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吧!”“沒問題!”“沒事兒!”這是她的口頭禪,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多餘的修辭,面對任務只有堅定和擔當。她是湖北機場集團支援桃源社區防疫工作隊的一員,是第一工作隊的小妹妹,也是隊里唯一的一名非黨員——袁張晶。
2月9日下沉社區的第一天,她接到了值守台北二村大門的任務。這是桃源社區里最大的一個小區,居住和租住人口密度大、人員流動性頻繁、疫情也比較重。派出所、醫院、環衛處都設在裡面,每天進進出出數百人,這給防控工作帶來非常大的難度。當時的小區也還沒有實行封閉管理,還有沒有收治完的“四類人員”,工作壓力、安全壓力也都非常大。“沒問題!”接到任務的她絲毫沒有猶豫,便開始在卡點按要求認真測量每一位進出人員的體溫、登記好每一台進出車輛,做好居民的宣傳工作,對來往的人員進行勸誡“少出門、少聚集、少走親戚”。僅9號一天,從她手上登記測量進出人員和車輛就有210餘人次。
“其實我也怕,一天下來回到家我就隔離在自己的房間里,擔心病毒帶回來傳給家裡人!但是想想和一線的醫護工作者相比,這又能算得上什麼!”她說,“雖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群眾,我也想盡自己綿薄之力助力打贏這場戰‘疫’!”
小區開始實施封閉管理後,她又被分派到值守交通廳宿舍。為了落實好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推出“武漢健康碼”的工作,對於因就醫、防疫情、保運行等原因須外出的市民,推薦採取“武漢健康碼”掃碼登記模式。2月29日開始,袁張晶在值守點宣傳抗擊疫情相關要求的同時,向居民推廣“武漢戰疫"小程序,手把手教居民如何登陸小程序上報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狀況。她是個細心的女孩子,幾天工作下來,她發現經常出入的志願者和上下班人員非常固定,但是每次詢問住址和電話又非常影響效率,於是她整理出一張常出入人員信息表,登記了他們的姓名、單元門號、電話等基本情況,每次出入只需要做好測量體溫和掃健康碼,就完成了登記工作,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方便了出入人員的管理,得到了社區領導的肯定。
在值守的這段時間,袁張晶得知家住交通廳宿舍的夏爹爹今年75歲了,老伴兒因為中風導致下半身癱瘓住院,夏爹爹只能獨自一個住家裡。“他的兒女不在身邊,那他的日常生活怎麼辦?遇到了困難怎麼辦?”袁張晶總是很擔心夏爹爹。從那天起,關注夏爹爹的生活成了袁張晶工作任務的一部分。每天,她都會給夏爹爹打電話詢問情況,“今天您的菜還夠不夠?需不需要點什麼?在家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婆婆的衣服我們會跟社區聯繫送過去,您不要擔心!”。每次,社區發放愛心菜的時候,她會幫夏爹爹領取一份送到需要爬6層樓的家門口。一包鹽、一包雞精她都會想方設法的買到,然後送到夏爹爹手裡。“他好造業,希望婆婆能早點康復夠早點回家啊!”她用武漢話說。
“一年前我提交了入黨申請書,說真的那時候我對入黨的信念還是有點模糊。通過這次抗疫,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站在一線黨員,他們的形象給了我極大的震撼,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特別是這次參加突擊隊,看見身旁飄揚的黨旗,我明白了心中要有信仰,腳下才有力量!我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圓滿完成這次的任務,這也是對我自己一種磨練和考驗!”她望着值守帳篷前那面鮮艷的黨旗,堅定地說道。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黃朋威 審核 吳博軍 通訊員 王靜 責任編輯 柴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