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註:正測試關鍵位置的美股,或正迎來短期反彈的良機。基本面、技術面甚至這個大宗商品走勢,都在暗示這一點。
作者:Simon
美股隔夜走勢呈現先抑後揚的姿態,三大股指均在探底後回升,其中納斯達克指數自大跌超過2%最終微幅收漲,可見市場承接能力較強。
雖然從整體來看,美股不管從基本面還是技術面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但近期顯現的某些信號,卻似乎暗示着美股短期可能迎來反彈窗口。但在美國衰退預期逐步增強的背景下,美股要重新走牛,或還需要等待更長時間。
一、交易美股的大邏輯有兩個
簡單明了地說,當下美股交易的邏輯主要有兩個。
一就是抗通脹邏輯。
這也是當下美股持續走熊的最主要因素,因通脹水平持續走高,美聯儲在7月會議上加息100基點的可能性已經大增。從公布的數據來看,美國6月CPI年率升至9.1%,創下了自1981年11月以來的新高。這讓此前鼓吹“通脹見頂”的華爾街,啪啪被打臉。
來源:tradingeconomics
美聯儲梅斯特評價說,通脹報告里根本沒有什麼好消息。可以肯定的是,通脹報告表明,沒有理由說加息幅度會比上次小。
也就是說,7月加息75個基點幾乎是板上釘釘,而加息100個基點也可以說是合情合理。如果美聯儲在7月加息100個基點,那麼美國利率水平將直接提升至2008年後的最高水平。毫無疑問,這將進一步擠壓流動性,美股可能進一步趨緊。
美國利率水平 來源:tradingeconomics
但是如果我們只看表面的CPI,則可能會忽視一些更深層次的因素。雖然這次全球性的高通脹來勢洶洶,但在消費價格的構成成分中,食品和能源價格的變動幅度要遠遠高於其他部分。因此,剔除掉食品和能源價格來衡量通脹水平的核心CPI,被認為是衡量通脹的最佳指標,也被認為能更真實地反映宏觀經濟運行情況。
由於全球供應鏈紊亂和俄烏衝突等因素導致的能源、食品價格高企,或是美國CPI持續爆表的重要因素。但核心CPI呢?似乎已經出現明顯的降溫跡象。
數據顯示,自今年3月美國核心CPI達到6.5%的頂峰之後,已經連續3個月呈現下降趨勢。6月核心CPI年率降至5.9%,未來可能進一步呈下降趨勢。
美國核心CPI年率 來源:tradingeconomics
再看對CPI影響最大的能源價格——油價方面,近一個月來已經下跌超過了20%,目前仍位於100美元關口下方。這可能使得美國7月CPI數據較6月呈較大的下跌狀態,而這種預期,可能是美股短期反彈重要的推手。加上目前對於100基點加息已經有了預期,而一旦只加息75個基點,則可能反而是一個“利好”。
但這並不意味着美股從此擺脫頹勢,因為接下來交易美股的第二大邏輯,可能是接下來的主旋律。
那就是美國經濟衰退的邏輯。
雖然衰退確實不好定義,但美國2022年Q1的GDP增長已然轉負(-1.6%),或預示着美國一隻腳已經踏入衰退。而美聯儲方面也不惜以打壓經濟為代價來抗擊通脹,更加大了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
美國GDP 來源:tradingeconomics
在衰退前和衰退中期,從歷史走勢來看,美股並不能給投資者帶來太多樂觀的預期。即使在80-90年代,美股在經濟衰退時期反而有超10%的上漲,但在70年代和千禧年之後,都以大跌收場。尤其是在08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疫情衝擊時,美股跌幅更甚。
來源:中泰證券
因此,在當下美股或繼續交易抗通脹邏輯的話,那麼通脹“見頂”預期可能越來越強烈,美股或迎來反彈走勢。但在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之後,美股又可能交易衰退邏輯。屆時美國經濟若真的“崩盤”,美股也難獨善其身。
二、技術面看美股存在反彈需求了
從技術面的角度來看,美股當前確實存在較大的反彈可能性。(以納斯達克指數為例)
先看較大周期,以周線圖為例。納斯達克指數的整體漲勢,僅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跌穿了MA200(藍色)的支撐,隨後經濟復蘇納指重新站上該均線,並一直持續至今。其中,2020年疫情衝擊,納指也神奇地站穩了這根被譽為多空分水嶺的均線。
而當前,納斯達克指數再度測試這個位置的支撐,且目前已經取得至少是“企穩”的表現,那麼後市可能迎來一波反彈。
來源:英為財情
在從具體結構上來看,納指在2020年9月-11月和2021年3月-5月分別形成了上升趨勢中的“震蕩中樞”(藍色矩形),這裡成為了當前下跌趨勢的重要支撐位。可以看到,在今年1月-4月和5月-7月的走勢中也呈現出震蕩整理的局面,這正是前面的關鍵支撐發揮了作用。
來源:英為財情
也就是說,當前位置如果指數不再往下跌破關鍵區間下沿,那麼有可能向上去測試上一個區間的下沿,也就是說,納指可能反彈至12800-13000區間。
最後我們再利用斐波那契擴展線,來看看這波跌勢是否短期到位。擴展線可以看做是對波浪目標的衡量,在納指當前下跌趨勢中,調整浪或正在進行C浪走勢,而C浪一般的長度目標是等於A浪或者A浪的1.618倍(如果趨勢夠強)。
來源:英為財情
可以看出,當前的下跌勢已經達到1的初步目標位置,那麼這波C浪的下跌有可能就此結束,並開啟一波反彈。當然,後續如果開始衰退交易並跌破此處支撐,則有可能跌至1.618的位置,即8650附近。
三、這個大宗商品走勢值得關注
當前全球的高通脹水平,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做了很多“貢獻”。比如原油、煤炭、天然氣等能源,也包括小麥、玉米等農產品。但作為最重要的工業金屬之一的銅,卻自今年的高點大幅下跌超過35%。
銅價走勢 來源:英為財情
由於銅對於工業的重要性,我們經常把銅價表現作為經濟發展情況的前瞻指標。中泰證券研究表明,銅價在經濟衰退期普遍下滑,但在高通脹時期,往往在經濟衰退前,會有銅價的上漲。
那麼是不是意味着,當前銅價的大跌正是預期了潛在的經濟衰退,但在目前高通脹而衰退還未正式到來之前的空隙,是不是意味着銅價存在一定的反彈上漲機會呢?可以說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這和美股有什麼關係呢?
事實上,銅價的走勢與美股(納斯達克指數)呈現出超高的相關性(見下圖)。這種共振的關係,或代表着反彈也將一起出現。銅價若真的反彈走高,將帶動美股走出反彈行情。
銅價與納斯達克指數疊加 來源:英為財情
總的來說,當前美股依然圍繞兩大邏輯展開交易和博弈,但在經歷大幅下跌後,目前美股反彈的窗口可能已經打開。但從更長遠角度來看,懸之又懸的美國衰退陰影下,美股恐難言真正見底。
欄目簡介
盛言牛熊:華盛通美港股觀點類欄目,精選主流財經媒體和意見領袖評論。即時分析行情熱點,揭示投資機會,縱論宏觀大勢。
作者簡介:
Simon,華盛資訊觀察員,專註於全球交易市場的頑強小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