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十三)
濱州高中美術名師工作室:“以美啟智、以美育人” 提升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全名:濱州市高中美術名師工作室
學術顧問:孫奎浩、閆若非、郭瑞
主持人:田慶華
團隊成員:牛延武、呂明貞、李榮剛、李學忠、景凱、邢振學、孟帥、程劍飛、肖茜茜、孟祥照、張寶營、張海建、趙惠英、李永傑、阮志紅、徐楠、田慶華、毛芳芳、孫萌萌

美術是什麼?
是梵高的麥田、向日葵,還是魯迅的繡像繪本、北大校徽?是羅丹的思想者,還是吳道子的吳帶當風?是青銅饕餮紋樣,還是徐渭的潑墨大寫意?
答案無窮無盡,但有一點是明晰的——美術的價值不止於圖像、紋樣,它是人格魅力的燃燒、文明流淌的刻痕。
2019年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敦煌的女兒”樊錦詩被授予“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這是國家最高榮譽。
這敦煌之美,是文明交匯而成的不可替代的瑰寶。人不分老幼,首先看懂的,就是莫高窟美術之魅。識文斷字之前,無論哪個孩子,也都是美術愛好者。正因此,美術課並非簡單可有可無、只供特長生研修的副科,而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
那這麼“基礎課”的學科素養是什麼?怎麼促進名師的專業成長?帶着這些問題,濱州高中美術名師工作室奮鬥在路上。

為濱州市名師工作室設計標誌,如書籍、雁陣、幼苗,寓意蓬勃的生命力、廣闊的未來
設計,自然是美術名師專長,高中美術名師們組建設計團隊,為濱州市名師工作室設計了總體標誌。
這個標誌,由兩部分組成,上面以翻開的書為基礎設計,寓意名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與書為伴,不斷學習,不斷實現專業化成長。下面的橫線,代表市教育局為名師工作室搭建的多樣平台。
與之對應的粗線條v字形呈托舉狀,寓意名師工作室建設思路。這思路就是通過培養積極向上的“名師工作室“文化,建立共同的價值追求,統一思想和行動,凝聚智慧,推進名師工作室項目發展。
在這個標誌中,呈V字型粗線條之上還有三個細線條組成的V字形,可分為六段,代表名師工作室的六個建設理念,即“開放、協作、引領、專業、人文、幸福”。
整體看,此標誌亦可解讀為以書為翼。它如同一支雁陣,寓意46個名師工作室團結協作,步調一致,以濱州市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為己任,勇敢擔責、展翅飛翔;它又像一棵幼苗,寓意依託市教育局的沃土,向上生長,勢如破竹。這個標誌採用直線組合,造型簡潔有力度。色彩上以白色與藍色為主,分別象徵天空與海洋,寓意工作室未來更高、更遠、更遼闊。
國畫、書法、篆刻、油畫等專長匯聚,像是各懷絕技的“武林高手”在切磋
跟兄弟學科相比,這個工作室有個“很浪漫”的突出特徵:每個成員都有不同的專業方向,如國畫、書法、篆刻、油畫、水彩、設計、剪紙、臉譜、攝影等,像是各自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

因為每個學校都會有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要給學生提供發展的多元平台,美術教師自然形成了各自專長。帶着“獨門絕技”,大家在一起進行跨門類、跨技法的交流,進行“南拳北腿、少林武當”的尋道、修道、行道,收穫很大。如徐楠的數碼攝影構圖、呂明貞的剪紙、阮志紅和張寶營的花鳥、程劍飛的無人機攝影與錄像、肖茜茜、張海建和趙惠英的山水、毛芳芳、李榮剛和孟祥照的書法、李學忠的清河鎮木版年畫教學、牛延武的教師心理健康培訓、邢振學的走進版畫教室、孟帥的臉譜藝術,都各有特點。
在團隊成長中,大家各自發揮所長。如主持人田慶華做了大量工作,每一次活動,他都會享他的培訓學習成果,帶來專業的學習資料,問題引領,幫助大家理解美術學科素養、構建高效課堂。在美術專業生教學工作中,田慶華與團隊成員團結協作、成績突出,培養了夏輝磷、位曰強等9名同學考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另外考入中央美院和中國美院有60多名同學。

四個課題同步推進,提升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
聚是一團火。近三年,團隊聚焦高中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中圖像識讀能力的提升,以此建構美術學科思維。
依據工作室成員專業興趣和特長分工,形成了四個平行課題:《核心素養下提升學生繪畫類作品圖像識讀能力的實踐研究》、《核心素養下提升學生設計類作品圖像識讀能力的實踐研究》、《核心素養下提升學生書法作品圖像識讀能力的實踐研究》、《核心素養下提升學生民間美術作品圖像識讀能力的實踐研究》。通過這些課題,成員們從實踐到理論,再回到課堂教學,有了很大提升,高中美術對於普通學子的普遍價值得以彰顯。

搭建平台、示範引領、課題研究、培養名師,工作室秉持“在理論指導下提升,在持續學習中發展,在實踐工作中成長”的理念,打造優秀的領軍團隊,承擔市骨幹教師跟崗培訓任務,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帶動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提升。通過自主探索教師“教、學、研”的成長途徑,組織名師帶徒幫扶等活動,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最終達到“讓骨幹教師成名,讓主持人成家”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