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
江西首批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鄉村名單正式公告了!
第一批擬入選全省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鄉村名單
共19個村,入選後,
將作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培育預備單位給予積極支持。
到底哪些村入選了呢?
南昌市安義縣石鼻鎮羅田村

安義古村群座落在南昌市西山腳下,安義縣石鼻鎮境內,距南昌市30公里,安義古村群由羅田、水南、京台三大自然村連綴而成,佔地 8 平方公里,三村相距不足500米,花海稻田,阡陌交通,呈三足鼎立之勢。古村群保存有明清古建築100餘棟,還有大量的文物古迹散布其中。安義古村群是古代江右文化和贛商文化的完美結合,保留着規模宏大的明清建築群落,是傳統贛派建築在贛撫平原的典型代表。
九江市武寧縣羅坪鎮長水村

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羅坪鎮長水村,位居九嶺山脈中段武寧岩向北延伸的一支分脈之中,全村被群山環抱,峰巒秀聳,古木參天,是一個典型的林區村。長水村地域面積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380畝,山林面積12.4萬畝,森林履蓋率達93.7%。
九江市修水縣杭口鎮雙井村

杭口鎮隸屬於江西省修水縣,是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山谷)故里。也是南宋丞相章杭山的家鄉。杭口自古人才輩出,在宋朝僅雙井村黃氏一族就出了48位進士,其中5名官至尚書,故享有“華夏進士第一村”的美譽。“雙井村”位於修水縣城以西的杭山南麓,由修河環繞村前貼着杭山腳下流淌而過,河身繞成一個“月牙形”大彎,被當地人稱作“明月灣”,因明月灣中有二泉湧出而得名“雙井”。
景德鎮市浮梁縣瑤里鎮瑤里村

瑤里鎮瑤里村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東北部,距市區50公里,地處皖贛兩省和祁門、休寧、婺源、浮梁四縣交界處,瑤里鎮鎮域面積有200平方公里,景瑤線是該鎮的交通主幹道,境內交通體系完善。該鎮譽有“茶之鄉、瓷之源、林之海”的美稱,旅遊文化資源十分豐富,有大小旅遊景點近50處,大致分為自然風光、古代建築和歷史遺址三大類,涵蓋陶瓷文化資源、紅色文化資源、生態文化資源、宗教文化資源等方面。
萍鄉市蘆溪縣宣風鎮竹垣村

蘆溪縣宣風鎮竹垣村是萍鄉的東大門,與宜春交界,交通便利,民風淳樸,境內有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有國家4A級景區仙鳳三寶園,省4A級鄉村旅遊點火旺火龍果園。建成玻璃大棚100餘畝,聚集了健航實業、竹垣紅等農業企業10餘家,全村形成以熱帶水果和有機蔬菜為主,集種植、採摘、體驗為一體的現代生態休閑觀光旅遊農業產業。成功舉辦了“中國首屆火龍果節”和“2017年中國宣風熱帶水果狂歡節”等節慶活動。
萍鄉市湘東區麻山鎮幸福村

麻山幸福村被譽為萍城的後花園,距離萍鄉城區10公里。這裡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春來山花爛漫,盛夏瓜果累累,秋日天高氣爽,寒冬腊味飄香,加上規模宏大的歷史、人文、景點,微觀的農事體驗,使遊客置身其中,飄然欲仙之感美不勝收。幸福村已逐步形成了以葡萄、草莓、火龍果、桔子等種植基地為重點的觀光採摘游,以七彩葡萄主題公園、雙月灣濕地公園、飛行影院、麻山河沿河綠道等休閑場所為重點的休閑娛樂游,以儺文化展示館、天涯種業科學院、富邦研學游教基地等為重點的親子研學游,是一個集農業觀光、研學旅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鄉村旅遊景區。
新余市渝水區良山鎮下保村

渝水區良山鎮下保村位於新余南部,南與吉安市峽江縣硯溪鎮交界,這裡山青水秀,交通便利,距新余市區18公里,離贛粵高速峽江入口處10公里。下保村猶如一幅美麗的圖畫,開門見山,出門即水,是一個天然氧吧。森林覆蓋率達70%,無工業和農業污染。下保村歷史悠久,自然生態優良,尤以古樹名木、蒼山碧水、翠湖最具特色,有林地面積1.3萬畝,林木蓄積量豐富,古樹名木星羅棋布,是一個森林植物寶庫;村莊處處見綠,房前屋後果樹遍布,藍瓦白牆的房子透出江南山鄉的特色。
鷹潭市貴溪市雷溪鎮南山村

貴溪市雷溪鎮南山村位於雷溪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核心區,距離貴溪市區7公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貴溪的南山村,有着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內部潔凈、秀麗,房屋建築體量不大,但是外立面風貌統一,整體環境較好,在細節處不時點綴着文化景觀與雕塑小品,整體形態優美獨特,是秀美鄉村的典型代表。
贛州市石城縣琴江鎮大畲村

大畲村是“中國傳統村落”之一,是江西省5A級鄉村旅遊點、全省十大秀美鄉村。距縣城僅5公里,緊臨國家AAAA級景區通天寨。區內主要由古民居群、古戲台、荷花物種園、蓮花觀賞園、蓮文化館等部分組成,是一個集客家民俗園、農家遊樂園、荷花觀光園、美好家園“四園合一”的鄉村旅遊點。
贛州市上猶縣梅水鄉園村村

