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經過第一季的熱播之後,就有很多觀眾在期待第二季的節目。1月22日,觀眾終於等來了第二季的姐姐們,而且節目的收視也是預料之內的可觀。
從酷雲的直播數據來看,1月22日在黃金檔播出的綜藝節目中,《乘風破浪的姐姐2》位居榜首,直播關注度破1,市場佔有率翻倍碾壓位居第二的《百鍊成鋼》。
不過雖然首播的熱度不錯,但是節目在網絡上的反饋並不是很好。去年的《乘風破浪姐姐》拿下了豆瓣7分,在綜藝節目中這個評分已經算是比較高的了。
但是近日開分的第二季節目卻僅有6分,而且遭到了不少網友的吐槽。
有網友批評"第二季就感覺是一堆糊咖想要翻紅",更有犀利一點的語言直指第二季的姐姐們相比第一季的浪姐業務能力太差。
高收視、低口碑,其實導致第二季節目如此不受待見,滿屏的差評,其實節目的三大敗筆已經顯露了。
業務能力不足,沒有眼前一亮的舞台
相當初第一季節目的時候,姐姐們一個個長得美,身材好,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有自己的長處,在第一次上台的時候,就有姐姐憑藉舞台表現被觀眾記住。
比如金晨的爵士舞《hello》,一身緞面黑裙身材、顏值都是頂配,而且在跳舞的過程中雖然說不上特別專業,但是又是下腰、又是朝天蹬,怎麼看都有跳舞的樣子。尤其是舞蹈中的手指舞,可以說是復古又標準,相當有魅力。
但是在看第二季里的姐姐,雖然也有表現不錯的,但是卻沒有特別優秀的。唯一有記憶點的還是那英那一段機器人打拳一樣的舞蹈,以及張馨予在舞台上心酸的抱腿滾。
不知道的,還以為在看女版的《追光吧哥哥》,感覺這群姐姐就是來應付差使的。
而且第二季的賽製做了些改變,姐姐們的初舞台從展現魅力變成了直面缺陷。不論你擅長什麼,都必須完成一分鐘的舞蹈,以及一分鐘的唱歌。於是也就有了那英前一分鐘令人驚艷,後一分鐘讓人驚掉下巴的初舞台。
節目立意徹底跑偏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季,用獨立女性、三十而立的標籤贏得了不少女性觀眾的關注。說是讓每個女人都接受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但是以杜華為首的幾位評委,依舊用選少女的標準審視着這些舞台上的姐姐。
不過雖然如此,杜江莫名其妙的發言還是為節目吸引了一大波的關注。
只是第一次管用,第二次觀眾就學聰明了。不少網友已經發現所謂的獨立女性、撕掉標籤就是一個噱頭,到頭來還是用着貌美如花、盤靚條順要求着這些姐姐。
節目中,杜華對着安又琪再次拋出了那個萬年不變的問題,"為什麼不紅?"。
結果總結來總結去,還是安又琪自己的原因。"性格決定命運","你的心態配不上你的能力",要是這些哄人的套話就能指出別人演藝生涯的問題,還輪得着你說?
而且紅或者不紅,難道不是一種標籤嗎?做藝人就非要紅嗎?只有夠紅才能上節目嗎?
如今第二季的節目已經把姐姐們的野心擺在了明面上,那就是上節目就是為了紅,那些所謂的撕掉標籤、追逐夢想、展示自己,都是唬觀眾的。
姐姐們真的沒有魅力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集能夠那麼出圈,絕對離不開姐姐們本身的魅力。雖然有很多姐姐觀眾都不是很熟悉,但是光是第一期節目,每個姐姐的特點、性格都可圈可點,讓人印象深刻。
而在第二期中來了很多不認識的姐姐,節目播完了,還是不認識。名字記不住、舞台記不住,就連臉觀眾都記不住。
號稱演藝圈大姐大的那英,都在節目中客客氣氣,相當初寧靜來的時候,一句"我這麼多年白乾了唄",懟了節目組還讓自己廠成功出圈。
但是第二季的姐姐們,顯然變成了小羊羔,評委怎麼評都行,反正就是自己的舞台不夠好。
就連江映蓉這樣唱歌舞蹈都沒毛病的還被外行黃曉明評價為討論、模式化,沒有發自內心的舞台感染力。
這個時候的江映蓉,就應該像上一期節目的鄭希怡一樣,來一句"還要被不知道是什麼的人評價"回懟才對。
說來說去,其實還是姐姐自身的魅力問題,業務能力整體不高,性格也沒有了鋒芒。
如果在節目中看不到姐姐的這些點,那還不如去看小姑娘的選秀節目,比姐姐們更嫩更乖更懂事。現在看一期下來,姐姐們的舞台也就那樣,表現好的還被指指點點,看着就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