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科技每日推送
9月26日,據供應鏈的消息,蘋果已明確拒絕了台積電2023年的漲價要求。
作為芯片頂級代工企業,隨意漲價強勢慣了的台積電,終於也“吃癟了”,蘋果充分體現了,什麼叫“客大欺店”。
或許台積電正為當年,失去華為這個潛力大客戶,而後悔不迭。
蘋果拒絕漲價台積電不敢得罪
今年以來,由於上游各種芯片關鍵材料,如光刻膠和CMP漿料等相繼漲價,芯片代工成本出現了明顯上漲,台積電不得不提高了芯片的價格。
但蘋果,似乎並不接受台積電的這個理由。並明確表示,不同意台積電的漲價要求。
目前,暫不明確台積電此輪計劃漲幅多少。
可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台積電曾宣布,將芯片代工價格上漲10%-20%。
但為了留住大客戶蘋果,台積電僅僅將iPhone關鍵的A系列處理器代工價格,上漲了3%左右。遠低於台積電給其他芯片的漲幅。
然而即便如此,蘋果也明確拒絕。
蘋果這麼強硬,或許是源於其手裡的巨額芯片需求。
台積電“果”化了改叫“蘋積電”
據研究機構Digitimes數據顯示,台積電2021年的收入為568億美元,而蘋果就貢獻了148億元,佔比近26%。
而關鍵的是,蘋果幾乎佔盡了台積電最先進制程的產能。
目前,iPhone、iPad的A系列及M1/M2系列芯片,都由台積電代工,而且都是採用最先進的5nm、4nm工藝製程。
面對蘋果的拒絕,台積電談判的資本並不高。
與蘋果這個大金主相比,高通、聯發科、AMD、英偉達等的營收佔比,還遠遠不夠,堵住這個窟窿並不容易。
特別是在手機出貨量持續走低的情況下,其他手機廠商,難以填上蘋果的空位。摩根大通已經證實了,台積電正在被聯發科、高通、AMD、英偉達等四大客戶砍單,以應對消費市場下滑的現狀。
雪上加霜的是,台積電預計2022年資本支出高達400億美元,其中預計70%-80%用於先進製程工藝的研發。
也只有蘋果這種大客戶,才有能力為先進制程的芯片研發埋單。
而台積電強行漲價,蘋果可以將訂單轉移給其他代工廠來應對。當年iPhone 6s的A9芯片,就由三星代工。台積電的百億研發成本,打水漂。
最後的結果,台積電或許只能繼續給予蘋果VVVIP待遇。
無比懷念華為
台積電的處境越來尷尬。
一旦蘋果將訂單給到三星等芯片代工廠,台積電沒有替代蘋果的新客戶,大量的EUV將閑置,這不是台積電能夠承擔的後果。
在過去,台積電曾經還擁有華為這個潛力大客戶。
2019年,華為的訂單增長迅速,為台積電貢獻了15%的收入,僅次於蘋果,與蘋果形成制衡。
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2020年,華為被剔除出台積電的客戶名單。
當時,便有投資者向台積電提問: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還很自信表示:
翻譯翻譯,就是“馬照跑、舞照跳、錢照賺”。事實上,蘋果的確完美的包下了華為留下的產能空缺。
然而,台積電或許嘚瑟太早了。
失去華為,台積電還有蘋果這個大客戶替代者。但沒有了蘋果,台積電就再也找不出下一個華為了。
可以說,台積電失去華為的訂單,失去的不僅僅是一份重要收入,還導致台積電失去議價權。
台積電已經開始,嚴重依賴包括蘋果在內的美國企業。
據2022Q1的最新數據,來自北美客戶的收入佔比高達64%。來自中國大陸的營收佔比繼續下降,從2020年的17%跌至2021年的10%。
此時此刻,台積電主要的高端製程客戶,一下子全都都來自美國:蘋果,高通、英偉達、AMD等。未來台積電,恐怕不得不接受美國芯片方面,更多的不合理要求。
今年台積電的股價已經從年初下跌了42%,如果從最高點算,其跌幅更大。
加上韓國三星的有力競爭,台積電如今恐怕無比後悔,失去了華為這個潛力客戶。
結語
台積電正面臨著製程紅利衰退,越來越昂貴的製程,和越來越少的性能提升,下游的蘋果、英偉達、AMD不再願意當接盤俠,為新製程下訂單,報銷台積電的研發成本。
斷供華為之後,台積電終究高估了自己的市場,3nm工藝好不容易搞出來了,現在卻因為沒有客戶使用被迫放棄。台積電忽略了一個事實,製程越先進,付出的研發開支也成倍提升。可工藝越先進的同時,賽道也變小了。失去華為以後,僅靠蘋果、英特爾等廠商根本消化不了。
出貨量上不去,無法大量攤分成本,所以價格拉不下來。現在4nm、5nm芯片已經性能過剩了,性能沒有跨越式提升的情況下,形成不了競爭力,終端廠商自然不願意花大價錢去用。
這次台積電想漲價,蘋果開始說不,只是一個開始。
而更可怕的事情是,未來隨着蘋果話語權越來越大,台積電以後的日子,可能就更加難受了,這可能就是“客大欺店”的後果了。