梅水鄉園村位於上江線旁,距縣城14公里,整個村莊四面環山,成圓鍋狀,形如茶壺,故稱園村。近年來,園村村以茶業為主業帶動旅遊業發展,着力打造了一個集客家傳統文化、茶文化、旅遊文化“三位一體”的鄉村旅遊生態特色村。園村主要文化和旅遊資源有:客家底蘊濃厚、硒茶產業突出、特色資源鮮明。園村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除了客家門楣之外,還有“世界級旅遊珍品”森林小火車、“贛南第一漂”大金山漂流、古法造紙等。
贛州市大余縣新城鎮周屋村

新城鎮位於大余縣東北部,是大余縣的“東大門”,周屋村是新城鎮鄉村旅遊的核心,位於新城鎮中部,緊靠新城圩鎮,全村轄地9.8平方公里。以周屋祠堂聞名遐邇,作為理學名宗周敦頤後代的聚集地,這裡民風淳樸、文化氛圍濃厚,是遠近聞名的理學名村,歷史文化古村,生態旅遊新村。周屋村是贛州市國學講壇幹部教育基地,是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宜春市洪江鎮古廟村

古廟村位於明月山東側,三明公路、溫古公路穿境而過,共有耕地460畝、林地4500畝。這是一個以“黃牆灰瓦坡屋頂”為主基調、具有濃鬱江南風格的小山村。古廟村原有仰山古廟(又稱二龍王廟),與仰山寺僅一山之隔,是舊時仰山龍王香火地,也是周圍府縣龍王菩薩的發祥地,古廟也因此而得名。
宜春市溫湯鎮水口村

水口村位於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溫湯鎮西南4.2公里處,這裡有山有水、風景秀麗,總面積6.75平方公里。民宿之風吹入了明月山,吹進了優美的水口村,現在這裡成為了明月山的民宿集合地,“鄉夢民宿”“第六交響曲民宿”“舊舍民宿”等等被越來越多的遊客熟知。
上饒市德興市香屯街道楊家灣村

楊家灣村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積極創建“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文化深、服務好、環境優、管理強”的AAAAA級鄉村旅遊點,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和農事體驗於一體,具備生產、加工、銷售與展示等複合功能,積極探索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新路徑。 楊家灣村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傳承農耕文化,創新農業民風民俗展示方法,將鄉村旅遊打造成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心中的故鄉”。
上饒市婺源縣紫陽鎮考水村

考水素有“書香門第、禮儀之邦”之美譽。朱熹曾題詞“明經學校,詩禮人家”讚頌考水。考水始祖胡經公倡明經學,為世儒宗,後人皆有重教崇儒之風,累代贊纓,科第接踵。宋有“胡伸汪藻、江南二寶”的胡伸,元有“七哲名家”的七賢等,歷代中進士者二十人。
吉安市萬安縣高陂鎮田北農民畫村

田北農民畫村有着600多年的悠久歷史,位於萬安縣高陂鎮高陂村。萬安縣擁有悠久的農民畫創作歷史,為了將以農民畫為代表的文化旅遊產業打造成當地支柱產業,2013年開始,當地政府在105國道旁的高陂鎮田北村打造一個集農民畫創作、展示、培訓、寫生、交易、休閑旅遊“六位一體”的“田北農民畫村”。 田北村自然環境優美,有古楓、古樟、古柿、古榕、古柏等近百株,與三大景觀湖交相輝映,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全村,構築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村後的田北嶺上有一片1萬多株古松的茂密森林,是避暑納涼的好地方,也是畫畫寫生的好去處。
吉安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

神山村位於黃洋界腳下,村莊四周高山環拱,狀若城垣,故名“城山”,後因客家話諧音為“神山”。這裡紅色歷史資源豐富,神山村所在的茅坪鄉是著名的“八角樓”所在地,是井岡山鬥爭時期遺迹、遺址最為集中和豐富的地方。這裡有優美的綠色生態環境,神山村低處高山峻岭叢中的亞熱帶森林區域,森林資源豐富,林地面積4950畝,森林覆蓋率達95%。這裡有濃厚的客家民俗文化,當地百姓還保留着舞龍舞獅、鬧元宵、打糍粑、打草鞋、打米果、吹嗩吶、磨豆腐等傳統習俗 。
撫州市南城縣建昌鎮姚家巷村麻嶺下

南城縣姚家巷村麻嶺下位於南城縣建昌鎮西南方向,西靠麻湖水庫,東靠福銀高速公路。姚家巷村依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啟動麻嶺下田園綜合體規劃、建設工作,將打造出了以自然生態產業化為目的,集特色農業、休閑農業、鄉村旅遊、休閑度假於一體的國家級鄉村旅遊點是江西田園綜合體樣板。
撫州市廣昌縣驛前鎮姚西村

廣昌縣,是撫州市的南大門,江西第二大河流—撫河的發源地。建縣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因“道通閩廣,郡屬建昌”而得名,又因盛產白蓮,而被譽為“中國白蓮之鄉”。姚西文化旅遊資源豐富,一是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森林覆蓋率高達98%;名貴樹種繁多;有多種珍稀動物在此繁衍生息;二是蓮文化歷史悠久,具有1300多年白蓮種植歷史,有“貢蓮”之稱,是全國通芯白蓮主產區,每年舉辦蓮花燈表演和採茶戲表演;三是文化歷史遺迹眾多,擁有“天地會活動遺址—姚家祠堂”、“太平天國歷史遺迹—天國寨”、南唐寺廟—真隱寺及觀音寺等佛教建築,人文底蘊深厚。
來源:天下英雄城、江西風景獨好
編輯:qi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