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綸鎂也救不了《台北女子圖鑑》

2022年09月30日02:47:22 熱門 1363

不夠坦蕩的台北女子

浪費了桂綸鎂

桂綸鎂也救不了《台北女子圖鑑》 - 天天要聞


在《東京女子圖鑑》、《北京女子圖鑑》、《上海女子圖鑑》之後,《台北女子圖鑑》也閃亮登場了。


這是金馬影后桂綸鎂時隔14年第一次主演電視劇,還費心請了張孝全鳳小岳、楊謹華等台灣知名演員客串。相比前輩們的選角,堪稱圖鑑系列的頂配了。


可惜,不僅熱度沒煽起來,豆瓣也只拿到了6.6分,還呈下降的趨勢。


倒不是桂綸鎂不靈了。而是台北女子的閃光點,從導演到演員,沒一個人想清楚了。擰巴的台偶性格,讓“女子”再一次落入俗套。



01

立不住台北夢

每一秒都寫着過時


《東京女子圖鑑》之所以能獲得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樹好了東京的形象。這裡繁華、前衛、自由、包容、機會多,女人也可以充滿野心和慾望。所以女主才會一心要往東京搏。


但在這一點上,《台北女子圖鑑》相當失敗。


桂綸鎂也救不了《台北女子圖鑑》 - 天天要聞


桂綸鎂扮演的林怡珊是台南人,高中去過一次台北之後,就對這座大城市無比嚮往。但顯然導演和編劇在如何表現“大城市”上都沒有底。


霧蒙蒙的住宅樓像是天氣不好的二線城市。


桂綸鎂也救不了《台北女子圖鑑》 - 天天要聞


林怡珊走在台北街頭,感慨“這裡的女生好不一樣”。


偏偏拍到的路人完全和時髦前衛不沾邊,也沒有那種大女人的精氣神。


如果實在不懂怎麼表現“不一樣”,倒不如直接人手一個名牌包、衣服上秀大logo直白。


桂綸鎂也救不了《台北女子圖鑑》 - 天天要聞


這種“端木今天帶我去了美特斯邦威”的土味,自然也就體現不出台詞里“什麼都沒在怕”的氣勢。


桂綸鎂也救不了《台北女子圖鑑》 - 天天要聞


再看看大學畢業之後,終於來到台北的林怡珊。


她疲憊地拖着行李,對着這座夢幻之城滿眼冒星星。你以為接下來鏡頭應該是高樓大廈、帥哥靚女、華服豪車,怎麼也要是個《小時代5.0 台北時代》的水平。


但入眼的卻是一條條停滿電瓶車的小巷。


桂綸鎂也救不了《台北女子圖鑑》 - 天天要聞


一條又一條,鐵閘門也不能放過。


不是說這些文藝小巷不清新,但林怡珊拚命要從台南跑到台北來,就是因為這兩座城“天差地別”。就算台北沒有外灘鐵三角,至少能拍個微風廣場吧。



小鎮女孩到大城市,必然會感慨物價太高、生活不易。


但像林怡珊這樣在天津蔥油餅攤子前感慨“我什麼都買不起”的,還真是第一人。


桂綸鎂也救不了《台北女子圖鑑》 - 天天要聞


一方面代表大都市的台北不夠看,二是台南又沒那麼破,至少拼咖啡店的氛圍感真的沒有輸(下圖台南)。


這就顯得林怡珊的嚮往特別干扁。


桂綸鎂也救不了《台北女子圖鑑》 - 天天要聞


順便提醒一下大家,台灣省是個小島,台南、台北兩地的距離只有300公里(約等於上海到南京)。


坐火車的價格大約是人民幣100元出頭(約5小時40分鐘),高鐵300人民幣(約1小時45分鐘)。


即便是來自台灣地區的觀眾也很難共情:不論是對標北上還是東京,那種小縣城到大都會的“城鄉差異”和“漂泊感”,都很難營造得非常懸殊。



02

台北女子為何這樣


《台北女子圖鑑》實在是浪費了桂綸鎂,明明長了一張不爭不搶的臉,卻最會演有想法、敢作為的女性角色。


偏偏林怡珊的個性既不夠溫也不夠火,想法和行動都是渣渣,全然沒有魅力。


去台北前,口口聲聲“離開這裡才可能成為夢想中的我”。到了台北之後,卻處處暴露她這個人根本說不上有夢想。


桂綸鎂也救不了《台北女子圖鑑》 - 天天要聞

桂綸鎂也救不了《台北女子圖鑑》 - 天天要聞

桂綸鎂也救不了《台北女子圖鑑》 - 天天要聞


面試化妝品公司卻沒有做準備;靠淺薄的關係進了公司,卻不知進退的和上司對剛,倔強如千禧年的台劇女主;被開除後,在面膜公司當了兩年客服,日子過得緊巴巴,出去和朋友聚餐都要計算多點一份菜的價格。


