品生命周期來說,此時該發力的應該是中端以及入門級顯卡,重點是加大GA106/107(或者會是GA117?)核心產能才對。但即便這樣,既定的事實是:NVIDIA GEFORCE RTX 3090 Ti 24GB真來了。
難道真的GA102核心產能過剩太多?急着加價清掉?還是其他不可描述的原因?這個事我們就管不上了,我們來關心一下,RTX 3090 Ti 的發布更多是滿足遊戲用戶還是內容創作者?
有哪些提升?
提升1:完整GA102核心
作為頂級的旗艦產品,這次RTX 3090 Ti終於用上了全規格GA102核心,這很大程度滿足了不少強逼症高端玩家。畢竟之前GA102核心一直都是被用到行業中的RTX A6000顯卡上。
原圖點擊放大
從規格表上來看,完整GA102核心RTX 3090 Ti有着更高的規格,相比RTX 3090補全2組SM單元,達到了 10752個CUDA流處理器、84個RT Cores、336個Tensors Cores、以及112個光柵化處理單元。從理論上來看,RTX 3090 Ti有着更為出色的性能表現,但核心的小幅差距的確是很難與RTX 3090拿開明顯的差距,我們再來看看,此次RTX 3090 Ti還有什麼方向的加強。
提升2:更高核心頻率、更高的功耗
原圖點擊放大
RTX 3090 Ti核心基礎頻率達到了1560MHz,Boost頻率達到了1860MHz(FE公版)。只不過RTX 3090 Ti FE公版是真沒幾塊,所以NVIDIA直接開放給AIC們着手打造,大部分的RTX 3090 Ti非公顯卡Boost頻率達到了1890MHz,實際遊戲時的核心頻率自然是更高。
核心頻率更高的缺點就是功耗增高,RTX 3090默認TDP就是350W,建議電源需求為750W。而RTX 3090 Ti默認TDP已經達到了450W,大部分的非公版MAX TDP更是達到了480W,這對電源的需求是猛增的;NVIDIA官方建議是採用850W電源,但筆者這裡建議大家採用1000W或者是1250W的電源(最好是帶12VHPWR接口原生模組線的電源),這樣也更好的兼容未來的RTX 40系列顯卡。
提升3:密度與頻率更高的顯存顆粒
RTX 3090 Ti這次在顯存方面也進行了升級,首次採用512Mb*32Bit、21Gbps規格的 GDDR6X顆粒(帶ECC),顆粒FBGA編號為:D8BZC。雖然Micron官方並未正式對外公布此款詳細規格,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參考一下編號D8BGX的GDDR6X顆粒規格,同樣是21Gbps,但顆粒密度僅是256Mb*32Bit【MT61K256M32JE-21】。
顯存頻率的提升我們都知道為何好處,但是512Mb*32Bit這些名詞,許多網友都不大明白是什麼意思。筆者這裡簡單地講解一下,目前RTX3090採用的就是256Mb*32Bit、19Gbps規格的GDDR6X顆粒,編號為D8BWW;換算過來其實就是單顆顯存的容量為1GB,想要組成RTX 3090的24GB,需要正反PCB雙面排滿24顆顯存顆粒,因此也造成了大部分購買RTX 3090顯卡的用戶抱怨顯存溫度過高的問題。
而512Mb*32Bit 規格的GDDR6X顆粒D8BZC,換算過來就是單顆2GB的顯存容量,僅需要正面共12顆顯存即可實現,這樣PCB設計更為簡單,且顯存模塊的發熱量控制也更出色,經我們實測,顯存監測點溫度的確低溫不少。
提升4:顯存帶ECC功能
RTX 3090 Ti是消費級市場上唯一一款帶上了ECC(Error-correcting code)的顯卡,這功能解決了顯卡在長時間高負載應用中出現的顯存報錯問題,能為生產應用可 靠性提供更好的保障。
默認情況下,RTX 3090 Ti是沒開啟ECC功能的,大家需要在NVIDIA控制面板上找到相應的ECC開啟選項;同時開啟ECC功能後,顯卡性能是會相應的降低。而ECC功能一般也僅存在行業顯卡上,例如同樣是GA102核心的RTX A6000。
提升5:12VHPWR輔助供電接口
12VHPWR輔助供電接口,網絡上討論最為火熱的話題之一,這將會是未來PCIe 5.0顯卡的供電接口,按照目前已經了解到的資料來看,此12VHPWR接口最大可提供600W的供電。而RTX 3090 Ti非公版顯卡搶先配置了這一12VHPWR輔助供電接口,寓意着玩家們可以從此時起更換新電源了?
