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裘石
近年來各級各部門在停車泊位供給、停車泊位管理等方面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了停車設施的建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市區範圍內的停車難問題依然存在,亂停亂占的情況時有發生,由此導致的矛盾衝突也在上演,不僅降低了公共資源的使用效率, 給交通秩序和交通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也增加了不和諧因素。
如廁車位被占坑,如廁車輛很着急
近日,多名市民向半島記者反映“如廁專用車位”不專用,形同虛設的問題。“沒有如廁車位,司機‘方便’時不方便,有了如廁車位卻被‘霸佔’,急用時更加鬧心!”對此,半島記者也進行了調查。

霸佔如廁車位車輛
5月30日是個周末,一大早去往撫順路市場的人就格外多,市場周邊的停車位也就相對緊張。而此時,市場旁邊遼源路的一處公廁旁的如廁專用車位上,一名女子正在指揮一輛依維柯貨車停入如廁專用泊位。“倒倒倒……好!方向回正往前一點……倒……好。”一頓專業的指揮後,該女子和車輛駕駛員向市場走去,很明顯將車輛停在這裡壓根不是為了上廁所。

如廁專用車位被霸佔
而在這輛依維柯的後方早就停放了一輛小貨車,直到記者兩個小時後離開,這個只允許停放15分鐘的如廁車位一直被其霸佔着。

霸佔如廁專用泊位的貨車
“這個如廁泊位是誰管理?”現場一名城市空間收費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泊位歸市政管理。“這個是月停的。”言外之意,停在如廁泊位上是需要付費的。這個答案讓記者很吃驚,如廁泊位竟然可以月停,那交警部門設置如廁泊位的意義何在?是讓相關人員來收費的嗎?當記者表明身份後,收費人員就跟記者顧左右而言他。
隨後記者來到了太湖路上的一處如廁專用泊位,這兩個如廁泊位上同樣也停放着兩輛長時間沒有挪地方的車輛,很明顯,這處如廁專用泊位又被霸佔了。在短短二十分鐘的時間裡,就有三輛營運車輛的駕駛員在其後方的斑馬線處停車上洗手間。幾名年邁的老人只能從車縫中過馬路,十分危險。“十個停車泊位能有九處被霸佔,我們都習慣了。”出租車司機劉師傅告訴半島記者,“一開始交警推出這個便民舉措我們都非常高興,但是高興了沒多久,就發現泊位是有了,但是真正給方便者提供方便的寥寥無幾,都被霸佔了。”

霸佔如廁專用車位,着急如廁車輛只能停在斑馬線上
因為如廁車位被霸佔,着急上廁所的司機將車停在路邊吃罰單的情況也發生過。“公共衛生間旁的如廁車位被長時間佔用,自己只好把車停在了如廁車位前面(非停車泊位),結果從停車到上廁所出來,不到5分鐘,被貼了罰單。”有過類似遭遇的王師傅苦不堪言,“希望相關部門設置了如廁專用泊位的同時也要做好相應的管理,別把便民利民的好事變成了面子工程。”
馬路兩側停車,中間頂牛誰讓誰?
5月31日9時許,交通早高峰已過,但錯埠嶺三路上急促的喇叭聲不斷響起,“頂牛”事件正在上演。“扎進來了,誰也不願意讓誰,因此這種事經常發生。”附近的居民告訴記者,雖然上班時間錯埠嶺三路這條小路上車輛不多,但由於道路兩側都停滿了車輛,中間只能有一輛車通過的空間,因此,隔三差五的時間就會發生“頂牛”事件。

道路兩側停車,發生“頂牛”情況
“頂牛的車至少有一方不是居住在這附近的,因為居住在這附近,對這個路況就很了解,他拐進來之前就會好好看看有沒有其他車從對向駛來。”居民介紹,遇到一些脾氣不好的人,兩方爭吵起來,後方就會堵上其他車輛,越堵越多,最後想倒車都費勁了。
記者觀察,在錯埠嶺三路北段,本就不寬的道路上即使是在工作日的上午,都停放着兩排車,而南段這種情況就很少。附近的居民說出了其中緣由。“南邊有小學,交警部門抓的很嚴,亂停車直接就抓拍,不貼單子,因此就很少出現這種情況。”
老舊小區、學校附近、農貿市場是亂停車的高發區,而亂停車又是造成交通擁堵的重要原因。有市民反映,在達翁農貿市場周邊亂停車的狀況比較普遍,近日,記者也對此進行了探訪。下午四點左右,晚高峰還沒有開始,達翁農貿市場西側的君峰路上就出現了擁堵。“你看這車停的,只留出最內側車道,有時候公交車等大一點的車輛都過不去,很快後面就堵了,這些人也太不講究了。”據附近居民介紹,交警也經常過來治理,這也有視頻抓拍,但是就是有司機抱着僥倖心理,他覺得進去十分鐘就出來了,交警不會來。“但是一個車十分鐘,後面就堵了幾十米,太可恨了。”

