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俄烏衝突之下,台灣當局一直在炒作“恢復1年徵兵制”,島內大學生也被整崩潰了。近日,多名大學生無奈表示,因為擔心兵役延長影響未來職業規劃,已經在考慮先休學去當兵了。

綜合台媒報道,台灣的“兵役制度”是以志願役為主的“徵募並行制”,徵兵部分規定,1994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役男須接受4個月的軍事訓練,合格後納入後備列管。
此前,島內“立法院法制局”承認,島內部分戰鬥部隊確實已經出現人力不足的問題,加上少子化趨勢影響,預估至2039年時,可徵募的役男僅有5萬6000名。
俄烏衝突升級後,西方國家的態度已然明了,島內社交媒體上不少人“恍然大悟”,遇到困難還是得自救,有台媒指出,看到這種言論持續變多,當局認為“民氣可用”,便決定調整義務役役期,從目前的4個月延長為1年。
台灣名嘴陳揮文還建議稱,台灣應該“全民皆兵”,女生也要當兵。
官員們各種公開喊話,不少還沒入伍的大學生已經戰戰兢兢、崩潰一片了,因為一旦實施,他們畢業後得多當8個月的兵。有大學生已考慮先休學去當兵,以免兵役延長影響未來職業規劃。
林姓大三學生說,大一時家裡人就讓他可以利用寒暑假當兵,畢業後就可以不用去當兵,但他當時想等畢業再說,現在十分後悔,“當初不當兵,以後可能要當1年兵”。一名大四學生無奈表示,若這學期被當或選修學分不夠,他打算休學先去當兵,以免之後多去當1年兵。
北部張姓男大學生介紹,昨天,有教授上課時已經宣布,某同學辦休學不來上課了,因為要提早去當4個月的兵。
還有大學生吐槽,現在當兵四個月很多時間都在打掃、除草、清槍,如果延長到一年也都是這樣,沒有意義。此前,還傳出役男因天氣太熱不願意出操的說法。資深媒體人陳鳳馨在節目中曾表示,現在參加訓練的台灣年輕士兵來說,僅僅訓練幾個月或者幾天,其實根本“達不到活用很多武器的能力”。
針對是否將服役時間改為一年一事,台當局領導人辦公室發言人曾表示,關於役期,防務部門正就各方意見進行評估,尚未有定案;防務部門也表示,需要1年時間來評估,並且,就算最後有決定,也會在公布後1年再實施。
此前,“中時電子報”曾直言,事實上,兵役制度在台灣是個政治問題,沒有誰會和年輕選票過不去,連蔡當局總統也不敢得罪不想當兵的年輕人與家長,如今,防務部門說需要1年評估,考量的當然是年底的“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怎會在選前定案?執政黨對兵役制度議題有所回應,也是看到民意在熱頭上,考量的一樣也是選票。1年評估,再1年才實施,就是2024‘總統大選’選完。”
今天,“中時電子報”再次刊發評論指出,1年服役期看似簡單,其實困難重重,糧餉增加不算,近年來因為軍隊縮編,許多空置營地不是任其荒廢就是交給地方政府發展,屆時多出來的這些員額連住都成問題,幹部也要增編,是否回復義務役預官的考選,也需考量;志願役也需整合,目前防務部門有上千名志願役的勤務人員,薪水不低,每天卻僅做打掃、送公文等行政工作。
另外,台灣地狹人稠,訓練場地本就不足,每次重大演訓前,還要派高級幹部去“敦親睦鄰”,以取得地方諒解,增兵若沒有適合場地訓練,到時候士兵又去收洋蔥、掃馬路,成為廉價勞力,豈不本末倒置。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