顯卡接口端採用了12VHPWR,但我們非一定接上12VHPWR接線才能使用嗎?實現上12VHPWR中的小4Pin定義仍未設定下來,我們直接使用Micro-Fit 12Pin接口的接口即可進行輔助供電。
30系列FE顯卡配置都是雙*8Pin輔助供電轉換線,而RTX 3090 Ti為確保輔助供電能達到450W,AIC廠商們為我們配備了Micro-Fit 12Pin To 3*8Pin轉換線,這樣大家就不用擔心轉換線的問題,只需要看看電源是否有3個8Pin供電接口,電源功耗是否足夠即可。
贈送的這線規格是真不錯,一般電源線材採用的18AWG規格,而這線帶上NVIDIA信仰LOGO外,還採用的是16AWG規格線材,線材更粗,電流導通值更大。
有興趣的網友可以研究一下Micro-Fit 12Pin To 3*8Pin轉換線的線定義。
提升6:保留 NVIDIA NVLink
與行業卡RTX A6000、消費級的RTX 3090一樣,RTX 3090 Ti保留了NVIDIA NVLink 3.0高速 GPU 互連接口,這並非之前我們了解到的SLI接口那麼簡單。這NVLink一般只用在行業顯卡中,通過這一技術連接兩塊NVIDIA顯卡,實現顯存與性能的性能擴展。
筆者拿NVIDIA提供的NVIDIA NVLink技術動圖參照一下。根據GA102核心的特性,RTX 3090 Ti採用第三代 NVIDIA NVLink,兩塊RTX 3090 Ti使用NVLINK 橋接器後,最高可實現112 GB/s最高傳輸速度,擴展後顯存更是高達48GB,可加速圖形和計算工作負載,並能處理更大的數據集,可快速組建成高性能比的台式工作站。
但由於此次RTX 3090 Ti大部分的非公版顯卡基本是三槽的設計,所以若你想兩塊RTX 3090 Ti組成NVLink,那麼你就得看看自家的主板是否留有足夠的位置與散熱空間。如圖上的兩塊RTX 3090 Ti背靠背,散熱空間明顯不太足夠,四槽空間才是你最佳的選擇。
小結:從規格上來看,RTX 3090 Ti更像是一塊高頻率、配備GDDR6X顯存、更大功率的RTX A6000顯卡,只不過RTX 3090 Ti僅是消費級的產品,許多行業性的功能都被去掉。
即便是這樣RTX 3090 Ti仍是目前消費級市場上最為強勁的存在,規格是完整的GA102核心,核心頻率、顯存規格、性能都是絕對的強悍,當然功耗也是比較恐怖的450W。
RTX 3090 Ti的未來
從行業來說,Ampere架構已經並不算是什麼新鮮的事,畢竟其發布已經有比較長的時間。尤其是NVIDIA在最近的GTC 2022上發布Hopper架構那是相當誘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Ampere架構是目前消費級市場上最為出色的架構,其有着全新的SM多單元流處理器,高性能的單精度浮點 (FP32) 運算處理速度,以及優異的性能功耗比,可顯著提高圖形與模擬工作流的性能。
同時第2代RT Core與第3代Tensor Core的加入,讓顯卡在運行光線追蹤、着色或降噪功能上更為強勁,大幅加快工作負載的運行速度;同時AI運算能力也更為強勁,無需要修改源代碼即可實現更高速度的AI運算與數據科學模型的訓練。
實際上RTX 3090 Ti的發布還真是時候,在剛過去的GTC 2022上,NVIDIA還不單是發布一系列的高規格硬件,還有不少行業用戶與開發者們引領方向的技術,例如:NVIDIA OMNIVERSE 、NVIDIA DRIVE Map、NVIDIA Maxine、NVIDIA AI 加速等。雖然大部分技術一般消費者們也不會太懂,但這些技術與應用最終也會反饋到我們用戶身上,而RTX 3090 Ti憑藉其最強的消費級顯卡的身份,24GB大顯卡,自然是可以能用上未來的軟件與遊戲。