達翁農貿市場外亂停車影響通行
公共車位私占,你敢停他就敢劃車
停車泊位緊張是個不爭的事實,秀花式的城市管理見縫插針施劃停車泊位將道路資源發揮到極致,但是公共泊位被私占降低泊位使用效率的情況屢見不鮮。洪山坡小區是個老小區,人多車多、停車泊位有限,造成了一位難求,也造成了私占泊位的屢禁不止。

長期佔據公共泊位的車輛
“我們小區道路上的泊位是公共泊位,按道理來講應該是誰早來誰用,但實際情況是,石頭、椅子、輪胎、錐桶等佔位神器變着花樣的出現。”陳先生是洪山坡小區的居民,說到泊位被私占的情況他苦不堪言。“占泊位有一部分是年紀大的人,他們是給家裡人占的,白天家裡人去上班了,他們就把亂七八糟的東西擺上了,他不用的時候別人也不能用,本來泊位數量就有限,他還私占,這對不佔泊位的車主來說就是不公平競爭。”

占車位的神器
私占泊位的人,佔用公共泊位還理直氣壯。“有時候他們還沒來得及擺上,你把車停上,他們還讓你挪開,一頓面紅耳赤的爭吵後,強行把車停下,還要冒着車輛受損的風險。”姜女士告訴記者,她有一次將車停下後,第二天發現車身被划了,報警後也不了了之。“監控拍不到,心裡知道可能是誰,但是沒證據,只能啞巴吃黃連。”誰占誰有理,不佔就吃虧的情況就這樣發生了。

