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網7月27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道 7月中旬,進入三伏天,熱辣的暑氣讓不少廈門民眾窩在空調房裡不願外出,但有這麼一群台青,在炎炎夏日使勁拼“消暑”事業,迎來了不少客流。“85後”台灣中醫師林書安與前來貼三伏貼的民眾分享消暑小妙招;游泳達人王駿廉與孩子們在泳池裡快樂教學玩耍;有着咖啡夢的青年吳書維則打造特色咖啡館,每日前來喝冰飲的客人並不少。
他們直言,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不少“登陸”台青創業者的事業或多或少受到影響,但好在大陸的防疫管控有效且令人安心,讓他們的事業能在這個夏天有所發展甚至迎來黃金期,日後他們在鷺島的創業腳步也不會停下。
中醫傳人紮根廈門 傳授消暑妙招

台中醫師林書安在為患者進行診療。海西晨報記者 潘薇攝
進入“三伏天”以來,來瑞來春堂中醫館就診的患者日漸增多,來自台灣彰化的“85後”小伙林書安,每天都在醫館裡忙碌着。他出生於台灣中醫世家,是第七代傳人,一直嚮往着能和父親一樣,落地廈門發展中醫事業,於是等到學業有成後,他就決定紮根大陸。
看診現場,林書安不忘與前來診治的民眾分享消暑妙招,他說醫書上記載中藥有1000多種,到了夏天特別適合吃石斛類、沙參類的藥材,像天冬、麥冬等養陰清熱,可幫助人們度過炎熱夏天。
提起中醫,林書安侃侃而談,生在中醫世家的他,自幼耳濡目染。2013年,林書安報讀福建中醫藥大學中醫學科,後又到湖南中醫藥大學深造,獲得碩士學位。在今年6月取得大陸中醫師資格證後,他跟着父親來到廈門瑞來春堂中醫館擔任中醫師。能夠繼續傳承中醫技術,林書安覺得自己很幸運。
林書安說:“我覺得能有這個機會,可以跟着父親學習中醫技術真的受益匪淺,在家裡還有爺爺那一輩留下來的古書,裡面記載的中醫知識的筆記對於我來說,是非常珍貴的財產,中醫可以說是中華傳統醫藥文化的體現,很值得研究推廣。”
林書安表示,中醫博大精深,讓他受益頗多,同時也能幫助更多的人。在此次疫情發生後,3月份他返回廈門,和父親共同研發可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中藥茶包,同時他們不斷地在線上推送中醫保健知識。他說:“我們有兩個微信群,裡面有900多人,經常會有患者諮詢我們怎麼抗疫、怎麼避免感染、怎麼調理之類的,我們也不斷推送相關信息,可以透過泡腳、艾灸及一些推拿方式去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在林書安看來,大陸民眾對於中醫的接受度比台灣高,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看重中醫理療。林書安表示,未來他將一直紮根在大陸發展中醫事業,這裡是施展才華的大舞台。他說:“廈門中醫氛圍比台灣還濃厚,這幾年大陸也在大力推行中醫,我覺得在大陸有更多可以學習及臨床發揮的地方,很有挑戰性也有發展空間。”
咖啡愛好者開新店 拿下咖啡熱門榜首

