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過幾天,教師節即將來臨,但是51歲的沈雪松卻沒能等到自己的第二十九個教師節。2日上午7時許,在市人民醫院,沈雪松離世,他的生命定格在了51歲。
在生命的最後,沈雪松用生命留下的“厚禮”,捐獻了肝臟,雙腎臟,拯救了3人的生命,給3個家庭帶來了希望,將奉獻精神延續到生命的盡頭。

沈雪松老師
不僅是好老師,也是好家長
1970年4月出生於鹿寨縣一個教師世家,沈雪松的曾祖父、祖父、父母、姐姐都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受家庭影響,他1992年從廣西師範大學體育系畢業後,同年7月進入廣西民族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任教。
三尺講台存日月。從教20多年,沈雪松紮根教學一線,多次帶領學校球隊外出參賽並獲得獎項,如率領學校球隊在全國首屆高等院校珍珠球比賽中獲得第二名,在廣西大學生運動會兵乓球賽取得一金二銀,多次被評為CUBA籃球比賽優秀教練員。他是一位教學能力強,經驗豐富,深受學生愛戴的老師。

沈雪松老師(中)和學生在一起
多年來,沈雪松秉承着“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待每一名學生,對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又總是伸出援手不求回報,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他不僅是一名好老師,也是一名‘好家長’。”沈雪松的2008級學生小王說,上學期間,沈雪松老師得知自己家庭困難後,一直在生活上默默關照着他,讓他感受到了父親般的關懷。“大學畢業後,他為了讓我減少生活壓力,還讓我與他同吃同住,逢年過節,沈雪松老師甚至還會準備好禮物,讓我帶回家。”小王說,沈雪松用言行教會自己做人做事,成為一個感恩的人。
在沈雪松學生們的眼中,他不僅是一名好老師,也是也是一名“好父親”“好夥伴”。帶隊訓練及外出比賽的時,他總是自掏腰包犒勞隊員,同學們都親切地尊稱他為“沈爺”。
將大愛延續到生命最後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沈雪松也將自己的大愛延續到生命最後一刻。
“在我離世後,我願意捐獻自己的器官給需要幫助的人,以成全一個家庭。”幾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沈雪松看到市紅十字會宣傳捐獻器官的資料,他覺得捐獻器官可以幫助需要的人,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他登記成為了一名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選擇在生命之火燃盡的時候將希望留給了愛過他的世界,讓自己的生命得以用另一種方式而延續。

進行緬懷告別儀式
9月2日,沈雪松因病逝世後,為了完成其生前的遺願,他的家人簽下了人體器官捐獻同意書。“我希望捐獻爸爸的器官,這樣能幫助幾個家庭,避免悲劇的發生。”沈雪松的兒子說。
當自己的生命到了盡頭,進行遺體和器官捐獻,或許也是另一種重生。
據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約有30萬患者因為器官功能衰竭需要器官移植,但每年器官移植手術僅為1萬例,許多患者在苦苦等待。
“我市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以來,已完成199例遺體器官捐獻,為眾多患者帶來新生。”市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調員林靖凱呼籲能有更多人加入器官捐獻的愛心隊伍,成為生命接力賽的一員,傳遞更多生之希望。
“柳州1號”視頻號今日關注↑↑↑
越野車在路邊燃燒,熊熊大火包裹車輛
“柳州1號”視頻號今日關注↑↑↑
15歲男孩大面積紋身,被學校拒絕入校
閱讀推薦
痛心!黑龍江一挂車與拖拉機相撞,已致15死1傷
山東一小學入學要求房產套內面積大於60平米?此地教育廳回應
來源/全媒體記者 周仟仟
審核/宿富敦 編輯/王思博
本文為柳州日報社原創作品,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新聞爆料電話:0772—5307060;推廣合作聯繫方式:17307722632(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