例如DLSS技術,目前就已經超過 150 款遊戲現已支持 NVIDIA DLSS,還在不斷地增加中,包括了最近發布的一系列遊戲大作,幽靈線:東京、消失的光芒 2 人與仁之戰、影子武士 3等。 當然還有更多的RTX 30系列顯卡特性技術:NVIDIA DLAA、NVIDIA Reflex以及RTXGI,這些如果沒一塊強勁的RTX 30系列顯卡還真的玩不轉。
影馳RTX 3090 Ti 星曜OC外觀&拆解
影馳RTX 3090 Ti 星曜OC
回歸一下我們的主題,此次我們並沒有拿到RTX 3090 Ti FE公版,收到的是影馳 GeForce RTX 3090 Ti 星曜OC【下述簡稱:“RTX 3090 Ti 星曜OC”】。
家族式的設計,每塊星曜顯卡都有着相同的外包裝設計,同系列的外觀設計,當然不同級別的顯卡有着不一樣的做工用料就是了,尤其是這塊影馳RTX 3090 Ti 星曜OC用料是星曜系列最猛的,沒有之一。
家族式的設計如何識別就得靠外包裝上的產品型號了,NVIDIA統一的產品型號標識:NVIDIA GEFORCE RTX 3090 Ti。
背部是此款顯卡的一些功能性特點描述,包括星卓Ⅱ Plus散熱器、炫曜燈效、PCB設計、魔盤軟件 ,以及三年質保(支持個人送保)。
兩個實用的配件:顯卡支撐桿,以及Micro-Fit 12Pin To 3*8Pin轉換線。
外觀上下,RTX 3090 Ti 星曜OC採用了影馳RTX 30系列中經典的星曜透明水晶外殼元素設計,白色的導風罩配上透明水晶外殼,拆掉水晶外殼就可以自定義圖案。不得說的是,此塊RTX 3090 Ti 星曜OC是真的大,兩個10cm+一個9cm風扇武力值是拉滿了,很強很大很重很嚇人。
對比一下RTX 3080 Ti FE顯卡,整整的大了在圈,其它顯卡在RTX 3090 Ti 星曜OC顯卡面前還真是弟中弟。
當然不單是大,而且還真的重,RTX 3090 Ti 星曜OC裸卡重量就達到了2.1KG,而RTX 3080 Ti FE也就1.37KG,看誰不順眼還真能做個高貴的高級板磚。
顯卡的背板是白色星曜背板,高強度的鋁合金材質,整塊顯卡除了PCB與散熱並非白色外,還真能配套成白色主機。而白色的背板也能為各位玩家提供更好的DIY空間,塗鴉什麼的貼紙什麼的上一堆,也是比較有個性化的。
顯卡尾部為多孔散熱設計,降低散熱器風壓反彈效應,強化散熱效能。
NVLink接口
12VHPWR輔助供電接口
可利用贈送的Micro-Fit 12Pin To 3*8Pin轉換線進行供電
輸出接口為三個DP 1.4a與一個HDMI2.1,均支持單接口實現8k視頻輸出,同時也可以利用四個接口,組成四聯屏使用。
影馳RTX 3090 Ti 星曜OC拆解
影馳RTX 3090 Ti 星曜OC顯卡PCB採用了非公的設計,在公版PCB方案的基礎上進行改動。此款PCB方案有別於一般GA102核心方案,供電更為強大大,且做工相當的工整,總有一種類似於行業顯卡PCB方案的感覺。
越肩式PCB的設計,讓顯卡看上去更為巨大,且鋪滿元件的PCB實在是太養眼了;同時PCB背面不再有顯存的位置,尾部也做了鏤空的處理,唯一的不足就是供電位置和SP-CAP空焊的位置較多,估計這PCB方案會有更高頻率的RTX 3090 Ti出現 ,那時這些空焊位置應該都會被補全。
RTX 3090 Ti核心編號:GA102-350-A1,生產周期為21年46周,四周是12顆GDDR6X顯存顆粒。
供電模組採用了前後兩個供電模塊的設計,共20+4相超級數字供電,整個PCB均採用了SMD用料,焊接工藝成熟,電氣性能更強,穩定性也更好。
供電前後端都有大量的SP-CAP用作濾波處理,取代了常規的固態電容,整塊顯卡上也找不到任何一個固態電容。
每相供電均配備了高效低溫的DrMos,型號為MP86957,由MPS美國芯源系統生產,最大持續輸出電流為70A。20+4相*70A的設計,你想到此款顯卡的供電模塊有多猛了吧?
