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香港特首李家超宣布四條出行重大利好,其中包括:從海外或中國台灣地區經機場入境香港旅客的隔離措施將從原先的“3+4”調整為“0+3”,也就是不需要再強制隔離,只需要自行在住所進行3天醫學檢測,期間可以正常外出;上述訪港旅客在登機前無需再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只需要提供24小時內快速抗原檢測陰性結果。
(圖片來自特首推特)
這些措施將從9月26日,也就是下周一開始實施。這一消息對於低迷已久的香港民航來說,無疑是一陣強心劑。
航空公司積極準備
政策發布後不久,國泰航空的官網就由於訪問量過大而崩潰,不過,此前國泰航空就公布消息表示,已經將封存於澳大利亞愛麗絲泉機場的一批遠程寬體客機開始重啟並恢復至可運營狀態,將陸續飛回香港機場投入到商業運營中。
當天,另一家香港基地航空公司香港航空的反應則迅速了很多。
就在今天下午,香港航空當即宣布加密已經在飛的大阪航線,並且即將復航與加密包括東京、沖繩、札幌在內的三條日本航線。加上此前在8月份港府宣布入境隔離政策縮減為“3+4”之後,已經陸續復航、加密的上海、杭州、南京、成都、重慶、泰國曼谷、韓國首爾、菲律賓馬尼拉以及越南河內,目前香港航空已經恢復運營疫情前航點的40%。
另外,據了解,香港航空預計年底前恢復運營疫情前航點的60-70%。
面對市場復蘇,航空公司也有苦惱。
早前有媒體報道,為航空業復蘇做準備,國泰航空擬在兩年內招聘4000名前線員工,其中包括700名飛行員。
但同時,香港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主席李永富也在媒體上公開表示,航空從業員對於重返航空業的反應冷淡,建議航空公司調整薪酬。
國際中轉有望恢復
作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航空樞紐,香港在過去兩年航班量銳減,據了解,在2020年初新冠爆發之前飛往香港的110家外國航空公司中,目前已有48家停止飛往香港。
來自香港民航處的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八月份,香港機場航班起降量只是2019年同期的約32%。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由於機組人員入境隔離措施嚴格,對於國際航空公司來說,增加了經營成本,因此,不再將香港作為中轉。
此次放鬆的入境隔離政策中就包括前期業界所呼籲的“取消機組人員入境隔離措施及登機前48小時內須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因此,新政策執行後,國際航班將有望回升,同時,對於有回國需求的旅客來說,無需隔離的香港也將成為優先選擇的中轉地。
來自出行平台去哪兒的數據顯示,就在今天上述措施公布後,該平台上國際飛往中國香港的航線瞬時搜索量增長4倍,包括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地都是搜索排名最高的出發地。
在疫情的兩年間,儘管整體市場低迷,航班以及旅客運輸量持續走低,但是對於香港民航業來說,也並非完全沒有好消息的,於7月份啟用的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對於香港的民航運輸就將是一次強大的助推。
據香港機場管理局介紹,隨着香港機場三跑道系統的建成,預計到2035年,香港國際機場的年旅客運輸量將達到1.2億人次,貨運量將達到1000萬噸,遠超2018年的7500萬人次和5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