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1月14日訊(記者 通訊員 施遠圻 文/圖)臨近寒假,泉州市部分學校迎來“雙減”之下的首場期末考。根據教育部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再進行紙筆考試。新政策下,鯉城區第三實驗小學將泉州市22處世界遺產景點“搬”進考場,讓孩子們通過“游”世遺景點,以答題闖關的形式輕鬆考試。
“泉州申遺成功後,老師們就結合不同學科特點,將22處世遺景點帶入課堂,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家鄉。”學校黨支部副書記許明傑介紹,基於此,該校策划了此次期末考試闖關活動。各學科備課組根據課標要求與世遺景點知識相結合設置考試內容,讓孩子們通過闖關形式進一步檢查、鞏固本學期所學知識。
考試期間,學生們手持通關卡,依次到設有開元寺、真武廟等世遺景點標識的關卡答題闖關,每成功闖過一關,老師在通關卡蓋上相應景點的印章。
“耶,我又闖過一關啦!”考場上,二年級學生王鈺萱順利通過數學學科考試,獲蓋“九日山”印章。“闖關時,老師讓我用尺子量九日山圖片中石刻的高度,這道題比較簡單,只要細心就能完成。”王鈺萱說。

學生向老師介紹九日山。
“好玩、有趣,但會有點緊張”,這是不少學生的共同感受。第一次接觸無紙筆考試,二年級沈迪欽同學覺得很有趣,既無需在試卷上寫字,也不用等待成績公布。可在考語文字詞填空時,他還是有點小緊張。“那種感覺就像玩遊戲一樣,既希望自己過關,又害怕操作失誤。”沈迪欽說,當蓋上“開元寺”印章時,他內心成就感十足。
擔任考官過程中,老師們發現,通過這樣的形式進行期末考,不僅給孩子們減少壓力,也讓他們能更直觀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的考核,不僅能檢查學生知識掌握程度,還能檢查學生語言表達、隨機應變等多種能力,鍛煉他們心理素質。”學校校長蔡小青說。
“寒假,我要去九日山。”“我想去看草庵摩尼光佛造像。”考試結束後,學生們輕鬆走出考場,你一言我一語,談論這個假期的打算。
9歲的王佳瀅同學想讓爸爸帶她去清源山看老君岩,“以前,課上介紹這處景點時,語文老師講它的歷史故事,數學老師告訴我們尺寸大小,美術老師讓我們把它畫出來。這次參觀前,我要自己做準備,更全面詳細地了解它”。
“這次考試後,孩子們的積極反應讓我們很驚喜。我們鼓勵學生利用寒假,多走入世遺景點,與父母一起探尋它們背後的故事。通過深入了解家鄉文化,培養更加深厚的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蔡小青說。
來源: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