主控PWM控制芯片同樣是來自MPS美國芯源系統,型號為最新的MP2891,單顆控制 20相顯存供電,規格相信比常見的MP2888A更為強勁不少。而PCB前後共兩顆us5650Q則是4相顯存供電控制器。
12VHPWR接口,接口做工明顯更為出色,比一般的6Pin/8Pin接口更為穩固;顯卡尾部為顯卡的電壓監測點,玩家或者是工程師們可以快速對顯卡進行電壓監測,方便大家進行超頻或者維修。
散熱器為星卓Ⅱ Plus散熱模組,相當的大且重,整塊顯卡的重量大部分都是來自散熱器。星卓Ⅱ Plus散熱採用了6+2條熱管兩段式散熱鰭片式的大型三風扇散熱器。
GPU底座為鍍鎳銅底可快速吸收並傳遞GPU熱量,而GPU、顯存、供電模塊等多個不同的部分均採用一體式覆蓋散熱設計,並配備導熱與黏性較高的散熱墊輔助供電。
這角度可清晰地看到星卓Ⅱ Plus散熱主體的熱管走向,2條8mm+4條6mm粗熱管貫穿兩段不同的散熱鰭片,其餘2條為U型設計。
散熱器主體的做工還是可以的,鰭片扣Fin+兩條固定桿,加強整個散熱器的剛性。
同時熱管均採用了迴流焊接的方式與散熱片進行固定,散熱效能得到很好的保證。
拆解就到這裡了,值得注意的是,顯卡標配的是三槽擋板,若擋板位置受機箱插槽限制、或者是更換水冷組成雙槽顯卡的用戶,可以自行更換贈送的雙槽擋板。
測試平台介紹
測試平台介紹
測試平台我們挑選了目前消費級市場上最為頂級的一批硬件組成測試機進行對影馳 GeForce RTX 3090 Ti 星曜OC顯卡進行測試。I9-12900K搭配ROG MAXIMUS Z690 EXTREME主板+芝奇Trident Z5 RGB幻鋒戟 DDR5+龍神II 360一體水冷散熱器,既能滿足遊戲玩家的需求,同時主板豐富的擴展性能還能滿足內容創作者與微型計算工作站的需求。
至於顯示器方面,由於手頭上我們並沒有8K顯示器與電視,所以此次測試中遊戲部分我們利用DSR技術來縮放8K分辨率進行遊戲測試,同時會通過8K視頻的解碼、渲染,以及導出來對顯卡進行測試。
至於電源方面,我們選用的是鑫谷最新推出的80PLUS金牌產品GM1250W全模組電源 。雖然850W電源產品即可滿足RTX 3090 Ti非公版顯卡的供電需求,但是為測試過程中不出意見事故,所以還是挑選1250W大功率的電源更為保險;GM1250W配上了Micro-Fit 12Pin的原生模組線,但測試時我們優先使用了官方提供的Micro-Fit 12Pin TO 3*8Pin的轉換線,以保證測試順利進行。
理論&遊戲性能
3DMARK理論性能對比
從3DMARK理論性能來看,NVIDIA真是刀法如神,一個GA102核心,把分成了五款產品,同時每款產品之前有着5~7%的性能差距。相比RTX 3090顯卡,RTX 3090 Ti增加2組SM,以及更高頻率的設定,讓其有着更為出色的性能表現。若是拿RTX 3080顯卡作對比,那24%性能提升還是真香的,前提是不考慮價格與功耗。
值得注意的是,剛才我們的對比表格里是不算上NVIDIA DLSS功能測試,DLSS2 Performance 8K項目,有着12GB顯存容量的RTX 3080 Ti直接在此測試項中爆顯存,性能自然是不具代表性。另一方面也證明了,若想在8K分辨率下開啟DLSS玩遊戲,沒有RTX 3090 Ti或者是RTX 3090這級別的顯卡是不行的。
遊戲性能對比:
遊戲測試
