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台海情勢緊張,民進黨當局又在鼓噪將台軍兵役由4月延長為1年。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說,民進黨當局要延長兵役,說穿了就是為迎合美國要求,但台灣地區訓練場地匱乏,台軍單位每三個月才分配到一天駐地射擊訓練,役期從4月延長至1年,只多了三次實彈射擊,其他時間都在割草、出公差,這樣戰力會增強嗎?
馬文君說,兵役延長是台灣年輕人非常關心的話題,台灣兵源分志願役、義務役、軍事訓練役及後備役幾種。“志願役”也就是募兵制,現代化裝備如雷達、導彈、戰車等,需要較長的時間學習及操作才能發揮裝備之效能,故需要役期較長,大部分地方皆以志願役為主要兵源。
“義務役”及“軍事訓練役”,是依據台灣地區現行憲政體制第20條及“兵役法”第1條規定,台灣人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所以台灣地區役男皆必須服兵役。“後備役”則是基於整體台灣安全,屯兵於民,發展出後備役制度。
馬文君說,民進黨當局如果恢復徵集義務役,也就是延長服役時間,防務主管部門規劃讓義務役士兵優先編到新訓“步兵海岸守備旅”,主要的武器就是步槍。依據台軍訓練教則,只要完成入伍訓練的役男就是合格的步槍兵,民進黨當局說因為軍事訓練役訓練能量不足,所以役期要延長根本說不通,但民進黨當局卻不願意跟台灣人說明淸楚。
馬文君表示,說穿了延長兵役就是為了迎合美方的要求,但美國是要求將役期延長並投入各類型部隊,而不是只當步槍兵。但台灣現在常備部隊已是全志願役了,如果將義務役編配至常備部隊,勢必影響志願役員額,反而讓戰力下降,防務主管部門前負責人嚴德發也曾提醒這個問題。
另外,馬文君表示,做同樣的事,志願役領4萬多(新台幣,下同),義務役卻領9千多,大家會認為這樣合理嗎?才變成延長役期卻只當步槍兵,這種畸形的做法。
馬文君表示,再來看看訓練資源,台灣地區地小人稠,可供部隊訓練場地非常匱乏;就拿靶場來說,目前台軍單位來算,可能三個月才能分配到一天實施駐地射擊訓練,延長了役期,只是多了三次實彈射擊,其他的時間可能都是在割草、站衛兵、出公差,這樣戰力會增強嗎?所以戰力能否應付未來戰爭,重點應該如何加強訓練強度,而不是以時間長短來論定。(林靜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