吳書維開設的咖啡館迎來不少民眾。海西晨報記者 潘薇攝
今年對於餐飲行業者來說是最具挑戰的時期,台青吳書維卻毅然決然從台北來到廈門,籌備開自己品牌的咖啡店。他表示,大陸防控疫情的高效率,讓自己待在這裡很安心,也有信心經營自己的咖啡館事業。
這位1987年出生的小伙一直懷揣着“咖啡夢”。六年前,吳書維便在台灣開創了兩家品牌咖啡店,不滿足現狀的他,2018年到廣州開創第三個品牌,開了兩家分店。但吳書維一直嚮往着品牌能落地在咖啡氛圍濃厚的廈門。吳書維表示,廈門咖啡店的密度是大陸最高的地方之一,咖啡文化比較濃厚,來這裡繼續發揮專長再合適不過了。
今年正月初五,吳書維不顧家人的反對,按照原計劃,從台灣來到了廈門籌備開店事宜。“我發現大陸這邊疫情防控非常快速,而且很到位,讓我覺得在這邊創業很安心,所以到4月中旬的時候,我找到店面就馬上裝修完,5月底就正式開業。”
吳書維向記者介紹咖啡館裡的每一個小細節。“這家咖啡店是我自己親自設計的,我想要打造比較年輕時尚的感覺,不想讓大家感覺咖啡店都是懷舊復古的樣子,甚至想辦法進口台灣的原物料,讓大家品嘗飲品的時候,口味上會更貼近於台灣的產品。”
在廈門開設的新店也是吳書維開創的第四個品牌,便取名為“第肆咖啡”。他表示,原本以為餐飲業受疫情的影響大,回溫相對較慢,但沒想到開店的第一個月就盈利了。僅用兩個禮拜的時間,“第肆咖啡”就一舉拿下大眾點評廈門咖啡熱門榜的第一名。
在吳書維看來,這不僅說明了廈門抗疫的堅實成果,更證明了他到大陸發展是正確的選擇。如今,吳書維也在準備開分店。他說:“我們計劃打造品牌連鎖店的模式,在直營店和加盟店方面做區隔,直營店主打早午餐店的模式,加盟店則是快飲式咖啡店,現在我們都積極尋找適合的門店,想打造一個工廠跟培訓中心,希望接下來能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實現咖啡館創業夢。”
游泳達人開游泳館 夏日小粉絲漸漲

游泳達人王駿廉與孩子們在泳池裡快樂教學玩耍。海西晨報記者 潘薇攝
疫情不改台青紮根大陸的創業信心,擅長於游泳運動的“90後”台青王駿廉,在5月份的時候,便決定從台北返回廈門,繼續夯實自己的創業路,抓住健身產業的發展機遇。
在游泳館裡,500多平方米的泳池劃分為多區域,每個時間段限制上課人數,做好防控。目前王駿廉招聘了7位游泳教練,學生有300多名,這裡成了夏天最熱鬧的地方之一。
一陣歡快的口令聲集結了不少小朋友,大家紛紛跟着眼前的大哥哥做起熱身運動。“待會兒所有人把手放在浮板上面,手伸直,肩膀放在水面。出發的時候踢腿加上劃手,先不換氣,可以嗎?”小朋友一邊準備下水,一邊應答道:“可以。”
眼前這位跟孩子互動的青年就是王駿廉,從小熱愛運動的他,在高二的時候拿到了台灣游泳教練證。25歲時,他選擇從台北來到大陸,從事游泳教練職業。在此期間,王駿廉看到大陸的廣闊市場,以及對台青創業大力支持的政策,在2018年底,他便在廈門承包一家游泳館開設游泳課,開始了自己的人生創業路。
王駿廉說:“廈門扶持台青創業力度真的很大,有住房補貼以及創業啟動金的支持,對於我們初創青年來說,壓力會減輕不少,而且這幾年廈門不斷推廣全民健身,大家鍛煉的意識很強,我們推廣少兒游泳培訓課程也容易些。”
受到此次疫情影響,王駿廉的游泳館被迫停業三個多月。之後他通過各渠道,了解到大陸的疫情防控成效顯著,便決定5月初回到大陸,恢復泳池營業。王駿廉表示,今年是他發力之年,由於游泳正式進入2020年大陸中考考核項目,加上“後疫情時代”全民健身運動氛圍濃厚,為他帶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
他直言,疫情過後是一個蠻大的商機,大家注重健康生活,一開始營業的時候,人其實非常少,現在到了暑假時候,培訓行業開始慢慢回暖,人流量達到之前的預期量,甚至還在不斷增加中。王駿廉說:“大陸的游泳培訓市場比台灣廣闊,且我們的教學模式結合台灣的教學法,有別於其他游泳館,受到了家長及小朋友的肯定,也逐漸推廣開來,後期我也計劃拉一些台灣朋友過來,一起把事業繼續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