在測試前,其實筆者對RTX 3090 Ti性能表現其實並不抱太大的希望,畢竟同為GA102核心的RTX 3090顯卡性能已經相當不錯了,即使全規格GA102再配上高頻性能提升也有限才對。但讓筆者沒想到的是450W TDP顯卡果然是不能小看的,單純的2K遊戲性能就已經領先了RTX 3080 Ti約10%;而隨着分辨率來到4K,領先幅度更是上升到了約15%性能,這樣的性能差距還真讓我滿意。
當然若你認真看看遊戲性能綜合比例,你會發現,這樣的五款顯卡的性能差距與理論性能的差距基本是一致的,真懷疑老黃是拿着直尺去切割核心的,居然能做到如此的精準的性能定位。
光線追蹤遊戲測試
同樣我們還進行了2K與4K分辨率四款遊戲的光追性能測試,測試時默認開啟DLSS平衡模式。其實五款顯卡在光追遊戲中的表現與常規遊戲中的表現是一致的,RTX 3090 Ti作為老大哥仍是一馬當先。
而大家可以細看《古墓麗影:暗影》與《看門狗軍團》這兩款遊戲中開啟光線追蹤與DLSS後,遊戲幀數表現仍是相當的流暢,所以我們在4K分辨率下直接開啟光線追蹤來暢玩遊戲即可。
再來8K遊戲測試,可以說RTX 3090 Ti玩8K遊戲是可以的,但遊戲畫質太高會造成幀數過低的情況,所以筆者建議大家玩8K遊戲時注意一下畫質設定,可以恰當地犧牲畫質從而達到更高的遊戲流暢度。
PS:全境封鎖2,極高畫質,DSR 8K分辨率玩遊戲時爆顯存
生產力測試
創作者能力對比
創作者性能測試上,RTX 3090 Ti與RTX 3090顯卡性能差距約為1%左右 ,部分應用中的確會領先些許,但是就那麼幾秒的差距,若時間成本允許其實可以選購更好性能功耗比的顯卡。
不得不提醒的是,RTX 3090 Ti是目前唯一一款擁有ECC技術的消費級顯卡,在渲染大型工程文件時,筆者建議大家開啟ECC技術,從而獲得更穩定的渲染表現。
PS:開啟ECC功能後,顯卡性能會下降
正由於RTX 3090 Ti在綜合的創作者性能表現拉不開差距,所以筆者直接把PugetBench DaVinci Benchmark Extended測試中的每個細項拉出來對比一下。Extended測試中比默認的測試增加了8K視頻的測試,這樣大家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性能差距。
若是主力視頻創作的UP主,相信RTX 3090 Ti會是給你帶來更快的渲染速度。若是預算有限,筆者其實建議選購RTX 3080顯卡即可,能可滿足大部分視頻與創作應用的需求。
功耗與溫度測試
功耗溫度對比
功耗測試真的真的真的讓RTX 3090 Ti顯露出了其450W TDP本性,單純的CPD功耗就已經達到了326.4W,比RTX 3080 FE整卡功耗都要高了。而細看會發現Micro-Fit 12Pin接口供電還是比較給力的,直接提供了409.7W供電,PCIe也就36.7W;按照影馳此款RTX 3090 Ti 星曜OC顯卡最大480W TDP值 來看,頻率上升空間還是有的。
同時不得不說的是RTX 3090 Ti 星曜OC顯卡散熱效能是真的可以,室內常溫是25溫度下,Furmark滿載核心的溫度也僅是70.6度,此時顯卡頻率還能保持在1440MHz,風扇轉速也 僅為52%,噪音並不明顯。
當然最厲害的要數顯存溫度,512Mb*32Bit 規格的GDDR6X顯存顆粒就是好,單面12顆就能滿足24GB顯存容量,不用擔心過熱的問題。RTX 3090 Ti 星曜OC顯卡Furmark時顯存溫度80度,而雙面顯存的RTX 3090顯卡顯存溫度達到90度,整整低了10度。
24GB顯存如何用光?
24GB顯存到底怎麼用?