神器占車位
“陪孩子讀書,我在興安路租的房子,那邊停車泊位私占的情況也很嚴重。”何先生告訴記者,每到傍晚,就有穿着城市物業衣服的工作人員過去忙活。“白天他們不管,一到傍晚就去占車位,明顯是給人占的,椅子錐桶啥順手用啥。據房東講這裡的泊位不是收費的,是公共泊位,誰來的早誰用,他們這樣太過分了。”記者了解到,興安路實施了微循環,是個單行道,為緩解交通擁堵,交警在道路一側設置了停車泊位。
殭屍車占路當倉庫,礙眼又礙事
或因車輛接近報廢,維修代價過高,或為保留車牌號,或不知道如何辦理報廢手續,許多人將車一棄了之。路旁停車位、小區內角落、公共停車場、路旁空地、垃圾堆旁……都成了這些車輛停放的場所,風吹日晒,車身落滿灰塵,周圍雜草叢生,久而久之就成了許多市民口中的“殭屍車”。
這些車輛不僅佔用公共資源,甚至嚴重影響市容市貌。有的成了“垃圾桶”,有的成為居民臨時倉庫,有的成為老鼠、流浪狗、流浪貓臨時居所,讓居民煩惱,令場地管理者頭痛,已然成為城市道路“頑疾”之一。
“從大沙路大沙支路交叉口到小區門口這一段路,也就100米的路大約有六七輛殭屍車,我住在海情御園,小區門口就是殭屍車,從小區門口往北的這條路上,還有很多輛殭屍車,小區車多,車位少,路邊劃線車位常年被私家車和殭屍車佔著。”近日,網友向記者反映這一問題,隨後,記者趕到現場進行查看。
在大沙支路馬路西側的停車泊位上,果然如市民所反映,有一些外觀破舊、輪胎乾癟、車內堆滿雜物的車輛停在路邊,從現場看,這些車輛已經很久沒有移動了。這些車輛是不是所謂的“殭屍車”呢?隨後記者聯繫了交警部門前來調查。“經我們查詢,這幾輛車雖然脫審但還沒有達到殭屍車的標準,不屬於殭屍車,我們將聯繫車主儘快將車輛送去檢驗。”據交警介紹,通俗意義上講的殭屍車指的是脫審達到三個審驗周期,達到強制報廢標準、外觀破舊的車輛,近年來交警部門對殭屍車也進行過多次清查治理行動,一些殭屍車裝滿雜物停在路邊不僅礙眼還浪費公共資源,經過清理之後目前路面上的殭屍車已經很少了。“如果市民發現道路上一些可能是殭屍車的車輛,歡迎市民朋友撥打122舉報電話,我們將馬上前去核實。”
據交警介紹,即使車輛脫審外觀破舊,只要他沒有達到強制報廢的標準,停在泊位內我們在執法過程中只能催促車主讓其儘快年審,沒有其他辦法。“這是公共車位,不可能因為他的車破舊就不讓停。”
>>原因<<
車位增長趕不上車輛增長速度
據交警部門介紹,停車難主要集中在老城區和201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比如市南區的中山路、八大峽、八大湖、大堯等區域,市北區的台東、開平路、浮山後、小港等區域,李滄區的李村、老滄口、虎山、坊子街等區域,嶗山區的中韓、金家嶺等區域。
導致停車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歷史配建少。2000年以前的建設項目配建泊位滿足率不足30%,2000年至2010年配建泊位滿足率約為70%,較目前100%-150%的配建指標有較大差距。二是機動車增長快。小汽車近5年年均增長率約為10.8%,而停車泊位增長率僅為5.2%。三是規劃建設難。老城區容積率高、公共設施配套不足,土地資源稀缺,土地和建設成本較高、小區內新建停車設施產權不明晰,都制約了基本泊位的增建、補建。四是老城區道路狹窄、人口密度大。
>>措施<<
多措並舉仍需部門共治
對此,青島交警也積極採取措施,全力緩解停車難。交警部門積極增加道路停車泊位供給。對全市道路進行排查摸底,繪製“一路一圖”完善停車泊位標線的施劃,先後在300餘條居民小區周邊的支路、小路和部分次幹道上施划了停車泊位1.3萬餘個。同時,動態調整道路停車泊位。每年對市區道路停車泊位評估一次,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暢通。2020年調整取消道路停車泊位9處、泊位127個,在符合施劃條件的50餘條道路上新增停車泊位1100餘個。
積極實施交通“微循環”也是交警部門挖掘道路停車資源解堵的一項重要措施。通過單向交通、路口渠化等措施進一步緩解停車難,先後對117處開放式居民小區實行了交通“微循環”調流,增加停車泊位6000餘個。
加強道路停車秩序治理。持續加強對居民社區違法停車行為的整治工作,會同轄區城管執法、街道辦事處等相關部門加強對佔用道路泊位、殭屍車的查處。2021年以來,依法查處清理80餘條道路上的違法佔用道路停車泊位行為,拆除私自佔用道路停車泊位的地樁地鎖、錐形帽及雜物1100餘個。
當然,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停車難問題,進一步縮小停車泊位供需缺口,建成“配建停車設施為主、路外公共停車設施為輔、路內停車為補充”的城市停車體系,實現停車規範有序,依法治理、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還需要多個政府部門共同加大對停車設施的規劃施建設力度。
>>徵集<<
爭當創城“監督員” 快來參與隨手拍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也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5月27日上午,青島市召開爭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工作調度會,會議釋放出明確信號:青島要以雷霆之勢推進文明典範城市創建,也要以此項工作為切入口推動全市上下轉作風、創一流!
為深入推進文明典範城市創建,增強市民踐行文明行為的自覺性,樹立主人翁意識,發揮好社會監督的作用,即日起,半島新聞客戶端開設《大家隨手拍 文明你我他》專欄,城市治理中的亮點、你我身邊的感動事、隨手拍下的不文明現象、創城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比如關於違法養犬、圈佔綠地、農貿市場衛生問題、違法建築、私搭亂建、露天燒烤、占路經營、衛生死角等民生問題,您都可以撥打半島新聞熱線96663或在半島新聞客戶端後台留言告訴我們。同時也可以通過法制青島微信公眾號,線上互動。
城市文明,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事做起,自覺摒棄各種不文明行為,讓文明真正內化於心,外化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