“北漂們”為了省下錢,在五六環租房子住很正常。這種妥協是為了有一天能過得更好。


但林怡珊為了省錢住到新北,每天騎電動車穿過大橋去台北上班——這樣的生活她卻覺得很安定,沒必要換工作。


表姐看她不爽,諷刺她:“你真的是一個很適合待在舒適圈的人。”


呆在舒適圈沒什麼不好,但和一心要闖台北的人設實在不符。


桂綸鎂也救不了《台北女子圖鑑》 - 天天要聞


當然,劇情需要林怡珊幡然醒悟,然而表現她醒悟的方式,卻勢利又白蓮——她不是積極尋求新的機會,而是和對她無微不至的男友分手,美其名曰“我們要的不一樣”。


工作上缺少進取心,卻把鍋扣在戀人頭上。愛情和事業,明明此時此刻毫無矛盾之處啊!是兩個人要的不一樣嗎?只是嫌棄對方不夠有錢罷了。


人是在哭的,但怎麼搞得像急於甩掉拖油瓶的渣男一樣。


這種情節真是惡俗又刻板。


桂綸鎂也救不了《台北女子圖鑑》 - 天天要聞


更讓人覺得沒必要的,是導演像個寫命題作文的學生一樣,拚命地“點題”。


“真正的台北人如何如何”、“台北女人如何如何”,一個人好是因為“她是台北人”,傻是因為“她不是台北人”......這種讓人摸不着頭腦的地域歧視,讓林怡珊身上始終有一種剛打碎宮洺巴卡拉水晶杯的自卑感。


她想的不是“我要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是“成為台北人”,但對於台北人的概念,她本身就是模糊的。


正是這樣的態度導致我們很難信服林怡珊有一天會在台北獲得成功。


桂綸鎂也救不了《台北女子圖鑑》 - 天天要聞


想到這部劇開拍時說“改編後本地化十足”,真不知道是不是專門來黑本地的。


03

和《東京女子圖鑑》相比

倒退20年


《東京女子圖鑑》里,綾從秋田縣去東京打拚,坦率地面對自己的慾望,承認自己嚮往的就是光怪陸離的大都市、就是上流社會、就是金錢。


東京給她提供這樣的舞台,她來對了。


綾的價值觀未必是正確的,也沒必要一定喜歡她,劇里同樣有老套的情節存在。但我們之所以能給它打到8.6的高分,既是因為那種在大城市漂泊的真實感,也是因為綾展現了一種過往電視劇里很難有的女性活法。


這種活法倒不僅僅是有野心,而是行動力。


桂綸鎂也救不了《台北女子圖鑑》 - 天天要聞

《東京女子圖鑑》


看了兩集《台北女子圖鑑》,卻讓人想不通林怡珊來台北的理由。


這裡面的台北不繁華,機會沒有更多,社會環境也不包容。台北變成了一個只有在台詞里發光的地方。


與之相對應的是,林怡珊也是個只在台詞里有野心的人。她說自己想要買台北的房子、想要有錢,但她心滿意足於男友的廚房與愛,一步也沒主動踏出去過,行動力幾乎為零。


她就是個樸素得不得了,沒啥職業理想,既不想吃大餐也不想住豪宅更對奢侈品毫無興趣的女人。即便自己窮得不得了,丟工作就要喝西北風,也要冒着被開除的風險為同事出頭。


男友勸她為自己考慮,她反而嫌男友市儈。


桂綸鎂也救不了《台北女子圖鑑》 - 天天要聞



劇情演到這裡,它就像是一部20年前都不會走紅的台灣言情劇。反正所有貧窮愚鈍不識相卻善良的女主角,都會等到她的霸道總裁。


但為了凹回《東京女子圖鑑》的發展方向,緊接着林怡珊卻莫名其妙甩了男友,預備向上爬了。


可以想像,接下來價值觀會一直左右搖擺着。野心不夠坦蕩的台北女子,再次和刻板印象碰了杯。


想起當時《北京女子圖鑑》、《上海女子圖鑑》,雖然這兩座大都市接住了故事背景的繁華底色,卻也各有各的問題。


粘粘乎乎的主角人設、刻板印象的女性群像,再在現實里兌點瑪麗蘇,演着演着就變得懸浮


圖鑑系列早已陷入俗套。



文、編輯/siri110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