在測試RTX 3090 Ti顯卡的時候,筆者利用HWINFO軟件對測試時顯存佔用進行了記錄。可發現大部分的應用與遊戲中僅有少部分顯存下高於10GB容量的,僅有部分的遊戲在顯存佔用時高於10GB,例如《全境封鎖2》與《PugetBench DaVinci Test》。當然8K遊戲的顯存佔用基本都是翻了翻,遊戲中的顯存佔用均超過10GB,其中《全境封鎖2》中更是爆了顯存。
當然,除了遊戲之外,實際的專業應用場景才是RTX 3090 Ti這24GB顯存容量的用武之地,接下來我們藉助視頻、計算、建模的三個小例子,來“榨乾”這張RTX 3090 Ti的24GB顯存吧。
《DaVinci Resolve》8K實時渲染
一般情況下DaVinci並不會過多調用顯存,無論是播放還是轉碼,RTX 3090 Ti在測試時佔用也就10GB左右。
而我們利用NVIDIA提供的8K RAW Video測試項目文件,對Motion Effects(運動效果)進行一系列的設置,這樣就能調用到24GB顯存。
同樣8K RAW Video播放,顯存佔用就已經達到了24GB,還真是有點誇張,當然此時更換其它低容量版本的顯卡會直接報錯,停止運行的處理。那這樣設置後,RTX 3090 Ti是否有優勢呢?我們同樣拿此項目文件直接進行視頻導出,對比導出時間。
可看到同樣的Motion Effects(運動效果)設置,效果較低的一般情況下,RTX 3090 Ti、RTX 3090與RTX 3080有着同樣的導出速度,且相同的顯存佔用,均為10GB;但是加強Motion Effects(運動效果)設置後,RTX 3080 Ti明顯報錯加載不了運動效果,僅有RTX 3090 Ti與RTX 3090有導出成績,分別為1:34、1:39。側面說明:24GB大容量顯存在某些大型,且極複雜的視頻渲染工程時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機器學習運算
在機器學習的實際應用上,我們使用一個開源的CNN圖像數據分類模型來進行基準測試,它採用的是市面上應用廣泛的機器學習庫——TensorFlow,在搭建好CUDA組件環境後,TensorFlow便可以使用GPU進行加速運算,大顯存能為顯卡提供更多的計算資源支持,在這裡我們把顯存可佔用空間設置為“全部”,然後以2組batches、32個樣本為單位 ,跑10萬組圖像數據識別,可以看到24GB顯存在運算過程中直接吃滿,最後達到一秒鐘識別將近3萬張圖像的性能表現。
BLENDER場景渲染
而在熱門3D建模軟件blender上,由於內置的Cycles渲染器在交互渲染的過程中,會利用實時RTX光線計算和OpitX AI去噪技術的實時加載,對於顯存的要求較高,對於重度用戶而言,即便是12GB的顯存容量,在多工作流下也會發生顯存不足導致渲染錯誤或無法渲染的情況,而利用RTX 3090 Ti的大顯存,則是能夠實現多個複雜工作流實時查看交互,還能進行最終幀的場景渲染,此時顯存佔用也達到了21GB以上。
總結:遲來的新皇
總結:遲來的新皇
性能真強
450W TDP設計的RTX 3090 Ti註定有着極為強悍的性能,從一系列的測試中,就能夠驗證這一切,基本是以絕對的優勢領先同為GA102核心的其它四款顯卡。而完整的GA102核心很好地滿足骨灰級玩家的需求,滿血才是真愛!
當然450W TDP為我們帶來了供電的煩惱,買得起RTX 3090 Ti顯卡的人自然少不了高功率電源 ,但是12VHPWR輔助供電接口註定了需要使用轉換線,或者是再定製一條兼容的Micro-Fit 12Pin模組線,這都是筆不少的投入。
但慶幸的是,非公版顯卡的供電和散熱都是相當的給力,如我們測試中使用的影馳RTX 3090 Ti 星曜OC有着20+4相強勁的供電設計,以及高效的多熱管三風扇散熱器,可以確保RTX 3090 Ti長時間地高頻率運行。
誰會購買?
你說NVIDIA GEFORCE RTX 3090 Ti到底值不值得買吧?這個還真不好說,愛的愛死,這RTX 3090 Ti是相當值的,完整的GA102、高核心頻率、24GB大容量高規格顯卡、更強勁的供電,這麼強勁性能的顯卡,無論幹什麼都可以的,如果不行,那再買一塊用NVLink連上即可。RTX A6000一半的價格都不到,就能買到,強逼症的玩家不受死才怪。
恨的自然是恨死,RTX 3090 Ti有着絕對的性能實力是無疑的,但是性價比不高呀,比RTX 3090/3080 Ti貴上不少,但是性能提升卻有限,尤其是性能功耗比也差了點,電源不給力還得更換電源 ,這投入成本太多了。
所以購買RTX 3090 Ti還真的量力而行,看看自身需求是否一定要使用上如此頂級的顯卡才是硬道理。
如何購買?
想購買的用戶,你們可以放寬心。據了解,NVIDIA為AIC們提供了大量的RTX 3090 Ti滿規格GA102核心與GDDR6X顯存顆粒,你們只需要保證錢包足夠厚就可以購買到RTX 3090 Ti顯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