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3個月的緊張施工
港城公園改建工作即將完成
風荷竹韻、偃月橋、陽光草坪
......
約上好友逛公園,走起!

改造時,設計方保留了公園以湖為中心的內向型格局,對南北兩湖特色進行分化,在風格和體驗上形成差異感。利用現狀水資源豐富的特點,營造以“水岸花”為主題特色的景觀風貌,北湖強化原有的“自然林境”;南湖增強水環境營造,“人文山水園林”亮相。同時,對公園布局、景點、游步道進行調整和提升,營造一幅傳統山水畫圖景,來和小葉子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新亮點吧!
新增亭廊,出遊休憩兩不誤
改造前,許多市民提出園內缺少遮風避雨的設施。本次改造施工方特別增設了四座景亭,遊園時可讓大家坐下休憩。

風荷竹亭


凝香亭
這四座景亭延續公園原有建築風貌,採用低碳環保型新材料工程竹,肌理自然漂亮,與公園景觀相映成趣。

清風亭

竹立方
“水岸花”水景風光,怡景怡人
河邊沿岸盡量保留原有喬木骨架,設計方以“水岸花”為主題,結合“四化”植物要求,着重增加水生、濕生植物的,恢復了市民遊客喜愛的荷花池,沿水岸增加鳶尾、睡蓮、蓀溪等植物。
在梅花塢種植了大片梅林和日暮亭前沿坡種植各類杜鵑、槭樹。北湖區新增染井吉野櫻,片植紫穗狼尾草。
經過重新設計後,組成了“公園七景”,分別為:風荷竹韻、凌波水岸、櫻飛綠語、日暮亭(杜鵑花坡)、偃月橋、梅花塢、陽光草坪。景點與景點之間,彼此臨水相望,相輔相成。

風荷竹韻是以荷花為主景的夏季景區,布置於南湖的南側,營造清涼爽意的環境。

偃月橋附近營造的水生植物區,主要種植睡蓮、玉帶草、花葉蘆竹、唐菖蒲、醉魚草等,在岸邊輔以樹枝披散的金鐘花、噴雪花等植物。

湖中小島以木棧橋與林岸溝通,島上布置梅花小樹林,形成梅花塢景點。

凌波水岸

櫻飛綠語

南湖水質改善後,清澈的湖面
升級便民設施和運動場地
改造後,園方保留了兒童活動區、健身區、一個籃球場和兩個羽毛球場,地坪換成更為安全的塑膠材質,增加攀爬牆等遊憩設施,豐富活動種類。

入口廣場增加銘牌,加強公園辨識度。拆除原有廊架,使廣場空間更為開闊,人行動線更為流暢。園內景色透過圍牆若隱若現,引人入勝。

此外,本次改造還將主園路升級為健身步道,劃分跑道和慢行道,滿足市民日常健身、遊園需求。新增監控系統、污水系統、WI-FI、廣播等,更換公園內燈具、垃圾桶等設施,在硬件上更好的服務市民遊客。
地址:歐高路509號
交通:地鐵10號線港城路站,公交508路

素材來源:@浦東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